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内容:数学《哪里一样》
活动目标:
1、 启发幼儿找出图形间两个相同点,并作记录。
2、 培养幼儿抽象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挂图2幅、标记若干。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篮子、胶水、小标记。
活动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教师讲解提问启发幼儿找出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作记录。
难点:让幼儿通过说、作操作材料,从而培养幼儿抽象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活动过程:
1、 集体活动。
(1) 引导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请谁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小兔)小兔子告诉我它有好多好朋友是图形宝宝,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可是图形宝宝今天给小兔子出了几个难题,小兔子不会做了,要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帮它。”
(2) 出示挂图一,概括两个图形间相同点。
“你们看图上有什么?(三角形)它们什么地方是一样的`?(颜色、形状一样)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你们看我这里还准备了好多小标记,我要把这些小标记送给图形宝宝。请你们再说一说都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教师按照先记颜色,再记形状的顺序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红色的三角形)。”
(3) 教师出示图二,让幼儿在现有基础上加以巩固。
“看这里还有一幅图,看一看是什么图形?它们哪里一样?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帮忙。记录方法同上。”
2、 小组活动。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把小兔字不会做的难题全都解决了,小兔子真高兴,他让我谢谢你们!可是图形宝宝又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了,看看我们班哪一个小朋友最聪明。”
第一组:给图形做一样的标记。
分别是红色长方形、蓝色梯形。
第二组:给图形做一样的标记。
分别是蓝色长方形、黄色正方形。
“请小朋友们把图形一样
的地方用标记记录下来,然后
再说说这是什么样的图形?”
3、 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读一读操作材料纸,评价是否记录了两个相同点。
4、 活动结束
“图形宝宝说你们真棒,我们先去喝点水,一会在跟它们做游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1.对数字产生兴趣。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准备:
1.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的照片存放于数码相机中。
2.白纸,笔。
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实物照片,初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有电话机,汽车牌照,电视遥控器,钟。
师:它们的上面都有什么?
幼:数字。
师:都有些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教师重新播放照片)
幼:1、2、3、4、5、6、7、8、9、0,电话机上的数字是拨电话号码用的。
幼:57538是这辆车的牌照,每辆车都有属于自己的牌照。
师:那电视遥控器和钟上的数字呢?
幼:电视遥控器上的数字是按频道用的;钟上的数字是用来表示时间的。
二、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数字?它们都有什么用?
幼:爸爸妈妈的手机上也有数字,是打电话用的。
幼:我家的门上也有数字,是门牌号码。
幼:我的'本子上有数字,是我的学号。
幼:我家的挂历上也有数字,是表示月份、日期的。
师:你们真能干,想出那么多(出示钱币、门牌号、报箱、公交车牌、乐谱等物体的照片)。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吗?
三、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字,切身感受数字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师:我们身上有数字吗?
幼:我的鞋上有数字,衣服上也有数字。
师:你们鞋子上的数字是多少呢?
幼:13、14、15。
师:老师的鞋子尺码是35。我们来比比谁的鞋子大。
幼:老师的鞋子大。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您的脚比我们大,您的鞋子也比我们大。
师:哦,原来鞋子的尺码越大说明鞋子也越大。
师:衣服上有数字吗?
幼:衣服的领子上有数字。
师: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是衣服的尺码。
幼:衣服越大,数字就越大。
师:我们的教室里有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用呢?
幼:电风扇上有数字,是调节风力大小的。
幼:我的抽屉上有数字,是我的学号。
幼:温度计上有数字,表示现在的温度是几度。
四、尝试用数字来设计一份物品的说明书
1.请幼儿在白纸上画一样物品,然后在物品旁边用数字表示用法、数量等。
2.引导幼儿自由结伴,互相猜测、交流“说明书”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PPT课件,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动重难点
1、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PPT课件,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个蘑菇。
幼:3条小鱼。
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录下来。
(评:通过让幼儿来帮助小猫给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给好朋友小兔、小猴这一"任务",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的角色一下子就转变了过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PPT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幼:我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2条小鱼分给了小兔,1条小鱼给了小猴。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评:具体形象的小动物角色,使幼儿有话可说,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的事情,幼儿也较易掌握并表达出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数量为3的食物分给了小兔、小猴,从而掌握3分成2份有两种分法,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小结
师: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评:在幼儿操作后发现了3的两种分法后,教师再小结,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3的组成》含PPT课件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或幼儿记录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评:通过创设"过魔洞"这一情境,让幼儿变成数字宝宝,去找好朋友过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哪两个合起来是3,并会尝试着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表达出来。本环节转换自然协调,又充分注意到了动静交替,不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练习2、3的组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比较、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猫、狗、猪、熊、兔子;黑板画;点子卡片每人一套。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拍手游戏,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如看点子卡片拍手,边拍手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幼儿还可根据点子的数量模仿拍几下皮球的动作,边拍边数,并说出总数。
2.小动物去商店买气球,它们都买几只呀?(请幼儿扮演商店售货员,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动物买气球。5以内数字自由说)
在黑板上摆出来小动物买的气球,让小朋友数,“每个动物各有几个气球?
看颜色,说一说,几里面有几个1?
3.看黑板画,数一数,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添画少的小动物,观察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教师讲完,幼儿动手画)
4.运用听觉感知数,比比谁的耳朵灵。如老师请个别幼儿学动物叫声(数量是5以内),其他幼儿回答:“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共叫了几声?”
5.游戏《乒乓球》结束活动。
课下延伸:
点子卡片练习,添画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