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2025/08/3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认读汉字"蝴蝶、蜻蜓、蜘蛛"等汉字,并分析字型特点,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2、了解汉字的一般规律,知道以"虫"字为偏旁的字均与虫有关。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珍惜和保护它们。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汉字"蝴蝶、蜻蜓、蜘蛛、蚂蚁、蚯蚓、蝌蚪"等汉字。

2、了解汉字的一般规律,知道以"虫"字为偏旁的字均与虫有关。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汉字卡片

3、小动物图片

4、动物朋友的大书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

理论依据:

新《纲要》明确规定"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因此,在学前期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学,是目前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强硬的灌输,而是为了让孩子打开识字的大门,培养幼儿对识字的兴趣,并且在识字中发展幼儿的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与思维能力,让幼儿在轻松的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字词,从而培养幼儿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动物好朋友》这个活动所出现的几个小动物都是幼儿所熟悉的,而小动物是幼儿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小伙伴,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次活动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各种形式组织幼儿学习认读。在组织幼儿识字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系列情节和小游戏,使小朋友感到识字能获得快乐,把识字当成必不可少的游戏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识字。这种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入识字活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者无心,学者有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课件中播放各种动物的影子)师:看,谁来了?(幼儿观察思考)你看到了谁呀?

师:(出示森林画面)原来,这是一片动物的乐园,调皮的`小动物和小朋友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去找找看有些谁呢?

2、师:原来是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刚才它们跟我说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它们可是精心为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猜猜看会是什么?

二、以书的形式引出"蝴蝶"、"蜻蜓"等几种动物的图片和汉字。

1、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会是什么呢?(出示书的画面)哇,原来是一本精美的图书,打开看看书上写了什么?

2、师: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是谁?原来是蝴蝶呀,我们一起来跟蝴蝶打个招呼吧!(念汉字),瞧,它有着细细长长的触角和两对美丽的翅膀。我们一起念一遍"蝴蝶"。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蝴蝶"这两个字宝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都有一个"虫"字)"蝴"和"蝶"这两个字的左边都有一个"虫"字,所以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

3、依次认识"蜻蜓、蜘蛛、蚂蚁、蚯蚓、蝌蚪"等汉字这几种动物,并分析字型。

4、师:小动物送给小朋友的这本书上原来都是一些你们喜欢的动物,你们高兴吗?那就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们吧,出示所有的动物画面,认读所有汉字。

5、师:老师把所有的图片都藏起来,看看你们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认读汉字)

三、游戏"找朋友",巩固认读汉字。

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请男孩子拿着小动物的名字到女孩子那里去找小动物的照片,找对后就把照片和名字贴在黑板上。

2、幼儿一起检查后认读。

四、欣赏儿歌,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珍惜和保护它们。

1、师:老师把这幅美丽的图片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听吗?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蜘蛛房前忙织网,蚂蚁地上运粮食。蚯蚓地里勤松土,蝌蚪水中变青蛙。

2、除了这些小动物,你还喜欢哪些小动物?它有什么本领?

3、师小结: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还能使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持平衡,所以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它们,让它们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对吗?

活动评析:

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其年龄的特点,在识字过程中,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因此识字活动中,孩子们常常会觉得很枯燥,一堂活动认识的字一多,孩子们就容易产生混淆。本次识字活动,一共有六个词语让幼儿学习,我根据这些词语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认识动物,到图文结合,再到图文分开认读,在游戏中识字,汉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孩子们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规定的那几个汉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能独立识字。我在教学活动中能注意引导幼儿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在幼儿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词语后,引导孩子发现这些汉子的组成规律,知道带有"虫"字旁的汉字都和虫有关系,整个识字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孩子的识字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书中两两相关物品之间的“朋友”关系,初步感知文字与画面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3.感知体验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理解书中两两相关物品之间的“朋友”关系,初步感知文字与画面的关系。

难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活动准备:

课件《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实物匹配

1.教师出示水壶、水杯、桌子、椅子、钥匙、锁、雨伞、雨靴图片,提问:“看,这是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集中交流,准确说出物品名称,如这是水壶等。)

2.提问:“想一想它们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启发幼儿将相关的图片放在一起,进行匹配,并且简单讲述理由,如水壶里的水倒进水杯里,所以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二、引导幼儿阅读图书

(一)理解书中两两相关物品之间的“朋友”关系,学说对话“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对”

1.引导幼儿看图、学说水壶和水杯的对话。

(1)出示水壶和水杯图片,提问:水壶的朋友是水杯。水壶会对水杯说什么?水杯说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讲述,如:水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水杯说:“对”。)

(2)出示图片下面的文字,引导幼儿分组学说、集体学说对话。

2.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图片,看图讲述两两相关物品之间的对话。

(1)出示三张图片,师:这里还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好朋友之间会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两张图片来说一说吧!(提醒幼儿认真倾听要求。)

(2)幼儿自主看图讲述对话,教师巡回倾听幼儿讲述。

(3)集中交流,看图讲述画面内容。

3.引导幼儿看图理解小鸟的朋友。

(1)出示图片,提问:“小鸟和鸟笼是一对好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幼儿理解小鸟和鸟笼之间的'关系不是“朋友”关系。)

(2)提问:“猜猜看小鸟的好朋友会是谁?”(引导幼儿结合经验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如:小鸟的好朋友是蓝天等。)

(3)出示图片文字,教师讲述后,提问:“小鸟为什么说蓝天、白云、大自然是它的好朋友,爱护它的也是它的好朋友?”(引导幼儿理解小鸟自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完整看图将讲述,感知文字与画面的内容。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看图讲述故事。

三、运用已有经验,创编新的相关事物,拓展图书的内容。

1.师:除了书上的几对好朋友,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能成为好朋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如:碗和勺子、铅笔和铅笔盒等。)

2.教师引导幼儿用书中的格式完整地仿编句子,如:碗对筷子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筷子说:“对!”。

四、音乐游戏:找朋友。

师:我们也来找朋友吧!

播放音乐,组织幼儿随着音乐表演邀请“找朋友”,感知体验找朋友的快乐。活动愉快落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好朋友》。

2.创编新的歌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

1.加入声势演唱歌曲。

2.创编歌词演唱

教材分析

《好朋友》是一首热情真挚的儿童歌曲,由两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可分为两个分句,在1、2句及结尾处加入了小过门,每个小过门处拍两下手,第11小节处还要热情地喊:“嘿!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唱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表现出朋友间亲密无间的真挚感情,不要喊唱,拍手处和“嘿”处要整齐,不能抢拍。拍手处学生可能习惯拍成的'节奏,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习惯于最后一句唱完边拍手边喊“嘿”,要反复练习。“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这两句歌词可以让学生进行歌词改编演唱,可只改编一个词也可一整句改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分别问三名同学你有好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干什么?

生:做游戏、学习……

教师:一个人没有朋友行吗?对,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都需要好朋友。老师现在给大家听一首和好朋友有关的歌曲,你听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二、《好朋友》学习歌曲

1.声势和动作感受歌曲。

聆听《好朋友》范唱。

提问:歌中都唱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都是好朋友等。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表现好朋友们在一起游戏、歌唱的。

提问:乐曲中除了演唱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拍手的声音。

教师评价并再次提问:对!我们来听听,共有几处拍手声音?

学生听辨拍手次数并回答。

教师总结,提出听赏要求:在歌曲过门处随音乐一起拍手(3处)。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在过门处拍手。

提问:小朋友们在游戏时兴奋地喊叫起来。你听到了吗?出现在歌曲哪里?

学生回答:“嘿嘿”在歌曲最后一句演唱完。

观看《好朋友》动画,按要求在过门处拍手并在最后一句后有节奏地轻声喊出“嘿嘿”。

2.学习歌词

出示《好朋友》歌词谱例,带领学生拍手读歌词。

学生分句跟随教师节奏法读歌词。

教师总结评价,请学生自己完整读。

学生拍手节奏法读歌词。

3.演唱歌曲。

教师播放《好朋友》范唱。

出示《好朋友》歌曲谱例。

学生跟随范唱轻声模唱歌曲。

教师分句教唱,学生分句学唱。

教师总结,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不能喊唱。

学生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师:在小过门处除了拍手,能不能加其他动作?

生:可以加一些拍肩、拍腿、握手等动作。

教师总结,并请学生分组设计动作进行表演。

学生分组讨论后练习。

教师总结并请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四、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可以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戏、歌唱,还可以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演唱创编后的歌曲(将“游戏”、“歌唱”改成“跳舞”、“画画”)。

提问:听听老师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听后回答。

出示《好朋友》歌词创编曲谱:

要求学生在红色字的部分进行改编并演唱。

学生创编练习。

教师评价总结。

学生加入声势和动作完整表演创编后的歌曲。

欣赏视频:《好朋友》舞蹈表演。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对好朋友的友好,下课以后请你们还要用行动来表现出对同学和好朋友的友好啊!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与朋友友好相处的情感,体验猜谜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依据主要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能用简短语言描述人物主要特征并进行判断。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了解好朋友的着装、喜好等特征。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相互交谈,说说自己有没有朋友,有朋友的感觉怎样。

二、教师提出为好朋友画像的方法:用语言描述,请其它幼儿来猜是谁。

三、和幼儿一起讨论画像的方法和要求:要用简短的话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最明显的`特征,如穿什么衣服、喜欢做的事情等,请其他幼儿猜出朋友是谁等(如果是本班的幼儿可以是说出姓名,如果是班外的其他人,可以猜住址或称呼等)。

四、请幼儿自己结伴进行活动。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来不断加深活动难度,如:可引导幼儿关注朋友的细节特征,进行描述和判断,以此来发展幼儿的细微观察能力。

五、请幼儿在语言活动后,利用区域活动时间,进行好朋友画像绘画活动,教师可将幼儿作品展示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