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说课稿
老地方整理的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说课稿(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这里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6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作为识字儿歌,教学时还应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教材中的彩图和学生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儿歌。
教学难点:能仿造课文的写法创编动物儿歌。
三、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间、网”2个字。
2、方法与过程:认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等词语,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能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体验小动物生活的情趣,并能仿造课文的写法创编动物儿歌。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动物图片、田字格小黑板
五、教学方法
在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我选择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下作简略介绍。
(一) 诵读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
(二)直观法。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板贴,向学生展示昆虫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六、教学基本流程
一、猜谜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听清楚哦:谜语一: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谜语二:没有脚,没有手,松土数它最拿手。
二、识记生字,发现规律
1、今天,这两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图片里你还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出示动物名字,随机贴图片,领读,齐读)提醒后鼻音“蜻蜓qīnɡ tínɡ”读正确。
2、瞧,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一起出现了,你还能认出它们么?(带拼音带图认读)
3、图片不见了,你能叫出这些动物名称么?(去图片带拼音认读)
4、拼音宝宝也走了,你还能认出小动物的名字么?(去图去拼音认读)
5、小游戏,给字宝宝贴上相应的图片。
6、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 预设:
(1)都有虫字旁;
(2)生字与虫子有关。
7、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读一读,想一想字意,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可以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
8、拓展:原来,今天学的生字中一部分都有“虫”,另一部分跟这个字的读音有很大关系。小朋友,像这种一部分表示意思、一部分表示读音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我们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形声字。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 (出示:我来猜一猜)齐读。
三、朗读交流,学习儿歌
1、导入:看看这些小动物都藏到儿歌里面去了,请你把语文书翻到54页,读一读课文。
2、自由朗读,标一标总共有几句话,再读一读,自己读完之后,听一听同桌读得怎么样。朗读情况检查:2个孩子读一读。
3、逐句识字。
(1)蜻蜓半空展翅飞,翅就是翅膀的意思,展翅就是展开翅膀,生做动作;
(2)“迷藏”生字卡片认读,“迷”,(加一加),藏,是平舌音,我们来读好它(跟师读)
(3)“造”生字卡片认读,出示宫殿图,非常的雄伟,你觉得我们的小蚯蚓怎么样啊?
(4)“食粮”生字卡片认读,理解食粮;
(5)蝌蚪池中游得欢,欢就是高兴的意思,我们的小蝌蚪在池塘中游得很开心,你觉得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呢?
(6)“网”象形字图片及文字演变识记,有一些字和物体长得很像,我们叫它象形字。我们平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网呢?
四、朗读韵文,积累语言
1、这首儿歌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一组读一句)放下书本,老师把儿歌变成了这个样子,你还会读吗?
什么半空展翅飞?(课件出示挖空段落,开火车读……)
蜻蜓哪里展翅飞?(开火车读)
蜻蜓半空干什么?(开火车读)
2、合着节拍拍手一起读。
3、读着读着,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背了。你们发现这首儿歌又有什么规律吗?红色的是?蓝色的是?紫色的是?(“谁 哪里 干什么”的句式)
4、我们也来当个小诗人,来写说一说好么?(课件出示图片,句式仿写,交流)
五、写字。(课件出示“间”“网”)
1、观察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2、“间”、“网”:结构,组词,书空,范写,横折钩的写法,描一个,写一个,提醒孩子注意写字姿势。展示,指导,修改。正确书写1星,端正1星,漂亮1星。
六、实践活动,拓展提升
今天学了很多带“虫”的生字,课外去收集带“虫”的字,记录在自己的展示本上,比比谁认识的多。
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通过描绘小动物们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和可爱,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文插图生动形象,文字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表演等方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借助插图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动物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动物,保护自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活习性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新词卡片、动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朗读音频、动物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动物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世界。
引出课题《动物儿歌》,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纠正发音。
(三)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
借助插图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发现儿歌中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朗读课文,感受韵律美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和语气。
学生分组朗读、比赛朗读,激发朗读兴趣。
引导学生尝试背诵课文,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五)拓展延伸,观察动物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鼓励学生用绘画、写日记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培养观察能力。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动物、保护自然。
(六)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强调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观察身边的动物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认识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观察能力。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在朗读时发音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在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这首儿歌的特点是: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课文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展现了6种小动物活动的美好情景,文中还出现了蜻蜓、蝴蝶、蝌蚪等小动物,虽熟悉,但对学生来说又陌生,特别是农村孩子,因此教学中我结合课文插图并通过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本单元训练重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朗读指导法等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出示图片、朗读指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谈话导入,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小动物,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及其特点。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三)识字写字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识记生字。如:利用形声字规律识记“蜻、蜓、蚂、蚁、蜘、蛛”等字;利用熟字加偏旁识记“迷、造、运”等字。
教师示范书写难写的生字,学生书空练习。
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感悟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并尝试表演读。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课文内容,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如:蜻蜓展翅飞、蝴蝶捉迷藏、蚯蚓造宫殿、蚂蚁运食粮、蝌蚪游得欢、蜘蛛结网忙等。
(五)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及其特点和生活习性。
布置课后作业: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尝试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简洁明了,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内容。板书内容包括课题《动物儿歌》、生字新词、小动物图片及其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兴趣。
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动物儿歌》是人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课文,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识字教学,我今天教学的是第二个单元,也就是教材的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识字5动物儿歌》。本课主要讲的是各种昆虫,而且每种小动物的名字都带虫字旁。了解每种小动物的习性,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懂得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动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一些特性,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规范地学习和运用,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初步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能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
3、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能体验小动物生活的情趣,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识记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诵儿歌。
难点:
了解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五、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夏天马上要来了,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指名说)是呀,夏天这么美丽和快乐,就让我们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图画)
2、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天增添了许多欢乐,可是他们都藏起来了,想和你们玩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3、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4、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学写“间、网”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
(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去掉拼音认读词语,调换词语位置认读。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2、出示:蜘蛛藏迷网(先让学生猜字的读音,然后逐个点击出现拼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3、观察会写字,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间、网”,说说它是怎样写的。
“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宽度要一样。)
(三)朗读韵文,积累语言。
1、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中纠正字音)
2、这首儿歌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不过和老师一起读要有一个要求:听清老师的口令,把老师的问题要读得响亮一些。师生接读:
什么半空展翅飞?(课件出示挖空段落,开火车读……)
蜻蜓哪里展翅飞?(开火车读)
蜻蜓半空干什么?(开火车读)
3、合着节拍,拍手一起读。
4、读着读着,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背了。你们发现这首儿歌又有什么规律吗?红色的是?蓝色的是?紫色的是?(“谁____在____干什么”的句式)
5、我们也来当个小诗人,来写一写好吗?(课件出示蜜蜂和知了图,句式仿写,交流)
(四)实践活动,拓展提升。
1、今天我们学了很多带“虫”的生字,课外去收集带“虫”的字,记录在自己的展示本上。比比谁认识的多。
2、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编一编属于我们自己的动物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