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2025/09/0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知道豆芽是蔬菜,有营养。

2、学习给两种豆芽进行分类并品尝豆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3、通过幼儿自己亲自种植豆芽,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方法,培养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

三、活动准备:

1、黄豆芽,绿豆芽若干,小脸盆,每人一个,人手一把小铲子,黄豆种,绿豆种若干。

2、多媒体课件。

3、烧熟的豆芽每人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演示画面“豆芽宝宝在跳舞”,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了解豆芽的特征。

1、洗豆芽。

请小朋友帮豆芽宝宝洗澡,提醒幼儿一边洗一边仔细观察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你洗的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老师出示电脑画面,帮助幼儿了解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特征。

2、分豆芽。

请幼儿把脸盆里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两个点心盆里,然后送它们回家,边送边说:“黄(绿)豆芽,我送你回家。”

(三)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知道豆芽宝宝是怎样长出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

演示电脑画面,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四)了解豆芽的作用。

“你们知道豆芽有什么作用?”

出示烧好的豆芽,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让幼儿知道豆芽是有营养的,要多吃豆芽。

(五)师幼合作种豆芽。

教师带领幼儿到自然角种豆芽。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和发现是小汽车移动的方法,并了解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

2、能友好的与他人合作,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

3、通过动手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磁铁、尺子、书、木块、金属丝、金属玩具的小汽车。

2、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情景:今天又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忙来解决,出示一辆金属玩具汽车,要求他们不直接接触小汽车,怎样才能使汽车开动?

2、请幼儿动脑筋,同时鼓励幼儿用各种辅助材料使小汽车在桌子上开动起来,请幼儿猜想一下,并把自己的设计画出或列出能使小汽车移动的方法和效果。

3、当幼儿尝试后,请幼儿说出是用什么材料使汽车开动起来的?说出其方法,如果有不同的方法,也鼓励幼儿大胆讲出。

4、请幼儿与同伴互相协商合作想办法,如何使小汽车开的快?同时也可采用一种材料多种用法(如用木块推汽车、用木块搭成斜坡等)

5、下面咱们来一个汽车竞赛游戏好不好?要求不准用手碰汽车,比一比哪个小司机把汽车开的最快、最远。

6、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利用哪些辅助材料使小汽车动起来,并且知道利用哪些辅助材料使小汽车开的快。

重点:能发现小汽车移动的方法

难点:能采用一种材料多种用法

【活动结束】

为提高活动效果及美感,可是现在墙面上张贴相关的.情景花活在一个角落不止一个情景,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提高其质量效果。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一)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二)试一试。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四)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五)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六)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不同的蛋有大小之分。

2.能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队。

3.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组成,学会爱护蛋宝宝。

活动准备

1.图片:鸡、鸭、鹅、鹌鹑。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3.四只透明玻璃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鸡妈妈要来看望小朋友,猜一下,他给大家带了什么礼物?”

发挥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说出不一样的答案!

2.“伸出小手摸一摸,看看你猜对了吗?”

教师让幼儿伸手到篮子里摸摸,然后再让幼儿说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鸡妈妈不仅带了自己生的蛋,为了让小朋友们获得更加丰富的营养,看看她还带了什么?”

1.出示大大小小的蛋宝宝:鸭蛋、鹅蛋、鹌鹑蛋。“请大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蛋宝宝,瞧一瞧,你见过他们吗?”

2.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的大小。

-----幼儿比比、看看、掂掂,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颜色、份量来比较蛋。

教师小结“有的蛋宝宝大(鹅蛋最大)有的蛋宝宝小(鹌鹑蛋最小),有的颜色偏红(如鸡蛋),有的蛋是浅绿色(如鸭蛋),不同的动物的蛋也不一样。”

3.幼儿将蛋宝宝排队。提醒幼儿在拿蛋过程中要小心,不要掉地上。

“最大的蛋宝宝要排在前面,后面依次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4.猜猜它们是谁的蛋。

“这些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呢?”

出示图片鸡、鸭、鹅、鹌鹑,请小朋友把蛋宝宝送到自己妈妈的身边。

(三)结束部分

“这些蛋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蛋壳里面它们一样吗?”

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看看蛋的里面的想法。

(1)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2)让幼儿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每个幼儿也都从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的。在延伸活动中,我们锻炼了幼儿自己动手的能力,用碎蛋壳粘贴自己喜欢的图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相信这应该是他们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2、能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与同伴进行合作。

3、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取纸屑。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彩色笔)、小木棍、梳子、尺子、碎纸屑。

2、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装满纸屑的篮子,请幼儿思考。

师:如果不用手直接拿纸片,用什么办法可以取出篮子里的.小纸片。

2、教师提供彩色笔,继续让幼儿探索取出纸屑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摩擦起电”实验,让幼儿尝试实验。

1、教师实验,幼儿认真观察结果。

2、让幼儿实验,尝试用彩色笔取出小纸屑。

3、教师根据幼儿实验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结。

小结: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是因为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

4、让幼儿将没有在头上或者在其他处(衣服上)擦一擦的彩笔进行试验,然后与老师做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三、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以及记录单。

2、共同检验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四、讨论:

1、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

2、试一试彩笔最大能吸起多大的纸片?为什么?

【活动延伸】

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活动让孩子识别摩擦产生静电的材料,体验猜想和验证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采用幼儿身边常见的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重幼儿发现交流和分享,活动符合“科学启智”研究理念和精神。基本完成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