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中班美术毛毛虫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够快乐的演唱。
2.尝试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能自信地表现自己。
3.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课件。
2.音乐图谱。
3.苹果垫4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毛毛虫来了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看看是谁?(毛毛虫)
2.教师:我们听一听毛毛虫在干什么?(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
3.教师:毛毛虫这么喜欢吃苹果,那它在啃苹果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播
放音效)
二、毛毛虫啃苹果
(一)感知游戏学唱歌曲
1.教师:毛毛虫喜欢咔嗞咔嗞的啃苹果,那它会啃什么样的苹果?(完整欣
赏歌曲)
2.教师:毛毛虫是怎么啃苹果的?(看图谱,完整欣赏歌曲)
3.出示图谱,感知学唱啃不同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节奏。
小苹果:○ ○ ○○○
大苹果:○ ○ ○○○
红苹果:○○○○ ○——
绿苹果:○○○○ ○——
4.跟着音乐,和毛毛虫一块啃苹果。
(1)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师:毛毛虫想和我们一起从小苹果啃到绿苹果,你们愿意吗?
(2)教师引导幼儿分组演唱歌曲。
教师:老师现在请左边的孩子唱歌曲前半部分,右边的孩子唱啃苹果发出的声音。(反过来再唱一次)
(二)游戏——毛毛虫啃苹果
1.老师引导幼儿尝试按节奏表现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教师:毛毛虫想跟我们玩游戏,你们会用自己的身体摆个苹果的造型吗?
教师:毛毛虫咔哧咬一口的时候,苹果会有什么变化?(缺一个口)
2.教师引导幼儿变出不同动态的苹果,体现不同被咬的动作。
(1)个别幼儿尝试变苹果,体现不同节奏被咬动作。
(2)全体幼儿尝试按不同节奏,变成苹果核。
3.请幼儿分组自选苹果变,表现被啃的动态。
(1)教师:老师帮你们准备装小苹果、大苹果、红苹果、绿苹果的盘子。你们想变成什么苹果,就请你们轻轻到盘子里。
(2)教师:老师变成毛毛虫,毛毛虫啃到什么苹果,什么苹果就开始变!
(3)分男女组扮演毛毛虫、苹果玩游戏。
(4)教师:这些苹果可真美味啊!毛毛虫吃得好饱,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散散步吧!
中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交替折叠的方法制作纸弹簧。
2. 体验自制毛毛虫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已经帮助幼儿初步认识了弹簧及其特点。
2. 制作纸弹簧过程的录像、课件、电脑、电视机。
3. 教具:纸弹簧毛毛虫一条,范例时用的红色、粉红色长纸条各一张。
4. 学具:各色长方形长纸条若干、双面胶,塑料筐六个、草地背景一幅。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起兴趣。
1. 师:瞧,王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玩具。(出示玩偶毛毛虫)
师:呦,这是谁呀?(毛毛虫)毛毛虫玩具,它的身体一会儿拉的长长的,一会儿又缩的短短的,咦,这是怎么回事呀?它的身体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呀?(纸),其实,毛毛虫的身体是用纸弹簧做的,所以会有弹性,好玩吧?(好玩)
2. 师:那我们也来做做纸弹簧,做个可爱的毛毛虫玩具,怎么样?(好)
二、观看录像,学习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1. 看折纸弹簧的录像。
师:那纸弹簧到底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就明白了。(观看录像)
师:看明白了吗?(明白了)原来,纸弹簧是用?两张长纸条(手势)做轮流折叠出来的。
2. 看课件(步骤图),教师示范,并制作一个成品。
师:看得懂吗?每张图上都有一个数字,这是折纸弹簧的步骤图,只要按照数字从1到9,一步一步折,一定会成功的。现在,王老师先来试试。(教师示范)我成功了吗?(成功)框框里已经有毛毛虫的头,我来拿一个,把后面的双面胶撕掉,粘起来,毛毛虫就做好了,可爱吗?那来点掌声。
3. 请一个幼儿尝试制作。
师:谁也想来试试?
4. 交代操作要求。师:轮到你们了,有信心吗?开始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提醒操作要求:用两根纸条折、拿一个毛毛虫的头进行组合、撕下来的双面胶的白纸扔在框框里、做好一条毛毛虫,还可以再做一条。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一个横来一根竖,头对头,边对边,双面胶,来帮忙。轮流折、对整齐、压压平;做的快的,可以再做一个。
四、出示大背景,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师:孩子们,你们做的毛毛虫成功了吗?(成功了)你们都是能干的宝宝。现在把你的毛毛虫送到草地上来吧,它的和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去吧。(孩子送毛毛虫到大背景:草地上)
中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尝试运用绿、黄色系表现毛毛虫。
2.尝试运用大小不同的圈勾画出毛毛虫的形象。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排笔,黑色卡纸,素描纸,剪刀,各种不同粗细的吸管。
2.毛毛虫的实物图片,毛毛虫生长过程的图片。
3.音乐《春之声圆舞曲》。
4.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过程
1.欣赏绘本,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1)欣赏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并产生创作欲望。
(2)欣赏毛毛虫的实物图片和毛毛虫生长过程的图片,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变身魔法:如果你是毛毛虫。
(1)教师:你们都是小毛毛虫,如何去找好吃的东西?
(2)游戏中,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示范画圈圈。
毛毛虫:今天没吃午饭,我好饿呀!哪里有好吃的东西呢? (教师准备多个调色盘,每个盘子里放置2—3种近似色颜料)毛毛虫:哇,好香啊……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可要饱餐一顿了! (幼儿将不同色彩的颜料想象成各种好吃的东西。教师示范用转和涂的方法在纸上画圈圈,吃一次身体就长大一点,画的圈圈要一个比一个大)
(3)播放音乐,师幼在音乐中用画笔旋转涂抹出毛毛虫滚圆的身体。
(4)合作完成绘本。
教师示范将画的圈圈剪下来,一个接一个贴到空白的白色素描纸上,用大小适宜的吸管做毛毛虫的脚,模拟毛毛虫的生长过程,最后,用边角料作为蝴蝶身上的花纹,贴在准备好的蝴蝶形状的黑色卡纸上。 (选择黑色卡纸能够凸显蝴蝶美丽的花纹)
在粘贴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边讲故事边操作,体验毛毛虫从学吃,学走,到变成蝴蝶的过程。
要点提示
1)毛毛虫的身体是连在一起的,不能分开来。
2)注意毛毛虫各节身体的大小区别,把握画面结构。
3)初次尝试合作完成一幅作品,需要注意幼儿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3.独立创作:我的毛毛虫。
(1)鼓励幼儿想象自己的毛毛虫吃了点什么。
(2)引导幼儿注意毛毛虫各节身体的比例结构,尝试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不同的毛毛虫。
(3)请每人创编一个毛毛虫的故事。
【评析】
这是一个以美术为表现手段的综合活动,刚升入中班的孩子握笔用笔的能力比较欠缺,活动是有难度的。活动过程中结合了音乐、语言、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也都有所提高。
中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交替折叠的方法制作纸弹簧。
2。 体验自制毛毛虫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已经帮助幼儿初步认识了弹簧及其特点。
2。 制作纸弹簧过程的录像、课件、电脑、电视机。
3。 教具:纸弹簧毛毛虫一条,范例时用的红色、粉红色长纸条各一张。
4。 学具:各色长方形长纸条若干、双面胶,塑料筐六个、草地背景一幅。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起兴趣。
1。 师:瞧,王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玩具。(出示玩偶毛毛虫)
师:呦,这是谁呀?(毛毛虫)毛毛虫玩具,它的身体一会儿拉的长长的,一会儿又缩的短短的,咦,这是怎么回事呀?它的身体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呀?(纸),其实,毛毛虫的身体是用纸弹簧做的,所以会有弹性,好玩吧?(好玩)
2。 师:那我们也来做做纸弹簧,做个可爱的毛毛虫玩具,怎么样?(好)
二、观看录像,学习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1。 看折纸弹簧的录像。
师:那纸弹簧到底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就明白了。(观看录像)
师:看明白了吗?(明白了)原来,纸弹簧是用?两张长纸条(手势)做轮流折叠出来的。
2。 看课件(步骤图),教师示范,并制作一个成品。
师:看得懂吗?每张图上都有一个数字,这是折纸弹簧的步骤图,只要按照数字从1到9,一步一步折,一定会成功的。现在,王老师先来试试。(教师示范)我成功了吗?(成功)框框里已经有毛毛虫的头,我来拿一个,把后面的'双面胶撕掉,粘起来,毛毛虫就做好了,可爱吗?那来点掌声。
3。 请一个幼儿尝试制作。
师:谁也想来试试?
4。 交代操作要求。师:轮到你们了,有信心吗?开始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提醒操作要求:用两根纸条折、拿一个毛毛虫的头进行组合、撕下来的双面胶的白纸扔在框框里、做好一条毛毛虫,还可以再做一条。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一个横来一根竖,头对头,边对边,双面胶,来帮忙。轮流折、对整齐、压压平;做的快的,可以再做一个。
四、出示大背景,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师:孩子们,你们做的毛毛虫成功了吗?(成功了)你们都是能干的宝宝。现在把你的毛毛虫送到草地上来吧,它的和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