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科学活动教案

2025/09/0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丝瓜的名称、种植季节以及生长过程。

2.学习正确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如铲子、喷水壶。

3.萌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劳动工具。

2.丝瓜秧苗。

活动过程:

一、情景带入主题

1.孩子们,刚刚我们去逛了逛幼儿园的菜园地,你们发现里面都种了些什么呀?(西红柿、土豆、葱等)

2.那你们发现有种长长的'瓜吗?谁认识?(丝瓜)

3.那我们也来种种吧!

二、交代任务及要求。

我们要把长好的丝瓜秧苗种到菜园地里,种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秧苗的根。

三、种植丝瓜。

1.师幼共同整理种植园地。让幼儿知道一些整地的粗浅知识,认识一些农具,提高幼儿种植兴趣。

2.师幼一起种丝瓜。

教师示范:用小铲子挖一个深一点的坑,小心的分出一棵瓜秧,放入坑内,注意根部尽量保持垂直,然后用泥土盖上根部,浇上水。

重点指导幼儿挖坑、浇水,秧苗入土、覆土最好由教师完成。教师提醒幼儿浇适量的水:用手指蘸上去,既不干,泥也不粘手指为好。

幼儿合作种植。(在种植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学习护理丝瓜的技能。

1.丝瓜种好了,我们应该怎么爱护它们呢?教师告诉幼儿丝瓜会爬藤,组织幼儿观察成人如何搭藤架,如何施肥。可让幼儿经常浇水、观察,若发现异常情况,商量解决方法或告诉老师。

2.设计一个观察记录表,指导幼儿用图画表示丝瓜的生长过程。(长出几瓣叶子——开花——结果等)

3.鼓励幼儿每天来认真观察、记录。

五、可根据实际情况种植黄瓜、苦瓜、葫芦等其他瓜。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幼儿熟悉的东西,它们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让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科学。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还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这样一方面能加深幼儿对科学的理解,使感性的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能让幼儿在交流经验的同时,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新的探索兴趣和欲望,使学习生活不断向纵深发展。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站得稳的方法。

3、通过探索,体验成功的快感。

活动准备:

纸、胶水、积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利用自身的经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的原因。

1、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

教师:“纸可以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纸桌的制作方法。

教师:“先用一张纸做桌面,再用另外的四张纸粘成纸筒分别做桌子的腿,然后将桌面和桌腿粘牢。”

3、幼儿制作。

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制作。教师:“看看我们制作的桌子,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讨论,交流。

4、幼儿操作。

(1)引导幼儿给站不起来的.桌子寻找原因。

教师:你的桌子能站起来吗?

幼儿实验。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探索桌腿高矮、粗细对桌子站得牢的影响。

二、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并吸取同伴的长处,探索制作一张稳定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师简单小结桌子能站得稳的方法,并启发幼儿再做一张站得稳的桌子。

2、幼儿第二次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想办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幼儿简单介绍制作的方法,加深对桌子站得稳的认识。

教师:“你的桌子站得稳吗?为什么?”

4、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教师:“你的桌子能放东西吗?”幼儿动手试试。

三、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积木,体验成功的快感。探索不同的桌腿的承受能力。

1、幼儿在桌子上放积木。

教师:“你的桌子能放积木吗?”

2、幼儿比赛放积木。引导幼儿尽量多得放积木。

3、通过比赛,以问题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桌腿对桌子承受能力的影响。

教师:“谁的积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怎么知道的?”

四、活动延伸。

1、参观家具城,观察各种桌子。想家具的美,并能将参观的体验迁至活动。制作漂亮的桌子。

2、区域活动,继续进行“纸桌”的制作。探索其他因素对桌子牢固度影响,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其他材料制作桌子。

注意事项:

1、为幼儿准备一些毛巾,以备胶水弄的满手都是。

2、玩积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放积木时一定要慢慢地,不要因为放的太多而让纸桌承受不了,让桌子变坏。

3、活动过程中也许会有幼儿制作的比较快,教师一定要安排好,那些能力较强的幼儿。

知识背景:

1、幼儿已掌握一定的纸的一般特性。

2、让幼儿了解平衡原理,知道桌子能站稳就一定要平衡。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科学活动:绳子的用途

温州第四幼儿园:金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