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真的长头发教案

2025/09/02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真的长头发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真的长头发教案 篇1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了小真、小美和小叶之间的谈话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深入地分析小真丰富的想象力。

二、自由朗读第1—8自然段,思考:小叶、小美和小真是怎样谈论自己的长头发的?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真、小叶、小美的对话,注意准“长”这个多音字,读出小真的不服气和自信。

三、自读第9—12自然段,思考:小真想象自己的长头发有怎样神奇的功能?(课后第1题)

1、举“钓鱼”一事,学习转述趣事。

(1)请生读“钓鱼”的段落,其他同学一边听小真说钓鱼,一边想象,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

(2)体会“有意思的表达”。

将学生看到画面的零碎表达和课文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怎样进行有意思地表达的:运用一些动词,充满童趣的语言带给大家画面感。

(3)把画面变成语言,完成转述。

让学生把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学着课文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争取说得更有趣、更有意思。

2、选其中一件事,练习转述趣事。

(1)剩下的趣事中选择其中一件事,分小组合作学习转述。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评价表达是否有趣。

四、引导发现,练写奇趣之事

1、发现引号的奥秘。

(1)奥秘一:读读课文第10—12段,发现这三个自然段引号的特点。

每段开头加前引号,最后一段结尾加后引号,中间几段都没有后引号。

小结:因为这是小真同一次说话,中间没有中断,所以只需在这次说话结束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末尾加上一个后引号,而每一自然段的前面都必须有前引号。

继续发现这样的引号用法:接下来哪几个自然段引号也是这样的`用法?(15到16段)

(2)奥秘二:读读课文第十二自然段,引导发现句子中出现的单引号。

小结:说话中间引用别人说话用单引号。

2、发现课文有意思的表达。

出示课文第9、10、11、12、15自然段,读一读,发现小真在描述长头发这些事情的时候,哪些表达特别有意思,给我们带来画面感,让长头发的趣事显得更有趣了。

3、续写小真的长头发。

(1)想想交流: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简单交流一下。

(2)引导学生把自己奇特的想象用几句话写下来,写的时候要运用刚才学习的本领:有意思的表达让画面动起来,借助动词,也可以学着课文的样子用上“要是……就……”或“只要…就……”的句式。

写话例举:

要是站在操场上,围着操场的四周把辫子一圈一圈地绕起来,嘿,现成的跑道就做成了,过跑道还能随时变化呢!小朋友们沿着这好玩的跑道,一边跑,一边笑。

(1)交流点评:想象是否合理、有趣、奇特,第二指向表达是否有意思,有没有画面感。

4、小结想象的重要。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象力丰富

是的,从这篇课文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小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我们自己也体验了一回想象的美妙。这一单元我们将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想象的世界。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小真的长头发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接触和了解以独特想像为特点的故事,感受它的生动有趣。

2、根据故事内容能够大胆想像,乐于用通顺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想法,并知道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要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准备

1、教师在活动前了解本班幼儿的基本特点以及语言领域的发展水平,丰富其对直发、烫发的相关经验,并根据个人及活动需求适当对故事进行整理与再编。

2、《小真的长头发》故事及幻灯片,幼儿每人一份纸和笔。

3、创设一面墙饰“如果……”,其中包含幼儿对故事结尾的想像,包括幼儿的图画、简单的续编等,以及在听完故事后的一些感想和延伸。

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适时地、有意识地引出活动,或者以新故事的方式吸引幼儿参与活动。

(1)猜猜故事内容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小真的长头发》。听了这个名字,你们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一件什么事?请幼儿充分想像,鼓励其大胆表达。

幼:会讲小真开始是短头发后来长成长头发的事;会讲小真妈妈让小真把长头发剪短了的事;会讲小真的长头发很漂亮。(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表达较少,想像不丰富,与本班幼儿的特点有关)

(2)谁会是小真

师:小朋友说故事会讲小真和头发的故事,那我请你们猜猜这三位小姑娘谁会是小真啊? (在说的同时打开幻灯片,吸引幼儿,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并说出原因)

幼:我觉得会是戴蝴蝶花的小女孩,因为她的头发很漂亮;可能是中间那个短头发的,我觉得她会像我一样把头发留长,然后梳辫子……

保留答案,给幼儿留下悬念,激发他们听故事的欲望。

2、第一次听故事

保持故事的完整性,使幼儿对故事有初步的、整体的了解。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有感情,同时伴有相应的肢体动作,吸引幼儿进入故事的情景之中,帮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3、简单小结,帮助幼儿梳理其获得的经验

(1)小真的长头发哪来的

引导幼儿理解长头发都是小真想像出来的。在这个环节,有一位幼儿在听了故事后表现出很消极的看法:“我觉得小真挺可笑的。”我马上用积极的语言和故事内容及时转变孩子思考的角度,让孩子从觉得小真“好笑”到欣赏小真的智慧。

(2)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部分

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重温故事的大概内容,鼓励幼儿充分表达。

4、边看幻灯片边听故事

幻灯片要配合故事的进展,在适当的时候播放下一张。幻灯片的出现不仅能够打消重复故事的无趣,而且能让幼儿通过观看幻灯片直观地感受故事内容,并了解到故事更多的表现手法。

5、围绕故事中主人公的想像展开自己的想像

(1)如果我有长头发

在故事进展到高潮部分时(小真想像自己的长头发可以做很多事情)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样的长长的头发,你会用它去做什么?赶快讲给你身边的小伙伴听吧。(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思考)

幼:我可以用我的长头发摘幼儿园的柿子;我把我的长头发系在溜狗的绳子上,这样就不用用手去拽着了;我可以用我的长头发去抓坏人,把他给绑上;我拿我的长头发当滑梯,让我们班的小朋友都从我的头发上滑下去……

(2)它还像……

师:小真说自己的头发抹上洗发液后像一个又大又高的.冰激凌,那你们来看看,它除了像冰激凌还像什么啊?让幼儿根据画面来想像。

幼:像云彩、像绵羊……

师:故事最后面对丽丽和兰兰的提问,小真是怎么回答的?她打算把头发怎么样?

幼:烫起来。

师:烫起来的头发会是什么样?像什么?

幼:头发变卷了;跟花似的;波浪形的,弯弯曲曲的就像蛇一样。

教师总结,帮助幼儿梳理烫发的特点。

6、将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烫发有那么多种类,像许多东西,那你们来想想,如果小真的头发烫起来了,又会有什么新的用途呢?请你将自己刚才想像的烫发的用处画下来。

在幼儿画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与幼儿交流,发挥语言指导作用,最后请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像。

幼:小真的头发烫起来以后就像一个大鸟窝,她站在树上,所有的鸟都到她的头发里来住;头发烫起来后就一弯一弯的,像山洞,小朋友可以在小真的头发里玩钻山洞的游戏;头发烫起来后就成波浪形的了,跟大海一样,可以让小朋友在头发里假装游泳;头发烫了以后会成一圈一圈的,这样就能拿头发当迷宫了,小朋友就能玩了。

小真的长头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真想象的奇妙、有趣。

2.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奇妙、有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辫子的图案,学生想象这是什么?

2.教师继续延长图片,学生继续想象。

3.板书课题。

二、研读故事,理解想象

1.课件出示绘本封面,小真在哪里,长头发又在哪里?

2.出示课文第1~8自然段,通过老师范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想象小真的头发有多长。

3.出示课文第9~12自然段,感受小真想象的奇妙、有趣。小真的长头发的作用:钓鱼、拉牛、当被子、晾衣服。

三、发挥想象,创意无限

1.小真的长头发肯定不止能做这些事,还能做哪些有趣的事呢?引导学生想象。

2.再读课文,说说小真在介绍自己的长头发时,是怎样把想法说清楚,说明白的。用“要是……就能……后来”这样的关联词连接想法和结果,学会使用恰当的动词,学写句子。

3.交流展示、评价。

四、续讲故事,感悟想象

1.想象小真梳、洗头发的方法。

2.感受小真梳洗和打理头发的.方法,体会小叶和小美的羡慕之情。

五、课堂总结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你也可以创造出一个奇特的世界!

小真的长头发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会认本课“栅 麻”等9个字,会写“麻、套”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通过朗读,了解小真的长头发都能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真的长头发》。

2、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主人公小真在哪里呢?出示长头发的小真(谁上来指指)。

3、那她的长头发呢?来,我们一起用手比划一下,看看小真的长头发到底有多长。

4、这么长的头发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故事开始了——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

2、出示文中的生词。

栅栏 麻烦 悠闲 泡沫 唯一 碍事 关系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翘舌音:“栅”;

3、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呢?

(2)长头发给小真带来了什么好处和烦恼呢?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①可以把长辫子垂下来钓鱼。

②可以用鞭子套在牛角上。

③把头发卷在身上当被子。

④把头发拉在树上晾衣服。

四、指导识字、写字。

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套 麻 烦 悠 闲 椅 沫 冰 凌 提 棒 泡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3、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形声字结构特点: 椅 沫 凌 泡

形近字比较: 床一麻 硕一烦 堤一提 捧一棒

组词扩展:手套 悠闲 冰水

4、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独体字结构。

(3)教师重点指导“套 凌”的写法。

“套”上下结构,“大”写得舒展,下面部分,第一笔是横 ,下面的几个横不一样长,第三个横最长。

“凌”:左右等宽,右边的部分要与“峻”的右边区别开来。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5)巩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