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了解大瀑布消失的原因。
2.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准备: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有关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资料、图片,伊泰普水电站的资料、图片。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释题入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对于这个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自读探究
1.研读阅读提示。
①指生读阅读提示;②交流,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哪几条读书要求?用笔标出来。
2.自读理解感悟。
①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读书方法?
②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要求,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自学课文。 ③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交流收获研讨。
①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葬礼为一条大瀑布而举行,巴西总统亲自主持了这个葬礼,这是为什么呢?
②这件事使你懂得了什么?
④分条写出大瀑布消失的原因。(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⑤想象参加大瀑布葬礼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⑥学习了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延伸
人们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但更重要的是用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大瀑布的命运,请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讨论:
1.你认为现在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2.在经济发展中应如何保护好环境?
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五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不同的景象以及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目标教学,激学引欲
当看到这个课题时,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在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你们曾遇到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通过下面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可以提出来吗?
二、自主学习,导疑凝思
导疑凝思。(教师巡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为何而闻名,后来又怎样了?说明什么?
3、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如果你当时就在葬礼现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现在问题与要求都提出来了,大家说运用什么方式进行讨论?
(学生: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难点分析
1、引欲:
同学们刚才所提的问题都不错,说明大家在自主学习时都很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以上这几个问题来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2、组合:
要求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位组长,争取小组成员都能参与讨论。
3、释疑: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疑惑之处给予指点,释疑。)
四、组际交流,反馈互补
1、交流。(每组派1~2名代表报告本组成员已知和未知的问题。)
2、反馈:
⑴巴西总统之所以要为这闻名于世的大瀑布举行葬礼,是为这个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遗憾。
⑵为什么说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瀑布雄伟壮观。(板书:壮观)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壮观的有关词句。
②瀑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要求找出描写旅游情境的`有关词句。
⑶后来的大瀑布又怎样了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
衰败⑷衰败之后的大瀑布又是怎样了呢?(板书:葬送)“葬送”的原因是:
①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②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③破坏森林,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反复诵读。)
3、引探:
正因为这种种原因,瀑布不见了,人们是慕名而来,失望而去,直至哀悼。而哀悼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号召人们都要重视和保护生态平衡,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板书:
保护为了拯救大自然,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在葬礼的现场,人们的心情一定是沉重的,心里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出来。现在就让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进入角色准备演一演、说一说吧!生分角色扮演。
4、师结:
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所面临的大事,但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有许多不重视环保的实例,为此,小记者们!你们愿不愿意为拯救大自然而尽一份力?愿不愿意拿起笔来呼吁社会、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
五、多元练习,差异发展(大屏幕出示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如倡议书、读后感、书信、诗歌等都行。
2、形式不限,可两人合作写,也可多人合作写。
3、要求能说能演的,也可露一手。
六、师结全文,激励再学
好!今天这一节课,由于同学们都认真自学,大胆质疑,从自学到质疑、议疑,到理解汇报,无不说明同学们都以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来对待学习,希望下节课同学们会发挥得更好!
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的原因,受到环境保护教育。
3、学习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能找出迫使塞特凯达斯这一世界雄奇景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巴西总统亲自主持瀑布葬礼的深远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情景)观看大瀑布,看后谈感受。
用“啊!”开头,说一句抒发自己感受的话──
一、解题导入
1、看老师板书课题。
2、“葬礼”是什么意思?
师:现在啊,大家可能思绪万千,有许多问题想问,不急,等读完课文后再来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打开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师: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拿起笔来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标注。)
2、归纳主要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3、归纳梳理两个重要问题(出示问题):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以前和现在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造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了解“情景”领会写法
师: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读课文,再次回到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
1、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画起来,自己读一读。
2、概括地回答:
师:以前和现在的景象的不同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
板书:
雄伟壮观、奄奄一息3、出示句段,昔日的瀑布: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⑴指名朗读,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作者从视觉和听觉上描写瀑布的雄伟壮观,还用了很多美词佳句……(强调写法)
⑵老师圈出“曾经”二字。
⑶启发思考:仔细读读这个词,想想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该是怎样的?
⑷带着作者的感受朗读这段话(有感情地读)。
师过渡:雄伟壮观的大瀑布让我们神往,只是原来“曾经”拥有,现在呢?……
4、出示句段,现在的瀑布:“几年过去……失望而去。”(范读)
⑴引读:现在的瀑布呢?像……(作者把瀑布比作──)
⑵见此情景,你的心情怎样?(齐读)
⑶以前和现在的景象作者采用怎样的写法?(对比) 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强调写法:前后对比,使事物更鲜明……)
5、造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在课文哪个自然段?出示这段话。)
师:用自己的话来归纳……
⑴上游建起水电站。
⑵水资源浪费……
⑶森林被破坏……
小结:人们如此地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带着你的感受,一齐朗读这一段(第7自然段)。
6、有感情地齐读(第7自然段)。
7、师:由此唤醒了什么?(说一说)学到这里,你知道菲格雷特总统为什么要亲自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吗。(会意)
四、自读课文,感受“葬礼”
1、自读课文9~11自然段。
2、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出示这一段)
理解:“悲剧”是什么意思?本文指的是──板书:
悲剧师:鲁迅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大瀑布的枯竭确实是一个大悲剧。为了悲剧不再重演,菲格雷特总统怎样致辞演讲的?(板书:饱含深情)让我们带着感伤和悲怀之情,饱含深情地齐读这一“悲剧”──
3、齐读这一段。
五、拓展延伸,唤起环保
1、你能为菲格雷特总统写这份致辞吗?(出示“致辞”师生共同口头填。)
2、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替总统宣读这份致辞(你现在就是总统了!)
3、总结: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迫在眉睫!读了课文,我们不得不痛心地问一声:地球,你好吗?为了吸取这个沉痛的教训,让我们记住这两个名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菲格雷特总统”(一齐读,再读)
师:你们知道这些重要的日子吗?(出示)
4、自选作业:回去写一份读后感或演讲稿或另写一份致辞……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雄伟奇观饱含深情
奄奄一息悲剧
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 基础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 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四、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 板课题,读课题
3、 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设想读懂的地方:
⑴5个生字,形近字:廷——延讯——汛——迅
⑵理清课文思路
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读——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看学生的资料(图片)——看课件——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想说些什么呢?(三四个即可)——指导读——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会怎样呢?
⑷巴西总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的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大瀑布。(从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对大瀑布的重视)
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篇5
一、谈话、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
大瀑布的葬礼
2、谈话、质疑:
同学们,我们平里只听说人们给去世的人举行葬礼,表示对他们的哀悼和怀念,可是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人们却为一条大瀑布举直葬礼,而且是由巴西的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吧。你们对此感到奇怪吧?就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辣,教师梳理归纳:
⑴ 大瀑布被葬送前是什么样的?被葬送后又是怎样的?
⑵ 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⑶ 巴西总统菲格雷物为什么要关自为大瀑布主持葬礼?
说明:此环节是为了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质疑,激发学生的欲望。
二、自读、感悟、训练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自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动笔划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并把划出的语句多读几遍,自读完后,可以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全班读、感悟:
⑴ 大瀑布被葬前是什么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①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塞特凯达斯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雄伟壮观)
② 怎样读才能把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壮观的气势表达出来呢?指名说(如:读要在脑海中展开想象等等),请大家抓紧时间练习,待会儿,咱们进行一次朗读比赛。
③ 谁想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指名读,引导评价是否读出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并简要地说出理由。
④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如果你是巴西或阿根廷民小姐(或先生),你将怎样骄傲地向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介绍大瀑布呢?请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准备,介绍时尽量用上文中的好词佳句。
⑤ 指名介绍、评价、鼓励
⑥ “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这一句话说明了什么?(瀑布的声音很大),这一段中哪个词也是形容声音大的?(震耳欲聋),这句话所说的完全与事实相符吗?(不相符,作者把事实夸大了),教师点出这种写法“夸张”,并指出缩小事实的写法也叫“夸张”,如:这块地有巴掌大。填空练习:桂花开了,_______。教室里非常安静,______。你还能自己说一个夸张句吗?
⑵ 大瀑布被葬送后又怎样的呢?指名读第8自然段:
①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被葬送的大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奄奄一息)
② 请大家边读边想象大瀑布奄奄一息的`形态,把这一段读好,学生练习读。
③ 有把握读好吗?老师再让你们准备准备,同桌互相听读、指正。
④ 指名读、评价。
⑤ 这一段作者把大瀑布当作什么来写了呢?(人)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呢?(指名说)
⑥ 请你想象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的“面容”是怎样的?指名说,学生说完,教师问:这样的“面容”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形容枯槁)
⑦ 请同学再读第8自然段,想象大瀑布的形态,体会作者的写法。
⑧ 如果你是一们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大瀑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面对如此的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感想呢?学生发言后问:“惆怅”的意思是什么呢?(可联系上下文,可查字典。)
⑨ 过渡,昔日是那样雄伟的大瀑布,如今为什么变得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呢?
⑶ 引导阅读第七自然段,并概括出大瀑布枯竭的原因,交流、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在瀑布上游建起了水电站;周围工厂无节制用水,浪费水资源,沿河两岸森林被大量砍伐;造成水土流失。)
⑷ 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为瀑布主持葬礼?
① 指名说、评价。
② 看到大瀑布由雄伟壮观变得奄奄一息,你们联想到什么呢?你想对人们呼吁什么呢?指名发言。
说明:此环节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感悟,重点感受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和奄奄一息的不同景象,通过“情境朗读,导游介绍,填空练习,联想说话”等形式,帮助学生积累第四、八自然段优美的语言,巧妙的理解词语,体会夸张和拟人的表达方法,增强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体现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
三、美读、积累、拓展
1、请大家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或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2、课后调查家乡某一处环境的变化,把变化前后不同景象写下来,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说明: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和积累语言,把课内学习课外延伸,树立起“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