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㈡能力训练点
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㈢德育渗透点
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
㈣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学法引导
㈠教师教法
导读法
㈡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㈡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㈢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㈠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㈡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七、教学步骤
㈠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㈡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㈢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㈣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㈤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㈥课外阅读扩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一块仙石——迸裂产石猴——成王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十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哇”读“wa”,轻声。
“汲取”中的“汲”读ji
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
(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学习第三节。
指名读第三节。启发学生想象:“我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上高高的蓝天,望啊望——作者能望到什么?
鼓励学生充分说。
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3)、学习第四节。
齐读第四节。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2)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
1、配乐,同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评议。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2、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3、配乐齐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读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充分说。
教师总结。
大自然是这样美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背诵这首诗。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3、学会九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配乐齐读课文。
3、指名读第三节。要求:仿照这一节,再编一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
(2)同桌相互说,相互评价。
(3)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二、背诵指导。
1、依据板书内容自己独立试背。
2、指名分小节背。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
4、指导书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扩词练习。
悠:悠久
悠扬
悠闲
谷:稻谷
谷子
深谷
脚:脚印
脚步
脚趾
软:松软
柔软
软弱
营:军营
营地
营房
堂:食堂
纪念堂
礼堂
柔:温柔
柔弱
柔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学习目标:
1、理解为什么要画四个不同的太阳,学会13个生字,读通顺带有生字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画四个太阳的美好愿望。
3、学会书写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揭示课题。
播放课件,欣赏音乐,让学生听后说说这首歌是唱什么的?
点击课件出示“太阳”指导读准音“阳”。小朋友,你们对太阳了解有多少呢?谁能把太阳画出来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得也是一个小朋友画太阳的,请小朋友一起读课题:18、四个太阳
过渡:这是四个怎样的太阳啊?小作者“我”为什么要画这四个太阳呢?请小朋友先认认真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刚才的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排除生字。
1、老师范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贴出相应的四个太阳的图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刚才老师在读的时候,每个小朋友听得都非常认真,现在你们也去试着自己读这篇课文好吗?读的时候,请小朋友用“——”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
3、自由拼读画出的生字新词。
4、检查生字。
A课件出示生字、句子。
B读卡片上的生字。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过渡:小朋友,你最喜欢四个太阳中的哪一个太阳呢?(生答)那你们就去读描写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太阳的这一小节吧。
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学课文(重点指导朗读)
A、绿绿的太阳
夏天到了,天气怎样啊?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凉快一下呢?谁愿意用朗读的方法把清凉送给老师和同学呢?
B、金黄的太阳
果园在金黄的太阳的照耀下,散发出了一阵阵水果的香味,原来是(果园里,果子熟了。)(课件出示)指导朗读。果园里的果子熟了,可我们小朋友都忙着学习,还不知道呢?怎么办呢?别慌,有金黄的落叶呢,它正赶来邀请小伙伴去尝尝水果的香甜呢?谁来学学落叶,去邀请小伙伴呢?(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指导朗读:热情好客)
C、红红的太阳
(出示课件)看到这雪景,听到这风声,小朋友,你感觉怎么样啊?
是啊,此时的'我们多么希望有个红红的太阳给我们带来温暖啊,谁愿意把这份温暖送给大家呢?(指导朗读)
D、彩色的太阳
春天是怎样的呢?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吧。美吗?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呢?(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指导朗读)还可以说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呢?
这四个太阳是谁画的呀?“我”为什么要画这四个太阳呢?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呢?你们谁来评评这个小画家?
四、生字书写指导。
五、齐读课文,进行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老师也想画个太阳,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老师想画个怎样的太阳吗?(生猜)老师最想画一个快乐的太阳(师简笔画),让这个充满快乐的太阳高高挂在我们英才学校的上空,使英才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能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六、布置作业:
回去画一个自己心中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