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柳林风声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柳林风声读后感 篇1
《柳林风声》是英国的肯尼斯。格雷厄姆亲笔写下的一本以动物为叙事主体的儿童小说。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柳林河边的鼹鼠、水老鼠、老獾、蛤蟆、水獭等许多动物间的快乐生活和历险的故事。主人公鼹鼠聪明善良,乐于助人,对蛤蟆的历险故事感到好奇。蛤蟆自高自大,喜欢自我吹嘘,因此付出了很多代价,最后知错就改。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蛤蟆先生》一文,讲了一只蛤蟆,死不悔改的故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野森林的奇遇》中的水老鼠,宽容真诚,我们也要做像他那样的人。《老獾先生》中的老欢,热心助人,还有任劳任怨的鼹鼠,也愿意帮助别人,并且肯动脑筋。这些品质都是我要学习的。
总之,读完《柳林风声》,我受益匪浅。生活中,我们不能像蛤蟆那样盲目自大,要学会谦虚,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我们也不能冲动,遇到紧急事情,要三思而后行;我们还要真诚待人,乐于助人,让社会多一份真、善、美。
柳林风声读后感 篇2
八月二十几日,我把暑假作业完成了,正愁着还有几天怎么过完署假,眼睛望来望去,突然看见了一本书,书名是《柳林风声》。
这本书是我上五年级时买来的课外书,一直都没看。处于无聊状态的我无奈的翻开了这本书,它是英国的格雷厄姆写的。格雷厄姆酷爱大自然,善于发现自然之美。所以他的小说写的自然是英国乡村生活的美丽画卷。书中刻画了四个性格迥异的拟人化的动物:恭顺的鼹鼠、聪明的河鼠、老成的獾,以及豪放不羁的蛤蟆。
刚开始介绍了鼹鼠结交新朋友河鼠,它们坐着船玩的十分开心,当它们谈的正开心的时候船装在了岸上,把河鼠摔了个四脚朝天。结交了河鼠后鼹鼠又探访了蛤蟆,见到了獾就这样它们在柳树林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一幅幅季节流转变化的乡村美景也在书中予以呈现,我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英国和平安宁生活。还有随季节变化发生在四个主人公身上的故事,又让我感受到柳林中萦绕的友谊与温暖。
《柳林风声》有别于一般的.童话,作者将有关人情世故的诙谐表述和富于童趣的描述糅合在一起,细细揣摩别有一番韵味。书中塑造的个性鲜明的动物形象,其实都是现实世界中孩子们的缩影,这种表现方式,更能深入人心。你也来读一读吧!
柳林风声读后感 篇3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奢侈浪费,有的勤俭节约,有的依靠父母才能过活,有的独立自主靠着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
本书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外形丑陋的癞蛤蟆不劳动,仅仅依靠祖传的家产过活。不仅如此,他还十分的挥霍浪费,一点也不节约,并且他很喜欢追求新奇的玩意儿,结果就上当受骗了,最终连家产也保不住。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幸好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有一群乐于助人的好朋友无私的帮助他,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把癞蛤蟆的家夺了回来。
读了这个故事,我获益匪浅。我们一定不能像癞蛤蟆一样好吃懒做,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更好的生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柳林风声读后感 篇4
这本书讲的是在大河边上居住的四个小动物—河鼠、鼹鼠、老獾、蟾蜍的生活以及他们中种种十分传奇的历险。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只要和朋友团结在一起就是胜利。
对这个道理,我可是深有体会。有一次,在班里,有一个同学写作业时一不小心把墨水瓶碰到了地上。顿时,墨水瓶变得七零八落,碎玻璃满地都是,而墨水呢,已经在地上变成了一条“小河”。那个同学如在油锅里的蚂蚁般急得团团转。同学们纷纷安慰他,并且拿起簸箕、拖把开始收拾卫生。拿簸箕的同学细心地用簸箕铲起玻璃;拿拖把的同学也把那条“小河”拖干净。于是,不出五分钟,污迹就消失不见了。
以前,我不懂这个“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总想一个人学好习。现在才知道学习要和别人分享。就像故事里的蟾蜍失去了蟾宫,和其它三个朋友团结在一起才夺回了蟾宫。
书中还有许多情节令我难以忘怀。比如:水獭的孩子丢了,河鼠和鼹鼠通过一晚上的苦苦找寻才找到了水獭的孩子—小胖。
《柳林风声》是本温情感人、曲折有趣、富含哲理的好书,它让我知道了许多道理。而且,它就像曹文轩所说的那样“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灿烂千阳,照耀我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