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托班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托班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1
一、目的:
借用万圣节活动,将英语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扩充学习领域,充实生活内涵。
二、主办单位:xx幼儿园
三、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 晚上6:00-8:00
四、实施对象:全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是项活动。
五、活动流程及内容:
1.英语歌表演
大班学生表演万圣节的歌曲〈Halloweeniscoming〉。
2.英语话剧表演
老师编排的.英语话剧,通过幽默热闹的话剧表演,使学生喜欢英语并乐于学习英语。
3.英语过关游戏活动
学生约四到五人一组,依老师的英语指示做出动作,内容皆为实用的教室英语,并搭配“老师说的游戏趣味在其中。
例如“standup!(学生跟着做)“Sitdown!
4.大小写配对
学生随机抽出三个大写字母,然后必须从二十六个小写字母中找出配对的字母,并念出其代表的英文单字。
例如.A-a-apple,B-b-bird,C-c-cat.
5.萝卜蹲
分组游玩,每个人娶一个英文的水果名,然后玩萝卜蹲,失误的要接受惩罚哦。
托班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2
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每当万圣节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参与者都打扮成各种各样“魔鬼”的.样子,一起参加万圣节庆典活动。活动中,每个孩子在做做玩玩中体验着“万圣节”。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万圣节节庆气氛的引导,让孩子感染跨国文化的异同处并藉由活动并制造机会让孩子可以适时的尽情调皮捣蛋.
二、活动准备
1、前期准备:给幼儿讲述“万圣节”的由来,鼓励家长带动幼儿做相关万圣节的服饰及面具。
2、环境布置:各种各样的面具。
3、活动准备:音响、话筒、音乐、主持稿、服装、地毯、奖品(糖果)、寻宝箱。
4、宣传准备:对外——发传单、贴广告、打社区电话对内——发通知。
三、人员分配
1、万圣节负责人:xxx
2、材料、资料:xxx
3、布置
环境布置:xxx
话剧:xxx
舞蹈走秀:xxx
4、音响、话筒、音乐、地毯:xxx
5、服装:有节目的教师自备
6、发奖品:xxx
7、奖品准备:xxx
8、主持稿:xxx
9、门口登记:xxx
10、道具准备:xxx
11、照相:xxx
12、打电话(社区):xxx
13、写广告:xxx
14、发传单:xxx
演出时间:8:20
四、活动流程
1、主持人介绍万圣节的含义。
2、教师开场舞蹈。
3、教师走秀,幼儿走秀(教师做出邀请的动作)。
4、教师话剧表演(万圣节的由来)。
5、孩子才艺展示(各种形式,孩子的才艺展示、家长的才艺展示均可)。
6、“万圣节”游戏:亲子游戏。
7、兔子舞结束音乐、面具(带动全园的孩子和家长)。
托班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让幼儿了解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的由来,感受西方文化,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2、锻炼幼儿大胆、勇敢,正确面对恐惧事物,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
3、通过一系列活动,感受万圣节的氛围,深刻体会到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时间:10月31日(星期五)全天,上午9:10正式开始。
三、活动地点:xx幼儿园操场,xx小区(“讨糖活动”)。
四、活动当天班级行事历安排:10月30日(周四)彩排。10月31日(周五)活动当天行事历:9:10活动正式开始,参与人员:全园师生。11:00上午活动结束。下午15:00正式开始,3、4、6、8、9班分别去到办公室、前台、保健室等区域进行闯关奖糖活动。(班主任负责组织,配班老师、生活老师协助)。2、7班小区“讨糖活动”(组织者:匡老师、袁老师。安全负责人:连点老师—黄园长、陈园长)
五、活动准备:
(一)万圣节环境创设:
1、环境创设时间:园前台及走廊,完成时间:10月20日(周一)。班级环创完成时间:10月24日(周五)
2、幼儿园前台、走廊和各班级进行万圣节的环境布置,烘托节日的氛围。
3、要求:万圣节前一星期可利用美术课或英语手工课带领孩子们做万圣节的面具、蜘蛛、南瓜灯等,并利用这些手工作品来装饰各班区域或幼儿园整体环境(如各园门口树上或门上挂上各式各样的面具或南瓜灯)。
4、万圣节前一星期利用宣传栏、主题板等形式宣传万圣节的来历。
5、制造万圣节情境,并适时播放音乐。音乐的选用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避免幼儿因此产生的恐惧心理,建议音乐选用欢快的、易于学唱的万圣节歌曲。
6、节日当天xx幼儿园大门外摆放x展架万圣节海报。负责人:xx
(二)班级:(万圣节知识了解:10月24—28日)
六、活动筹备及人员安排(各领域负责人):
1.活动准备:各班给小朋友准备装糖果的小袋子、幼儿的`化妆、幼儿人手一份的自备服装及道具(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2.班主任须知:
A.每班由班主任邀请义工家长制作万圣节道具。班级提前给幼儿练习T台秀,包括方阵、口号。
各班根据本班确定的密语游戏提前准备好所需器械。
B.班主任负责带动班级老师、幼儿自制万圣节相关道具,体现在班级区角,包括班级所属区域的环创。并积极在班群发送宣传活动信息。
C.在教室给幼儿播放认识万圣节的视频。给幼儿讲诉万圣节的相关信息及文化价值。
D.“讨糖活动”的2班和7班需要提前部署好环节,包括外出安全工作的分工、对幼儿的安全知识教育等。
E.提前告知幼儿家长,需要给自家孩子准备服装、道具(自行购买或自制),31上午交至班主任处。
F.活动后照片发自xx处,以便活动反思和总结。
G.中英文结合的PPT展示,给小朋友们介绍万圣节的相关信息。31日前完成。地名及英文参考:
伦敦鬼巴士(GhostBusTour)
1.London Underground伦敦地铁
2.Houses of Parliament英国国会大厦
3.Buckingham Palace白金汉宫
4.London Bridge伦敦桥
5.StPaul’s(StPaul’s Cathedral)圣保罗大教堂
x务必请班主任到教师群群共享下载万圣节活动方案,以便进行参考。
3.各班级内的游戏器械投放及布置:各班班主任。检查人:xx。红地毯(T台秀走地毯):xx
各班密语游戏器械准备:各班主任负责。
4.糖果准备:谢医生。
5.全园宣传:xx
6.现场主持人:xx老师
7.前台音乐、音响调控:xx(活动时在前台播放万圣节音乐)
8.10月27日下班前各班的教室布置到位,摆南瓜灯(手刻南瓜里面放蜡烛,家长自制)包括物品的摆放和音乐准备(音乐会在各教室电脑的桌面上)。
9.幼儿、教师换装及化妆:各班的班级老师
七、活动流程:
1、第一阶段活动行事历:9:00—9:30:各班化妆时间。9:30—10:00:各班T台秀展示。10:00—10:40:分班级进行的“鬼屋大冒险”、“鬼屋寻宝”等密语游戏。
2、第二阶段活动行事历:15:00—16:00:3、4、6、8、9班进行园内讨糖活动,区域必须是:各班教室、前台、保健室、厨房、保安室、园务办公室等。
(即由每班的班主任带队,配教老师、生活老师陪同去到各区域进行“不给糖就捣蛋”讨糖活动。)
3、2班和7班去xx小区进行“讨糖果游戏”。活动组织总负责人:匡老师和袁老师。安全总负责人:谢丹医生。安全监督员:黄园长、陈园长。策划小组:xx、xx。
4、全园统一闯关“密语”:Knock,knock,trick or treat.Who are you?I am aghost/spider.
附:
1、T台秀:按照运动会出场顺序,每班幼儿、教师人手道具、着万圣节服装,按运动会走红地毯方阵队列队形展示本班风采。
2、密语活动:分班级利用密语进到其他班级教室门口,后在教室内进行相应游戏,游戏类型按教研班主任确定的进行设计:“9班:勇闯蜘蛛网”、“4班:进入盘丝洞搭苹果(待定)”、“2班:呼拉圈套南瓜”、“6班:鬼屋寻宝”、“7班:顶气球”“3班:蒙眼击鼓”。
3、“鬼屋大冒险”:
班级的南瓜灯可放大厅进行展示
八、活动结束:
1、合影
2、集体打扫卫生
3、物品归位
托班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四月份,我们的活动主题是《和纸玩游戏》、《蔬菜派》两个主题,我们发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和纸相处的经验:从书籍、报纸、海报到面纸、纸杯、纸盒、纸箱等,纸——在幼儿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纸不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莫大的方便,也成为创作或者游戏的素材。在“和纸玩游戏”的主题课程中,我们让孩子从游戏中直接去感受纸的材质,并了解不同的纸各自具有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幼儿可以真正地和纸玩游戏,他们可以折一折、玩一玩、剪一剪、画一画、设计各式各样的纸质作品,平凡的纸将成为幼儿创作或游戏的素材,给予他们一片尽情想像的空间。
同时,我们正在开展“蔬菜派”的主题活动,收集了许多的蔬菜水果,在区角中也切合蔬果的主题,引领孩子来到蔬果的王国,和孩子们一起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角色尝试等方式建构起对蔬果的全新知觉,培养他们自己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从内心深处对蔬果喜爱,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区角名称:
1、美工区——创意服装秀
2、手工区——创意纸坊
3、益智区———蔬果对对碰
4、健康区——投球乐
5、角色区——农家乐
6、操作区——蔬果沙拉吧
三、区角活动目标:
区角活动给孩子提供一个创意的空间、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区角活动,唤起孩子及成人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及废物再创造的能力。
1、美工区——创意服装秀:
(1)利用各种废旧纸材料,并尝试设计纸质服装。
(2)发展想象力,变废为宝,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激发幼儿对美工区活动的兴趣,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4)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精神。
(5)教育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操作卫生习惯及良好的收拾习惯。
2、手工区——创意纸坊
(1)根据主题进行剪纸、创意拼贴,注意色彩深浅的搭配。
(2)能够积极大胆的尝试剪出各种形状,体验想象神奇的乐趣。
(3)运用已经剪出的各种形状,进行创意拼贴,制作纸筒画,体验想象、拼贴的乐趣。
(4)愿意与同伴合作进行剪纸或创意拼贴,培养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
3、益智区———蔬果对对碰
1)通过相同蔬果卡片对对碰、点数对对碰的形式,激发幼儿对蔬果和数学学习、探索的兴趣,提高辨别能力、判断与空间知觉能力。
2)愿意与他人合作,共同交流分享,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4、健康区——投球乐
1)尝试对着纸箱上的大洞、小洞进行投掷活动,发展幼儿的目测能力力。
2)在投掷和躲闪中锻炼动作的灵敏性。
3)遵守游戏规则,努力投准目标,体验参与游戏的乐趣。
5、角色区——农家乐
1)对角色区的活动材料感兴趣,会正确操作和摆弄,乐意开展角色游戏。
2)活动中能热情主动地和同伴交往,和同伴共同协商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3)学习独立地、较有秩序地收拾、摆放玩具及活动材料。
6、操作区——蔬果沙拉吧
1)让幼儿在自主选择、操作的过程中探索蔬果的秘密,敢于亲自动手尝试制作蔬果沙拉。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3)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分享同伴的美食,培养幼儿对蔬果的喜爱之情。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沟通交往能力。
四、区角设置说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为此,我们在中班创设了紧密结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区角活动。在教室外走廊里,教师布置的大大小小的彩绘纸盘、奇形怪状的纸筒拼贴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在这种文化背景的渲染下,孩子们的参与兴趣非常浓厚。在美工区——创意服装秀和手工区——创意纸坊里,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具有自己思想的作品。在益智区里,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带有蔬果卡片和圆点的转盘,还有棋盘和蔬果卡片,孩子们在转动转盘、寻找对应的数字的那一刻,在充满探索的眼光中掀开卡片的一瞬间,充满了快乐和新奇,快乐之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一串辣椒、一把大蒜、一张竹扁,一份小小的精致的菜单、一组别致的桌椅,大红的福字,无处不充盈着弄、农家菜馆的乡土风味,孩子们一袭蓝印花布的装扮,带领我们走进了温馨的“农家乐”。一个个白色的餐盘、一份份塑料刀叉,一双双卫生手套,一盘盘新鲜的蔬果,孩子们在动手制作蔬果拼盘的过程中,体会了制作的乐趣。总之,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主动参与、好奇好问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幼儿的表现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五、材料投放说明:
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目标性和探究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前提。由于区角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为此我们在安全、无毒、易于操作的前提下,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操作材料:
1、美工区——创意服装秀
主要投放材料:各种报纸、挂历纸、广告纸、彩色花布、海绵纸、卡纸、即时贴、双面胶、剪刀
2、手工区——创意纸坊
主要投放材料:长方形白色卡纸人手一份、皱纹纸、各色即时贴、双面胶若干、剪刀
3、益智区———蔬果对对碰
主要投放材料:利用废旧KT板制作的棋盘、双层转盘各两组;自制正方形蔬果卡片、圆点、1——7梯形数字卡各两组
4、健康区——投球乐
主要投放材料:废旧大纸箱两个,预先在两组纸箱和KT板上挖出直径40厘米大洞和直径15厘米小洞4-6个、皮球若干;用丝袜、海绵、泡沫自制小球若干
5、角色区——农家乐
主要投放材料:各种自制的蔬菜,纸盘、幼儿用的厨师帽、围裙,服务员头饰、围裙、餐盘、点菜单、纸币、小纸盒做的台秤和计算器、桌布、一次性筷子
6、操作区——蔬果沙拉吧
主要投放材料:各种新鲜的蔬果实物,沙拉酱,果盘、小塑料盘,塑料齿切刀,沙拉成品,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塑料手套等
六、游戏规则:
1、美工区、手工区游戏规则:
1)游戏前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并注意游戏中的安全。
2)不影响同伴并积极参与游戏,愿意与同伴交流。
3)根据要求需要与同伴相互合作商讨。
4)游戏后要将物品整理好。
3、益智区———蔬果对对碰游戏规则:
1)每组游戏两名幼儿参加,一人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的时候,两人一起数圆点的个数,找出梯形数卡,放在空格处。拿出数卡,继续下一轮游戏。
2)两名幼儿一起摆放蔬果卡片(反面朝上),每人各三排摆完后,两人同时按从下往上的顺序翻开卡片,翻到相同的卡片就拿起,先拿完者获胜。
4、健康区——投球乐游戏规则:
1)教师组织好幼儿排队,不互相拥挤,防止球撞到幼儿。
2)适当提醒幼儿投球的距离不要过近、站在起点线上。
5、角色区、操作区游戏规则:
1)幼儿自由分配游戏角色,积极参与并融入到游戏活动之中。
2)模仿服务员、收银员、厨师、顾客等角色的语言和社会交往情感的表达。
七、入区活动标志设计说明:
“入区活动标志”像一位不说话的小老师,默默地发挥着它在进区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入区活动标志的启发,幼儿可以自主、有序地进区,还可以避免由于幼儿拥挤而引起的争执和矛盾。不同的标志表示不同的区角,这样他们不仅体验了自主选择区域的感受,而且也调整了其他幼儿的重复选择,确保了区域活动的有序性。
1、美工区、手工区
入区活动标志设计:爱心卡上面贴有一把小剪刀,表示自己动手设计剪裁
2、益智区———蔬菜对对碰
入区活动标志设计:爱心卡上面贴有三角形标记,表示益智区
3、健康区——投球乐
入区活动标志:爱心卡上贴有圆形球的标记,表示跟球有关的体育健康活动
4、角色区——农家乐
入区活动标志设计:爱心卡上贴有鱼的标记,表示跟吃饭有关的角色区游戏活动
5、操作区——蔬果沙拉吧
入区活动标志设计:爱心卡上贴有苹果的标记,表示跟蔬果有关的活动
八、游戏指导
《纲要》指出:“教师在游戏中要发挥观察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作用,正确处理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注意角色身份的转换。”在区角主题产生中,老师是发现者、参与者;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是启发者、引导者,通过与幼儿的讨论,教师来激发幼儿创造性和分享游戏经验带来的快乐,并了解幼儿的情况,为幼儿提供适时的帮助。
1、美工区——小小服装设计师
在这个区角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教师以同伴的身份融入到了里面,我们提示幼儿两个同伴可以互相合作,在身上比试一下大小。还可以在挖洞(袖口)时先把服装贴在身上,再用水彩笔做记号,然后再剪开,以免洞口太大或太小。在活动之前,幼儿都不会说出很多衣服的样式或图案设计,通过区角活动的开设,孩子们丰富了对服装款式的感知,了解了颜色和图案的适当搭配,同时,对衣服适合谁穿也有了新的认识,总之,孩子们的服装审美观点明显增强。
2、手工区——创意纸坊
在这个区角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白色卡纸,皱纹纸、即时贴、亮光纸、小剪刀等材料,分为两个小组,一组是剪窗花,一组是在白卡纸上运用现有材料设计自己喜欢的纸筒画,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作品大胆富有创意。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剪出各种形状和线条,通过拼贴、叠加、线条的交错等来增加作品的立体感、延伸感和层次感,画面色彩明亮、动感十足,表现孩子眼中物体平面与立体的结合、景色和物体的融合。这组区角不需要老师的示范、更不需要老师在一旁反复叮咛,经验成为孩子继续游戏的指导老师,孩子们自乐其中。
3、益智区———蔬菜对对碰
进行益智区活动的时候,我注意到幼儿刚刚参与游戏的时候,兴趣很浓厚,他们喜欢挑战,可一旦遇到困难时,他们又容易放弃或转移活动。经过教师的不断鼓励和提示,幼儿熟悉了蔬果对对碰的玩法,越来越有兴趣,对点数的配合能够准确无误了。
4、健康区——投球乐
在健康区角活动中,因为投球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健康运动,所以教师不需要太多的指导,幼儿间自由的互动交流着。这样的交流很多时候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益于幼儿的自我成长。如本组游戏中,马慧轩小朋友总是因为力度不够,不能把球投入大纸箱中,一旁的秦邵伦便善意指出她的错误并直接帮她投入,而马慧轩却执意要自己来完成,热心的秦邵伦只好不时地提醒她。我在此过程中,除了关注,没有任何介入。我认为,这时采取保持沉默的策略是最好的,因为幼儿间交流所用的语言是彼此间最能理解的语言。且这样的交流所具有的效果是教师的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它不仅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起到了一种支持的作用,并且还助长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5、角色区——农家乐
对幼儿而言,角色游戏是真实的生活和想象的统一,生活的真实为幼儿的游戏表现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放任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不真实和幼儿稚嫩的行为,儿童可以自由地游走在现实与想象中。所以,要指导好角色游戏,教师就要深入游戏参加游戏,以角色身份参加游戏、指导游戏,这是最有效、最自然,也
是最受儿童喜欢的指导方法。在农家乐这个角色游戏过程中,我们教师一直陪在老板身边,充当老板的副手,利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机智、灵活地指导着游戏,让农家乐饭馆里面其乐融融,厨师不停地翻炒,忙个不停,顾客吃的津津有味,服务员彬彬有礼,使幼儿游戏的水平不断地提高。
6、操作区——蔬果沙拉吧
有的吃有的玩,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形式,在蔬果沙拉吧里,小朋友们忙得不亦乐乎,“顾客”饶有兴趣的点餐,操作区的“员工”带着卫生手套,为顾客做着各种蔬果拼盘,“顾客”们带着微笑吃着蔬果沙拉,这组孩子特别兴奋,因为他们真的在品尝,不时还能听到小朋友们相互交流,哪种水果好吃,哪种蔬菜颜色漂亮,小朋友们真正融入到游戏中了,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