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平移课件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平移课件(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平移课件 篇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生活中有特点的图形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97页“回顾与交流”情境图。
观察上面的图形,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1)图A是轴对称图形吗?
(2)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2?
(3)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3?要得到图4呢?试一试。
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进行汇报。
预设
生1:图A是轴对称图形。
生2:图1中图A经过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图2。
生3:图1中图A经过旋转和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图3。
生4:图1中图A经过旋转和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图4。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情境图中不仅包含了平移知识,还有旋转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复习。(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回顾与整理
1.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预设
生1:物体沿着直线方向运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
生2: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旋转。
2.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提问:观察情境图,请根据图1变换成图2的过程说说平移有怎样的特征。(小组讨论)
生:平移不改变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只改变原图形的位置。
(2)提问:观察情境图,请根据图1变换成图3的过程说说旋转有怎样的特征。(小组讨论)
生:图A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只是图形的方向改变了。
3.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预设
生1:电梯的上下运动是平移现象。
生2:方向盘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
4.用平移和旋转作图。
(1)用平移作图。
①提问:继续观察图1变换成图2的过程,图1中图A是如何经过平移变换得到图2的?用平移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学生观察图形的变换过程,并在小组内讨论用平移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讨论结果:向下平移了3格。
②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用平移作图的步骤和方法:
a.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b.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c.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离平移各个关键点。
d.按原图形顺次连接各个关键点,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2)用旋转作图。
①提问:继续观察图1变换成图3的过程,图1中图A是如何经过旋转变换成图3的?用旋转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学生观察图形的变换过程,并在小组内讨论用旋转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平移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2. 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和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具体的学习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教学难点:平移距离,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小房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猜一猜今天侯老师是怎么来上班的吗?能说一说平时你是怎样来上学的吗?(学生交流)
小结:步行、骑车、坐汽车时人和车的移动都是一种运动,谁知道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也在运动?(学生举例)
二、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1、体会平移和旋转
师:下面是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段录像。
要求1)请同学们边看边用手势表示出它们的运动方式。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课件播放:电梯、火车、风扇叶片、螺旋桨等物体的运动录像。)
师: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
师:像电梯、火车这样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这样的运动是旋转。(板书:平移、旋转)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移和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把课题补充完整)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1)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物体 “平移”和“旋转”的两种运动方式,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平移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旋转的物体又是如何运动的呢?
(2)现在请大家站起来,用自己的动作尽情表演平移与旋转。
(3)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吗?出示判断第25页“想想做做”第1题)
(4)是平移的在图下面画“—”,是旋转的画“○”,教师巡视。
(5)谁愿意把自己的判断结果给大家汇报一下。
(6)你们判断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看。(电脑按顺序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如推拉窗时,窗户的运动是平移;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是平移……)
3、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平移或旋转现象?(在小组里说一说,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
三、合作探究平移方法。
1、探究方法。
(1)电脑出示:小房子平移图。小房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平移)
(虚线图形表示小房子原来的位置;实线图形表示小房子平移后的位置;这个剪头表示运动的方向。)
(2)通过看图,你知道小房子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那么到底是平移几格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
小组合作,拿出小房子卡片,在方格图上移一移,看平移了几格。
学生拿出卡片操作,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得出的结果。
(3)观察讨论:小房图上的每个点分别向右平移了几格?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个点平移的距离都一样,都和整个图形平移的距离相同。那么要判断一个图形向哪边平移了几格我们只要先找出这个图形中的一个点,看这个点向哪边平移了几格,那么整个图形也就向哪边平移了几格。
3. 练习。
师:请打开书翻到第24页,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判断金鱼图和火箭图分别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共同校对)
师:观察这三组图形,在平移前与平移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结:物体或图形在平移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和形状以及图形自身的方向都没有变。人们利用这些特征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大事呢。让我们看一段录像吧。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发言
四、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师:平移的力量可真大啊,提出这种想法的工程师们更是了不起。今天我们也来当一会小小工程师吧。
1、出示三角形:你能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吗?学生先自主尝试在书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2、用自已喜欢的方法完成“试一试2”。
学生自己画一画,同桌交流检查。
五、总结方法,走进生活。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平移与旋转”的世界。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就让我们借助平移与旋转的力量,一起走进生活,走进数学吧。
六、自选作业,课外延伸。
1、“想想做做”第4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小学平移课件 篇3
小学平移课件(通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平移课件,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平移课件 篇4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实例,使同学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同学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是坐汽车到学校来的,平时你们是怎么到学校来上学的呢?(走、乘汽车、摩托车、自行车┅┅)
像人在行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在行驶,我们都可以说成它们在运动。
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或人在运动?
小结:是啊,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在运动。今天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运动时的录像。请你看看它们是怎么运动的,你也可以一边看,一边跟着做做动作。
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1.分类、感知:
(1)依次出示6个运动的画面(火车、电梯、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缆车、钟外表指针的运动)。
(2)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现象,给它们分分类吗?
(3)前后4人为一小组,在小组里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4)交流。
(5)小结:像火车、电梯、缆车这样的运动叫平移,物体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像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上的指针它们这样的运动叫旋转。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平移或旋转现象呢?。
小结: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还是很多的。
2.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现象。
(1)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物体运动时拍下来的照片,请你先跟着模仿做照片上的动作,一边做,一边想一想这个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依次出示9个平移或旋转运动的照片)
(2)现在老师把刚才的照片再重放一遍,你认为是平移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举掌);你认为是旋转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握拳)
(3)(放课件)生做动作。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是平移,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是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