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介绍自己的书包的外形、重量等,指导关注自己的书包,引发对书包的问题思考。
【教学重点】
了解书包的重量、样式、品牌、价格、整洁度、使用上的优点等
【教学难点】
整理书包的方法:按科目把书分类装还是按书本的大小分类装等。
【教学准备】
学生的书包。
【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与提问――认识你们的书包
1、书包里的东西该如何摆放?这个看似浅显的问题却是学生经常忽视的,所以要提示学生明确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要靠平时积累。可以让同学们找找看看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请他介绍一下经验。
2、书包的结构怎样?比如:是斜挎式还是背包式;挎着或背着是否舒服;书包有多少格;你的书包能否装下自己大小不同的书;外观是否漂亮等。
3、你对自己的书包的颜色有什么看法?比如:是否喜欢自己书包的颜色、这样的颜色由什么好处等。
二、学生活动与体验――认识我们的书包
1、小组合作:拟定认识书包的方法和步骤-----计划。
2、汇报拟定的步骤。每组选一个同学汇报拟定的计划,再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计划是否行得通,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改进。
3、共同讨论研究每项活动的具体措施:
怎样调查书包的重量:自己称、请别人帮忙称。
怎样调查书包的品牌:问、看标签、查资料。
4、制作调查表:
5、分小组进行调查活动
让学生敞开思路,细心观察,亲自实践,养成习惯。通过认识我们的书包的相关活动来调查了解同学们书包的重量、样式、品牌、价格、整洁度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发现问题的环节,通过称重量来体会书包重量与良好生活及学习习惯的关系,从观察书包的摆放、书包的整洁度,审视自身的生活习惯等,目的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探讨书包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亲历活动的过程,增强其生活体验,促其感悟升华。并由此引发学生对书包的进一步研究,继续研究书包的学问。
三、教师指导
1、介绍书包的环节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一定先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有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过程。
2、小探究活动的开展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活动余地,提倡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占有资料,可以先交流一下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3、指导学生制作调查表。先明确要调查的项目、再更具需要设计表格。
4、分析研究结果。分析了解书包与健康的关系的基本常识,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兴趣。
5、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教师可以提供案例,也可以通过交流互相借鉴。
四、整理调查结果
1、分小组汇报调查的结果。
2、指导学生根据各小组的结果写出关于“我的书包”的调查的整体结果。
3、展示调查结果。
【教学反思】
1、小学生书包为什么越来越大?
2、小学生书包为什么越来越重?
3、怎样解决小学生书包为什么越来越大、越来越重问题?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立纸花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制作立纸花的整体步骤;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姑娘来了,到处开满了鲜花,你们觉得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立纸花,我们可以用这美丽的立纸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的气息。出示课题:“立纸花”。
二、新授
1、介绍制作立纸花的整个步骤
(1)~(4)将各部件切割、划痕,粘贴后折叠。
(5)~(6)用做好的多个
单元组合出各种形状。
(7)完成图。
2、学生动手操作
(1)可以独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制作立纸花的步骤是什么?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与人交往中的基本礼仪。
能力目标: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掌握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交往过程中基本的礼仪和技巧的作用,并坚持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通过本次活动课,使学生对课间午间休息时需注意的文明礼貌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体会课间文明的重要性。在日常课间活动中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准备好教室布置,板书设计。
2、收集礼貌用语和平时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3、准备好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同学们,听,那丁零零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多么令人向往的课间十分钟,我们几乎每天都有五、六个的课间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我们都该做些什么,应该注意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现在请看
二、对对碰
(一)观看课件,明白事理
1、下课啦,这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好不好?
2、再看看,这位同学这样下楼梯?
3、这样荡秋千?
4、接着看,怎么样?
5、刚才那些都不对,那课间这样的游戏能玩吗?
6、我们在教室里能这样玩吗?(学生交流想法)
(二)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不该玩的游戏,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人走过之处又都留下了什么呢?
(课件)脚印,垃圾,水龙头没关,墙壁破损。
(三)平时课间十分钟,你会玩什么游戏?
我们在课间到底能干什么呀?到底哪些活动才是适合我们玩的呀?
讨论交流:课间可以玩的游戏。
(四)大家看看可以玩的游戏
有意义的课间游戏能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交流想法)
(五)那我们在做游戏时要注意什么?
还有要补充的吗?
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在课间,午间,可以做哪些活动?
(学生讨论,汇报)
(六)下面,请同学们议一议在教室里、楼道里应该注意哪些礼仪?
1、教室
2、楼道
我们学校人这么多,交往也很多,怎样才能让大家和睦相处呢?
这时,就需要同学们时常用上文明用语。请看,我们常用的文明用语有哪些呢?
(七)讨论交流课间文明用语
刚才同学说的真是热闹,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为了让大家学到更多的课间文明用语,让我们一起来请教一下大屏幕上的礼仪小博士吧!
1、出示课间文明用语。(学生轮读,自学)
2、你从礼仪小博士那里学到了什么课间文明用语呢?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学礼仪,用礼仪、要重言,更重行”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吧!
三、学礼仪,更重行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那我们遇到实际问题该怎样做呢?
说一说
1、下课了,你在教室里玩,由于不小心,把墨汁弄到同学衣服上,你怎么办?
2、你在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同学撞倒了,这是你该怎么办?
3、你借了同学的东西后,要把东西还给同学时:你应该怎么说?
四、自测,提高认识
刚才同学们都表现不错。那现在我们来测一测:你是文明人吗?
五、总结升华
课间休息是从上一堂课转向下一堂课的一种过渡,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疲劳的身心得到恢复,以便精神百倍的、更好的学习。同学们,下课铃声真的就要来啦,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学生唱《哦,课间十分钟》)
现在,同学们好像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轻松轻松,想看一看蓝天,想吹一吹清风,想摸一摸皮球。那我们在活动时就要做到注意安全,讲究卫生,文明礼让,让我们共和谐课间。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卡车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制作卡车的整体步骤;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制作磁悬浮列车,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卡车,出示课题:“卡车”。
二、新授
1、介绍制作卡车的整个步骤
(1)剪下各部件,按折线折叠、粘贴车身。
(2)~(3)制作车轮,用牙签代轴将车轮固定在车身上。
2、学生动手操作
(1)可以独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制作卡车的步骤是什么?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了解冬至节相关信息,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制定方案,按方案进行调查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并感受到探究与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 听音乐《喜洋洋》,谈感受。
(1)对冬至节,我们也许很陌生。瞧,现在已入年末,新年一天天临近,能谈谈你对冬至节的了解吗?
(2)想进一步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吗?想了解哪些内容呢?
生答,归纳,形成主题。
▲冬至节的起源
冬至节起源于什么时候,有关的传说,最早的形式、古代人们怎样迎新年。
▲习俗
传统习俗有哪些、这些习俗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少数民族迎新年习俗、外国人怎样迎新年?
▲歌曲
中外新年歌、曲有哪些,歌曲有何特点,有关歌曲创作故事
▲春节诗词、春联
与春节有关的诗词、春联有哪些,它们的寓意是什么,与之相关的故事
▲现代过年的新变化
现代人怎样看待春节,怎样过春节,通过与过去的对比,预测以后的年会怎么过,你愿意怎样过春节?
2、 欢欣鼓舞,喜迎新春,多热闹呀!在我国,想这样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春节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追溯中国传统节日无异于挖掘一份珍贵的文化宝藏,解读一部意味无穷的长卷,品味一坛愈久弥新的老酒。今天,我们以冬至节为例,来深入研究我国另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
3、 根据你已有经验,你认为怎样进行研究最有效、最科学呢?
生汇报
1) 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确定目标、步骤,使活动不盲目)
2) 小组合理分工,团结协作(针对个人特长合理分工,树立主人翁意识)
3) 采用有效的研究途径(实地调查、参观访问、问卷调查、上网、查阅书籍、亲身实践、
4) 对所得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合理增删、归类、排列组织、融合)
三、分组,制定方案。
1、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成立自己的课题研究小组,并选出组长。(学生自主分配,教师适当调整。)
2、各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友情提示:
(1)在本组课题中,你们打算研究哪些方面?
(2)你们打算怎样去研究?具体时间和人员如何安排?
(3)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哪些准备?
(4)小组合作: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参考所提供的表格)。
师巡回指导、建议。
四、集体交流:交流、评价各组方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评价方向:
1) 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2) 小组组员是否全体参与,分工是否合理。
3) 研究途径是否科学、高效。
4) 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高效。
5) 方案是否全面细致,考虑周全。
五、针对各组情况讨论修改。
六、分组行动:各组按照方案开展实施。(方案也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