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课文两只小狮子的教案

2025/09/07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课文两只小狮子的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两只小狮子的教案 篇1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两只小狮子不同行为的比较和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不依赖他人、能独立生活的本领。在教学设计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1、教给方法,自主经历读书过程。为了帮助学生过好认读关,真正让学生经历读书过程,在教学中,给学生建立阅读常规:圈出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等。

2、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认读过程。同桌共同“登山”认读生字词,使学生在合作中互通信息,互助学习。既避免识字的枯燥,又初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3、以读代讲,自主探究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通过观察、表演、朗读等途径来学习感悟课文语言,积累词语。

4、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定教,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课题

1.猜谜语:头发乱蓬蓬,样子很威风,开口一声吼,野兽四处奔。

2.板书:狮子(读准平翘舌音和轻声 想办法记住“狮”的字形)

3.这节课我们就要去认识两只小狮子(把课题补充完整)

齐读课题

二、充分朗读,整体感知

这两只小狮子呀,虽然是同一只狮子妈妈生的,可它们的表现却完全不一样哦。想知道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1.鼓励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用“~~~"划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攻克难读的句子.

⑴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 ▲ ▲▲▲ ▲ ▲ ▲

(随机教学句中的生字:a、形声字归类 狮 整 扑 咬 苦

b、想办法记住“滚“字形 )

⑵ 一棵小树问懒狮子:“你怎么不学点儿本领啊?”

(指导读好“学点儿”的儿化音,以及疑问的语气。)

……

3.“登山当狮子王”

这次我们可要同桌俩人一起合作,你读一个,他读一个,都读对了才算爬上山顶,当上狮子王!

⑴ 自由练习,同桌互帮。

⑵ 抽几组同桌读 全班一起“登山”。

4.咱们班的小朋友都成了狮子王,那故事中的两只小狮子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谁能用文中的两个词来说说?(板书:刻苦 懒洋洋)

三、 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小朋友们想先去认识哪只小狮子?

方案㈠:重点研读刻苦的狮子

1.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只"刻苦"的狮子?

出示句子: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⑴ 这只小狮子刻苦练习哪些功呢?(滚、扑、撕、咬 )指名演一演这些动作。

⑵ 小狮子每天只是练习一小会儿吗?从哪个词体会到它是一天到晚地练习?(整天)

⑶ 想想小狮子一天到晚地这么练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它的脚可能会蹭破皮;它可能会练得满头大汗……)

是啊!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头顶上,小狮子的脸上身上全是汗水,冬天北风呼呼地吹着,别的小动物都躲在被窝里不出来,而它却冒着严寒坚持练功。这就是“刻苦”。

⑷ 把自己感受到的读一读。

2.正当勤狮子在刻苦地练习时,另一只却在干嘛呢?

出示句子: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做。

⑴(出示课文插图1)在图中找找哪只是刻苦的小狮子,哪只是懒洋洋的小狮子,并说说理由。

(懒狮子手枕着头,翘着二郎腿,闭着眼睛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悠闲地还在尾巴上扎个蝴蝶结)

⑵让我们学着懒狮子的样子做一做。

⑶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小狮子的“懒洋洋”。

3.选择一只自己感兴趣的小狮子分角色表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你想对两只小狮子说点什么吗?

方案㈡:重点研读懒洋洋的狮子

文中哪些句子也可以看出懒狮子的“懒”?

1.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做。

⑴(出示课文插图1)在图中找找哪只是懒洋洋的小狮子,说说理由。

(懒狮子手枕着头,翘着二郎腿,闭着眼睛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悠闲地还在尾巴上扎个蝴蝶结)

⑵让我们学着懒狮子的样子做一做。

⑶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小狮子的“懒洋洋”。

2.懒狮子抬起头来,慢吞吞地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

⑴看老师在——(慢吞吞地走),有的小朋友吃饭吃得——慢吞吞的。那“慢吞吞”地说又是怎么说的呢?

⑵自由练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想想怎样把懒狮子的特点读出来。

⑶指名读 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3.懒狮子说:“我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

⑴教师范读(加上动作:拍拍胸脯,竖竖大拇指,神气地抬起头……)

⑵此时的懒狮子你觉着是在怎样地说?(神气、得意洋洋……)

⑶我们加上动作表情来表现出此时的懒狮子。(表演读)

4.老师是小树,你们就是这只懒洋洋的`小狮子,我们来对着读。(分角色读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

四、 拓展延伸

1.如果懒狮子整天晒太阳,不去练功,长此下去,它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2.狮子妈妈听了它的话可着急了,对它说:“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那怎样做才算是一只真正的狮子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练”“习”。

2.观察“练”“习”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交流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地方。

3.在书中描红,边描边记住字形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在田字格中试写一个。

5.同桌互相评价,写得好的在旁边打个五角星,不够好的同桌帮着指出不足的地方。

6.根据同桌提出的建议再在田字格中写一个,争取比前一个写得更好。

课文两只小狮子的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7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通过两只小狮于学习本领时不同行为的比较和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本文篇幅较长,表现形式以对话为主。学生分析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学生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说,在这方面,学生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欲望。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

2.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3.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中感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

2.积累ABB型的叠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明白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狮子捕杀猎物的镜头。

【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其直观地感受到狮子的捕猎生活需要哪些本领。】

二、开火车领读字卡。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一、二自然段,思考两只小狮子学本领时有什么不同表现。

2.自由汇报。

3.让学生做动作理解懒洋洋一词,再读读相关语句。

【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达到使其理解词语的目的。】

四、合作探究学习三至七自然段,读中感悟,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1.同桌分角色朗读三至七段,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该怎么读,并探讨可以给这些角色设计什么样的动作。

2.合作表演。

3.学生评价表演,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表演添加过提示语后的课文片断:

小树(抚摸着小狮子的头,好奇地/关心地)说:你怎么不学点本领啊?

小树(奇怪地)说:那你以后怎么样生活呢?

懒狮子(拍着胸脯、翘着大拇指,得意洋洋地/骄傲地)说:我爸爸和妈

妈是林中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

这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她(亲切地/严肃地)说:孩子,将来我们老了,

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

教师在原文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合理建议记录下来,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以读为主,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去体会不同的语气,设计

不同的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积累ABB型的叠词。

学生说到慢吞吞或懒洋洋这样的.提示语时,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积累,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叠词,并读一读。

五、扩展活动──引导学生续编故事。

1.同桌合作探讨,续编故事。

2.自由汇报。

3.通过续编的故事,说说自己喜欢哪只狮子。

【发散思维,让学生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渗透思想教育。】

六、再次巩固生字。

学生把课前拿到的小词卡贴在挂图的相应位置上并带读。

七、指导写练、习两字。

四人小组互相评价。

你认为哪个字你写得很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自己写的字。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

八、每日一积累。

让学生从本课中找到喜欢的词句,并记住它。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课都让学生去发现好词、好句,并记住它们,既可以在日积月累中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养成时时积累、事事积累的好习惯。课后反思

真是没有想到!课堂中,学生能把这样长的一篇课文读得津津有味。想一想,是有原因的。

这节课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给原文添加提示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了不同的动作,给对话加上了不同的语气词,课文在他们的感悟中变成了童话剧,学生读得有趣、读得有味。面对自己再创造的成果,学生读起来怎么会没有兴趣呢?这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添加提示语有利于指导朗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总是苦于朗读指导不得法。但通过这一课的实践,我发现,学生见到一些提示语后,会自然而然地去感悟这些语气。比如,我在狮子妈妈说这一句中填写了亲切地一词,学生自己就开始体会妈妈说话时和蔼可亲的态度,并且在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这种情感。

另外,我意外地发现,添加提示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词汇。真可谓一箭三雕!

如此看来,在教学中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真的能悟出好多东西呢!

课文两只小狮子的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词,会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个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不应该依赖父母生活,而应从小就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道理。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懒狮子说的话,了解其不练功的原因,理解狮子妈妈说的话中所讲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幻灯片,小黑板写狮子妈妈的话。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教学内容:

读准生字读音,理解字词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狮子吗?你知道狮子有哪些特点?(凶猛,食肉,林中之王)

2、今天我们学习14课《两只小狮子》,看看这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二、初读课文

1、读准课文生字字音,读通全文,标了出自然段。

2、开火车读生字卡片。(例:kē棵),齐读词语卡片。

3、逐段朗读课文。

4、再齐读课文。

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他们的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有哪点有共同点?

3、这只狮子为什么会这么懒?读3-6自然段。

(1)小树向懒狮子提出了哪两个问题?“练功”是什么意思?(锻炼本领)读出奇怪的语气。

(2)懒狮子是怎样回答的?“那苦头”指的什么?说明什么?(怕苦)它认为什么是吃苦头?它说这话时什么语气?慢吞吞说明什么?谁来试读?

(3)懒狮子不练功,以后怎样生活呢?它自己是怎样想的?(读懒狮子的第二句话)“凭着”是什么意思?靠谁呢?它父母有什么本领?它父母有什么地位?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想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4)为什么会这样?(炫耀……)

(5)它会生活得好吗?为什么?

5、狮子妈妈是怎样教育懒狮子的?读第七段,把妈妈说的话勾下来。

(1)妈妈一共讲了几句话?

(2)抽读第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谁可靠,只有靠自己)

(3)要靠自己该怎么做?读第二句。“也”是什么意思?跟谁一样该苦练功?"应该"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这样说?(让他向勤狮子学习克服怕苦的`思想)

(4)妈妈还告诉懒狮子什么?真正的狮子是怎样的狮子。(有独立生活能力,像父母一样做林中之王)。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只有刻苦……学会生活的本领,才……)。

6、这刻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小应该刻苦锻炼生活能力,不应该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7、小学生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应该学会哪些本领?

课文两只小狮子的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12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总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进行识字教学,了解“刻苦、懒洋洋”等词的意思。弄清懒狮子的不练功的原因,读懂狮子妈妈的话。

难点:有些生字音不容易读准,有些生字的字形易与熟字混淆。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

1.出示狮子彩色图画。问:这是什么动物?(狮子)狮子是一种可厉害的动物啦,大家称它为森林之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狮子的课文:(板书课题:23

两只小狮子)学生读课题。

3.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两只小狮子的什么事呢?请大家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的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词、句注意读边贯,不读破。

3.开火车分段请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对照前面读书要求,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

三、导读课文

1.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可一点儿都不一样。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第二段,把讲它们不同表现的词句圈画下来,再读一读。

2.学生汇报圈画的词,教师指导理解词语,练习朗读这两句话。

(1)整天,换词理解就是——每天从早到晚。

(2)滚、扑、撕、咬:可让学生看插图,做做动作、手势理解这样做很辛苦。

(3)从上面所讲的词语可以看出,一只小狮子刻苦。练习朗读这句话。

(4)懒洋洋:可让学生结合第一幅插图上懒狮子的样子:跷着二郎腿,闭目养神,晒着太阳,然后练习朗读这句话。

3.这只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呢?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三到六段。其他同学注意听,准备评价后再朗读。教师在评议中相机进行词句训练。

(1)练功:狮子“练功”,就是指做什么?联系“滚、扑、咬”理解。

(2)读第四段可以联系“慢吞吞”和句尾的感叹号指导朗读。

(3)第六段可以让学生模仿第二幅图上小狮子的`动作、神态来练习朗读。

4.懒狮子说的话对吗?听老师读第七段,想一想:

(1)懒狮子想靠谁?爸爸妈妈老了,不在了,要靠谁呢?(要靠自己)

(2)所以妈妈说——你也┅┅(学生接读)

(3)看看第三幅图上妈妈的神态,指导学生练习朗读第七段。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看第三幅图上小狮子的表情,想一想:小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会怎么想,怎么做?课后讨论讨论,编编故事,过几天我们开个故事会。

二、指导识字、写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分析记忆“刻、苦、阳、功、抬”几个生字。重点指导“练、谁”两个字。“练”,右边不要写成“东”。“谁”,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完成课后练习2,先观察范字,再描红、临写。

三、词句训练

1.完成练习3。注意“应该”的“该”与“刻苦”的“刻”的区别。

2.完成练习4。先让学生读句子,要求读出语气,再把最后一句抄在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