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

2025/09/07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P57—P58例1、例2,课堂活动1、2、3。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 明。

2、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 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你看见过飞行表演吗?屏幕出现国庆50周年阅兵式的飞行图,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飞机飞得好整齐呀!

生:飞机一排比一排多一架。

生:飞机的排列真有规律。

……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

㈠学习例1

1、完成表格

⑴出示例1(把例1改为学生熟悉的蜗牛回家图),填出已行路程和剩 下路程。

已行路程(千米) 30 45 80

剩下路程(千米) 30

⑵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让学生展示交流填好的表格,并说一说自己填表的方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根据表中反映的'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生:上面一排的数越来越大,下面一排数越来越小。

生:上下两个数相加 都是90。

生:已行路程依次增加,剩下的路程依次减少。

……

3、在生活中你遇见过像这种规律的问题吗?指名说一说。

4、对手指游戏。(P58第1题的第⑴道)

①师出数,生对;

②生出数,师对;

③一生当小老师出数,其他学生 对数。

㈡学习例2

1、填表格

⑴认识表格,师指导学生理解“相差”是什么意思。

⑵分组讨论:怎样填?说说这样填的道理。

⑶展示交流。

2、观察表,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父亲年龄越来越大,小明年龄也越来越大。

父亲总是比小明大26岁。

小明总是比父亲小26岁。

……

3、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有多少岁?老师比你们大多少岁?10年以后,你 们在干什么?老师又在干什么?

4、说数游戏。(P58第1题⑵小道)

三、课堂活动:

P59第2题(看一看,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P51例1、例2,课堂活动1、2、3题。

教学目标:

1、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减法。

2、能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与同学交流自己 的方法与过程。

3、结合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 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难点: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作10再减的道理。

教具准备:

实物图、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3-8 28-9 30-5 42-20 35+5 35+50 74-23

450+400 450-400 70-30 420-20 350+500 880-800 880-80

二、创设购物情境,探索新知。

㈠、学习例1

1、师:出示一个计算器,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现在老师身上有340 元钱,要买一台120元钱的计算器,请小朋友帮老师算一算,还 剩多少元钱?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指名回答,并板书。

第一种:300-100=200,40-20=20,200+20=220。

第二种:用竖式算

第三种:340-120=340-100-20=240-20=220;

第四种:340-120=340-20-100=320-100=220;

㈡、学习例2

1、生看例2的表格图,说出题意:前卫小学一共有学生876人,其中女 生438人,男生有多少人?

2、生独立列式后,先估算男生大约有多少人,再计算男生有多少人。

3、师指名上台板算:

4、观察这两道例题,再想一想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三、课堂活动:

1、P52—1题,看图填数。

(先让学生看图说出题意,再直接填在书 上)

2、P52—2题,学生看表格后,指导理解“相差”这个词的意思。

(就是李红已经写的字比王峰写的字多多少个?或者王峰已经写的 字比李红少多少个?)然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在作业本上。

3、P52—3题,比一比,谁的家离学校近?近多少?

生独立看图后再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 篇3

二年级下册西师版数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西师版数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P44例1、例2,P45课堂活动1、2、3,练习七1题。

教学目标:

1、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2、能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与同学交流自己 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3、结合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 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具准备:

实物挂图,口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P48—练习七第1题,直接计算在书上。

二、创设情境,探讨新知。

㈠、学习例1

1、学校买了一些办公用品,师出示例1的.主题图。

2、学生看图后说出钢笔有220支,铅笔260支。

3、师问:两种笔一共有多少支?该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和同桌的说一说。

5、师指名说你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板书。

220+260=480(支)

⑴可以是2大盒加2大盒(都是100支),得4大盒,2小盒加6小盒(都 是10支)得8小盒,就是480支;

⑵可以是个百加2个百得4个百,2个十加6个十得8个十,就是480;

⑶可以是200+200=400,20+60=80,400+80=480;

⑷ 可以用竖式计算:220

+260

480

⑸可以是220+200+60=420+60=480;

……

㈡、学习例2

1、师出示例2表格,让学生看懂表格说出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后,先估算一下,这个学校大约有多少人,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在书上。

3、指名上台板算竖式:433+418=851(人)

433

+418

851

4、议一议,让学生从各自的感受中,归纳一下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 么?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课堂活动:

1、P45—1题,看图填数。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再集体评讲。

2、P45—2题,生先看统计表,然后在作业本上写竖式计算。

3、P46—3题,生看懂图意,做在作业本上。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