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小王子》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王子》读后感 篇1
今年寒假,我读完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圣埃苏佩里写的《小王子》。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喜欢它,但是妈妈又陪我细细读了一遍这本书,我开始喜欢上这本富有哲理的童话书。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小王子住在小行星B612号这个星球。这个星球非常的小,只要移动一下椅子就能看日落。有一天,小王子看了四十三次日落。
小王子的星球上有两座活火山和一座死火山,还有一朵骄傲的玫瑰花。小王子很害怕猴面包树,因为猴面包树很大,而他的`星球很小,只要三棵猴面包树就能把他的星球给破坏掉了。小王子觉得那朵玫瑰花太骄傲自大,不懂小王子的心,于是小王子离家出走了。他拜访了许多星球,第一个星球上住着一位只要权利的国王;第二个星球上住着一个爱慕虚荣的人;第三个星球上住着一位酒鬼,他以酒忘忧;第四个星球上住着一位占有欲极强的商人,自以为占有了宇宙中的许多星星;第五颗星球非常的小,那里住着一位忠于职守的点灯人,由于他的那颗星球越转越快,现在在他那里一分钟就是一天;第六颗星球上住着一位足不出户的地理学家,作为一名地理学家,他竟然不清楚自己星球上是否有海、山、城市、沙漠、河流等。
最终小王子来到了地球,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座玫瑰庄园,这里有5000朵的玫瑰花,竟然和他爱上的那朵玫瑰花一模一样,小王子失望极了,因为他曾经觉得自己的玫瑰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后来小王子遇到了狐狸,那只狐狸教会了小王子什么叫“驯养”,就是建立深厚的感情。狐狸说“你和你的玫瑰花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对你来说,就是独一无二的。”
我特别喜欢小王子和狐狸分别时,狐狸送给小王子一话: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知道了负责二字,就向那个点灯人一样,我也要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负责。
《小王子》读后感 篇2
一万个读者眼里,就有一万个小王子,爸爸说小王子代表着纯真的童年,妈妈说小王子象征着大人们的心路,而在我心里,小王子是一个勇敢而执着的人,不论走到哪里,他都没有忘记过自己最初的梦想。
小王子在他的星球上,种了一朵玫瑰花,他不仅给玫瑰花浇水,帮她除掉身上的毛毛虫,还用花罩保护着她,认真地倾听她的哀怨、吹嘘,甚至是沉默、冷淡,只因为,那是属于他的玫瑰花。
小王子离开星球以后,经过了很多不同的地方,遇到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可是小王子没有迷失自己,没有退缩,没有放弃,他反而更加想念他的玫瑰花,所以,小王子最后决定回到他的星球,去陪伴他的玫瑰,去永远陪伴她。
那朵玫瑰花就是小王子最初的`梦想,是他付出了努力种出的梦想,他走到哪里,都无法忘记。我也要像小王子那样,不管将来走到哪里,见到怎样的世界,我都不会忘记,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即使我不小心遗失了她,我也会重新找回她,就像小王子重新回到那朵玫瑰花身边一样。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
《小王子》读后感 篇3
今天,我又读了《小王子》的后几部分,写了一篇读后感。
小王子和他的花闹矛盾了,于是小王子开始了他的`旅行。他分别去了325、326、327、328、
329、330这几个小行星。这几个行星上的人个个爱慕虚荣、骄傲自满,所以小王子都不喜欢,只有第五个行星上的那个人他比较喜欢,但是那个行星太小了,容不下两个人,所以他只好走了。
我通过小王子秘密身世的一步步探寻,知道了这个世界上隐藏着各种丑恶,也悟到了美好的追求真挚友谊,博大情怀的理想境界。
《小王子》读后感 篇4
当我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在一本描写原始森林的名叫《真实的故事》的书中,看到了一副精彩的插画,画的是一条蟒蛇正在吞食一只大野兽。页头上就是那副画的摹本。
这本书中写道:“这些蟒蛇把它们的猎获物不加咀嚼地囫囵吞下,尔后就不能再动弹了;它们就在长长的六个月的睡眠中消化这些食物。”当时,我对丛林中的奇遇想得很多,于是,我也用彩色铅笔画出了我的第一副图画。我的第一号作品。它是这样的:
我把我的这副杰作拿给大人看,我问他们我的画是不是叫他们害怕。他们回答我说:“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我画的不是帽子,是一条巨蟒在消化着一头大象。于是我又把巨蟒肚子里的情况画了出来,以便让大人们能够看懂。这些大人总是需要解释。我的.第二号作品是这样的:
大人们劝我把这些画着开着肚皮的,或闭上肚皮的蟒蛇的图画放在一边,还是把兴趣放在地理、历史、算术、语法上。就这样,在六岁的那年,我就放弃了当画家这一美好的职业。我的第一号、第二号作品的不成功,使我泄了气。这些大人们,靠他们自己什么也弄不懂,还得老是不断地给他们作解释。这真叫孩子们腻味。后来,我只好选择了另外一个职业,我学会了开飞机,世界各地差不多都飞到过。的确,地理学帮了我很大的忙。我一眼就能分辨出中国和亚里桑那。要是夜里迷失了航向,这是很有用的。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我跟许多严肃的人有过很多的接触。我在大人们中间生活过很长时间。我仔细地观察过他们,但这并没有使我对他们的看法有多大的改变。
当我遇到一个头脑看来稍微清楚的大人时,我就拿出一直保存着的我那第一号作品来测试测试他。我想知道他是否真的有理解能力。可是,得到的回答总是:“这是顶帽子。”我就不和他谈巨蟒呀,原始森林呀,或者星星之类的事。我只得迁就他们的水平,和他们谈些桥牌呀,高尔夫球呀,政治呀,领带呀这些。于是大人们就十分高兴能认识我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