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最好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 篇1
我有幸品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觉得心中涌动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越读我的心越是无法平静: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的最大震撼就是本书的核心……师爱。作者以他的关爱、民主和尊重,让他的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正是他,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诠释了“师爱”的含义。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深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正是李老师让我对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另外,这本书中最使我感动和反思的是第六辑:《在写作中成长》。李老师教给我们养成写随笔的习惯。课堂上真正闪烁着灵感火花的精彩片断、和学生间发生的曾经感动着自己、感动学生的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其实每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都有很多值得记忆,值得研究的东西。他的价值胜过任何荣誉称号,胜过任何的赞誉。他是一种可以使人丰富和充实的东西,是一个做教师的一生的财富。如今,只要我写下只言片语的教学随想,我都能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愉悦,感到一种久违了的充实。我现在才顿悟可能就只有文字才可以帮助自己记录下和学生曾经走过的日子,曾经的感动,曾经的精彩和心灵的触动。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我要用一颗善良的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孩子,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快乐,用爱伴着孩子们的成长。有了李老师的人生引导,我前进路上如同有一盏明灯照耀。
《做最好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 篇2
在这个寒假假期中,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的内容我感觉在工作中非常实用,李老师的教学经验,让我们在工作中有了借鉴经验。
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他在做班主任期间遇到的真实事件,我们在工作中都会碰到,因为都是在工作中常见的小事情,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实现我们的价值,在与学生相处的小事中我却能看到李老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大智慧,这是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与学生的相处是需要教育机智的,李老师善于抓住每一次教育学生的机会,比如说在新生报到的时候发教材,碰到一本破了封面的音乐教材,学生都主动要领取这本教材,让出自己完好的教材,教育学生“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学生都有了为班集体奉献自己力量的热情,使学生能够迅速融入新的班集体,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唤醒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
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李老师从不以先生居高临下,相反,他总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新生开学时他就问学生,你们希望李老师是怎样的人?而我们在工作中大多数教师都是要求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因为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在班主任的权威震慑下,表现会好一些,可是慢慢地学生可能不再怕你,有了逆反心理,学生就不好管理了,师生之间有了距离感。李老师在讲自己的经历时说,他深受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你越忘记了你是先生你就变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好的'先生”,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李老师的师生观--平等和民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教育才会发生奇妙的反应,我们的思想被学生接纳,我们的行为被学生模仿,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亮点需要我们年轻教师去细细品味,反思!
《做最好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 篇3
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刚开始拿到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样的班主任是最好的班主任?标准是什么呢?毕竟我们并不是人人都是名师,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首席班主任。陈老师在书中提到:所谓“最好的班主任”,并不专属于某个人,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在学生心中最好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最好的自己。我个人理解为就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运用教育智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成全学生也成全自己。
在整本书中,陈老师提出了不少自己成功的经验,同时还伴随着许多真实的案例。我们每位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些教育经验和案例,而陈老师的善于总结和提升,语言精炼,案例易懂实用,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因为我本身是一位热爱搞班级活动的老师,所以整本书中的第五章《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让我十分受用。受用的并不是陈老师组织活动的流程,因为毕竟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活动流程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陈老师总结的班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组织活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陈老师在书中列举了当下学校班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尤其是“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自上而下,自说自话”,所谓自上而下自说自话就是活动是官方的,并不是学生乐于参加的,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比较低。而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这个问题让我立刻联想到每过同一个节日都搞同样的活动这个现象,例如母亲节就是捶背洗脚送礼物。
《做最好的班主任》优秀读后感 篇4
看了《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虽然书中的一些事例不太适合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但对于从师范一毕业出来就当班主任的我来说是还是非常认同书中的一些观点。
在书中”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何处“一文中提到的做班主任”赢得尊严“。一个班主任,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赖,是一种尊严;班上得了流动红旗,这是一种成功,一是一种尊严;他的班级获得了优秀班级,他也觉得有尊严;他发表文章了或者出版专著了,更是觉得有尊严。这种尊严就是幸福的来源。赢得尊严,获得家长、学生的尊重,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当听到家长热情地与自己打招呼,向自己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自己益友一般交谈教育孩子的心得时,幸福感油然而生。当班上的孩子们事无大小都喜欢围在自己的身边与自己交流感想时。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第一时间与自己分享时,自己对他们的要求都一如既往地遵循时。这就是当班主任的骄傲,当班主任的幸福。就如李镇西老师书中字里行间中提到的当自己还是默默无闻的年轻班主任的时候,那时不但没有什么名,反而还因为经常犯错误二挨批评,工资也不高,可是我照样和我的孩子们穿行在细雨蒙蒙的原始森林。照样细心观察研究班上的事情,从中获得一种非名非利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