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2025/09/09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气球的特点,和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探索各种不让气球飞起来的方法,体验胜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普通气球(人手一只)氦气球(人手一只)

2、活动课件。

3、打气筒。

4、辅助资料箱:长棍、双面胶、透明胶、尖刀、扭扭棒、废旧盒子、罐子、吸管、废旧光碟、废旧用纸、卷筒纸芯、海洋球、乒乓球等。

活动过程:

一、ppt引入。

——(出示ppt聊聊气球)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气球?

(幼儿泛讲)

二、第一次玩气球(普通气球)

——瞧,我这里有这么多的气球,想不想玩啊?等会你们在玩的时候动动脑筋,找一找,这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儿教师一起游戏)

——来,让我们的气球休息一下吧,我们也来休息一下。

——诶?你找到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呀?你是怎么发现的?

——那气球里面到底有没有东西呀?

小结:原来气球里面是有气的。

三、第二次玩气球(氦气球)

——我看你们都这么喜欢玩气球,来我再多给你们一些玩玩吧!

(幼儿教师一起游戏)

——你发现我们现在玩的气球和刚才玩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了?

小结:原来这两种气球里面装的气是不一样的。

四、提出挑战。

——这气球很调皮,你手一松,它就飞起来了,越飞越高。那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这气球留在你的身边,飞不起来?

除了我们提到的资料箱里的资料以外,只要你需要的话,我们教室里所有东西,你都可以请它来帮帮助!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记录)

活动延伸:

——你们的方法都胜利了,可是我遇到问题了,瞧!我的气球上也绑了东西,可是怎么一放手,它还是会飞起来呢?

(幼儿泛讲)

——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一起来研究一下!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多渠道的感知尝试了解中药中几种常见的药材,产生对中药的探索兴趣。

2、尝试了解中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具有防病、治疗功能。

3、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怀。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的中药。

2、李时珍画像、他的著作《本草纲目》、及相关的图片。

3、视频转换仪。

4、幼儿品尝药茶的工具;煎好的中药及袋装的中药;中成药。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直接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生过病吗?生了病该怎么办?

师:你生病的时候吃过什么药?

二、让幼儿初步了解中药,感知中药的组成材料。

师:前几天,黄老师也生病了,到医院配了一些药,和有些小朋友说的药不一样。

1、引导幼儿初步观察,了解中药中有哪些原料?

师:看!这就是黄老师带来的中药,我们看看中药是用什么包起来的?

中药里有许多秘密,老师把中药放到你们桌上,轻轻地把它打开,你会发现什么?

2、幼儿自由地观察和讨论。

3、组织交流。

师:中药里你发现了什么?哪些药你是认识的,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它叫什么?。(请个别幼儿介绍,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把实物展示在大屏幕上)

师:中药里还有许多药我们不认识,许多秘密不了解。等一下我们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你还会发现有趣的秘密。把你知道的告诉别人,不知道的问一问旁边小朋友或者是老师?

4、再次观察、探索,了解中药的气味、特性、来源,并引导幼儿问老师、同伴等途径求知。

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探索,看、摸、闻。

5、组织交流

教师拿出几种多数幼儿不认识的药材如:树皮、草干

1、师:有小朋友问我:这是什么?出示树皮、草(幼儿自由发言)

师:这是树皮、草干。平时树皮和草小朋友是最熟悉的,在这里怎么不认识他们呢?(幼儿思考和自由发言)因为这里的树皮和草是加工过的,晒干后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许多中药多经过加工的',有的把它晒干;有的把它炒一炒,有的磨成粉,这样放时间长一点也不会坏。

2、师:有小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个东西臭臭的”。(幼儿思考和发言)

师:这是药味。中药有他特有的气味,吃起来还比较苦,但对身体有有好处。这个中药只有中国有,外国是没有的。这么好的东西是一位很早很早以前的老爷爷发明的,他的名字叫李时珍,他每天到山上找草药,治好了好多病人。他还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里面记录了许多中药和治病的方法。(用大屏幕展示李时珍的画像和书)

3、有小朋友问我:这样能吃了吗?(幼儿思考和自由发言)

师:小朋友真聪明,连煎药都知道。我这里有一张关于煎药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

师:中药像小朋友说的一样是不能直接吃的,要放在药罐里加水煮很长时间,煮到一碗药水的时候才能吃。(出示手工煎制的中药)现在人们发明了一种机器来煎药,煎药的速度非常快,带着也比较方便。为了吃起来更方便还把中药做成药片、药丸。(出示中成药)

三、品尝药茶。

1、师:中药能治病,还能防病。平时吃一些像胖大海、枸杞、菊花等中药,对我们的喉咙、眼睛有好处呢。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杯茶,请你们来尝一尝,看一看茶里面有什么?喝起来有什么味道?我们现在喝的就是药茶。

2、幼儿自由地品尝药茶。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特性,学会用正确的词表达自己的感觉。

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不同特性物体的名称及作用。

3.对感知探索活动感兴趣。

二、 活动准备

1. 纸箱两个,纸箱内分别放有冷、热两瓶水,棉花球、玻璃球、蜡光纸和砂纸等物品。

2. 放大的特性标志纸一张。

三、 活动过程

1. 摸一摸、猜一猜

请幼儿分别将手放入纸箱中摸一件物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猜一猜是什么物品,并与身边的小朋友交流。

2.说一说

依次请个别幼儿说说他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感觉?(冷、热、软、硬、光滑、粗糙)可能是什么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放大的特性标志纸上做记录)

3.再次进行触摸活动。

(1)对物品再次进行触摸活动,并按其相反的特性进行归类。

教师:请幼儿把物品从纸箱中拿出,对物品再次进行感知触摸,并在此基础上按相反特性进行归类。(如把冷水和热水放在一起、把棉花球和玻璃球放在一起、把砂纸和蜡光纸放在一起)

(2)在触摸感知的基础上,运用经验说说该特性物品的用途。

小结:不同的季节、不同温度的说会给人带来舒服的感觉;棉花球是用软软的、吸水性强的棉花做成的.,在医院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它;玻璃球用硬硬的玻璃成的,光滑而且美观,是小朋友游戏的好伙伴;砂纸表面很粗糙,可以把不光滑的表面打磨平整、圆润,比如铅笔尖、带刺的木头等;蜡光纸美观、易折,是小朋友们用来做手工的好材料······

四、找一找

(1)寻找生活中各类特性的物品,按物体的特性做记录。

提问:生活当中好还什么东西是硬硬的?软软的?······(请个别幼儿回答)它们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把自己能想到的各类不同特性的物品分类,老师帮助画在标志纸上。

五、总结评价

教师根据幼儿的发言,按照物品的特性在标志纸上做归纳记录,并总结阐述不用特性物品的作用,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鼓励。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目标:

初步了解豆芽的外行特征及生长过程,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营养。

重点:

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营养。

难点:

了解豆芽的外行特征及生长过程。

准备:

黄豆芽、绿豆芽、黄豆、绿豆、视频台

过程:

1.师把装有黄豆芽、绿豆芽的盘子发到每一桌,并用手帕盖好。

2.师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春天到了,种子有了什么变化?

幼:种子开始发芽了。

师:真聪明!好!打开手帕,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豆芽师:豆……芽, 豆芽是谁发的芽?

幼:豆子师:对的。豆芽是豆子发的芽。

3.幼儿每人拿一根豆芽,观察豆芽外行特征,并把黄豆芽和绿豆芽作比较。

师:小朋友们,现在每人拿一根豆芽,看看你拿的豆芽长什么样子?

幼儿观察和小伙伴交流,师对幼儿作指导。

师:谁来说说,你的豆芽是什么样子的?

幼:我的豆芽有两个瓣。

幼:我的豆芽有两个瓣,还有两片小叶子。

幼:我的豆芽有两片小叶子,还有两个小瓣。

幼:我的'豆芽上面是黄颜色,下面是白颜色。

幼:我的豆芽上面是绿颜色,下面是白颜色。

幼:……师:好,XXX请你把你的豆芽,放在视频台上,我们一起看看它长什么样?

师把豆芽用视频台放大和幼儿一起看。

师:看,XXX的豆芽,上面是什么颜色的啊?

幼:黄颜色师:下面这白色的是什么呢?

幼:根师:那最下面的这是什么呢?(师指豆芽的根)幼:是茎师:真聪明,这白的是豆芽的茎,根在最下面。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们,有和XXX的豆芽不一样的豆芽吗?

幼:我的豆芽和XXX的不一样幼儿把豆芽放在视频台上。

师:看看,这两根豆芽,哪儿不一样?

幼:一根豆芽的茎胖,另一根豆芽的茎瘦幼:一根豆芽的上面是绿色,另一根豆芽上面是黄色幼:一根豆芽上面的瓣大,另一个豆芽瓣小幼:一根豆芽的茎长,另一个豆芽茎短师:这两根豆芽是不一样的,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幼:不知道。

师:这叫黄豆芽,黄豆芽--有两个黄颜色的大瓣,茎胖,而这个叫绿豆芽,绿豆芽--有两片绿色小叶子和小瓣,茎瘦。

4.师利用黑板画,让幼儿知道豆芽的生长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黄豆……芽,是什么发芽长成的呢?

幼:黄豆师:绿豆芽呢?

幼:绿豆师:真是太棒了!(师拿出豆子,出示在视频台上)这样一个圆圆的豆子,怎么会变成一根长长的豆芽呢?

幼:给它浇水,让它晒晒太阳师:说的真好!

师在黑板上画豆芽的成长过程。

师:黄豆宝宝和绿豆宝宝在泥土里,给它们浇浇水,晒晒太阳,渐渐地芽就长出来了,钻出地面,上面有两个瓣。

5.师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营养。

师:老师想问问,你们吃过豆芽吗?

幼:吃过师:喜欢吃吗?

幼:喜欢师:经常吃吗?

幼:经常吃。

师:那你们知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经常吃豆芽呢?

幼:因为它很营养。

师:对的,因为豆芽是很有营养的蔬菜。

师:我们为什么要经常吃豆芽?

幼:因为豆芽是很有营养的蔬菜。

6.师和幼儿一起种黄豆、绿豆,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想和老师一起去种黄豆、绿豆吗?

幼:想师:这样我们就可以亲眼看看豆芽是怎样长成的。

师和幼儿一起把豆种在放有棉花的鱼缸里。

活动反思:

本节科学课目标是初步了解豆芽的外行特征及生长过程,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营养。课前教师要对豆芽的外行特征和豆芽的生长过程作详细了解,同时也要准备黄豆芽、绿豆芽,并且要知道黄豆芽和绿豆芽的异同。在课堂上比较两种豆芽异同时,充分利用了视频台,将豆芽放大便于幼儿观察、比较。比较时,让幼儿自己探究,自己组织语言说出异同,师从旁指导,真正体现"幼儿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讲述黄豆芽和绿豆芽成长过程时,避免了"空口白描"而是利用黑板画,让幼儿对过程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课后延伸中,师和幼儿一起种豆,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又激发了幼儿观察、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