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发展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自主发展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主发展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4个生字,认读8个字。
2、能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积累词语。
3、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出下雨给自己带来的欢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出下雨给自己带来的欢乐,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小哥哥和小妹妹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春天的课文:《我最喜欢春天》,很多同学都找来了有关春天的诗、文章。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展示学生的摘抄、搜集作品。)
老师也找了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
(师:读出诗中生字的读音:蕊、底、墙、即疑、邻)谁来读一读?
春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什么了?
二、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雨后的诗歌,请大家打开书第3课:《雨后》
自己把这首儿歌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儿化音和轻声。
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
指导读:
1、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
2、诗中没标儿化音的,有些也可以读成儿化音。
检查生字。
踩:做个踩的动作。所以踩是足字旁。
骄傲:你什么时候感觉很骄傲?
痛:注意痛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
这首诗歌写的是雨后的哪呢?请大家边读边思考。
四、有层次的指导读:
这篇诗歌写的是雨后的`哪呢?板书:广场。雨后的广场什么样?谁来读一读?什么是神仙?小朋友们为什么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生:他们很自由,开心……
看谁能把雨后广场的美丽和小朋友们的快乐读出来。
你在雨后会做什么呢?
诗中的小哥哥也在踩水,他怕不怕溅湿衣服呢?
板书:使劲地
学习“使劲”两个生字
摔一跤还骄傲?你怎么理解的?谁能读出骄傲的心情?
生:他玩得这么痛快,根本不在乎摔了一跤和那水淋淋的泥裤子。
板书:欢喜、兴奋、骄傲。
小妹呢?她怕不怕摔跤呢?(如果也摔一跤,不用再有顾虑了………和打雪仗泼水节一样的心情)同时,也提醒大家,不要在下雨的时候把身上弄湿了。
板书:紧紧地,小心地,轻轻地
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呢?
朗读全文
五、指导书写生字
观察板书:使劲地,紧紧地,小心地,轻轻地
填上合适的词,想一想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大都是动作)
找一找书上“的”字后面也都是动作吗?
请你说说你看出了什么规律?(解决有同学常问为什么有时候用“的”有时候用“地”的问题。感受一下不同就行了)
课下可以观察什么时候用“得”字。
自主发展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2、自主积累词汇。
3、能够正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了解内容,教育学生要学习佳子孝敬老人,关心家人,心中充满爱。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2、通过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阳光的可爱。学习佳子孝敬老人。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奶奶的话的意思。
四、教具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一、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
(1)导入。教师板书课题,问学生:“你们喜欢阳光吗?为什么。这篇课文中所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阳光?由此引出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汉语拼音多读几遍。读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小声读1———3自然段,体会佳子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2)第三自然段中是怎样描写大自然的?请同学再读课文。
3、看本课插图,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1)请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大家看图听读。
(2)练习把句子说具体。看图真空。
(1)练想象练语言。
说说图上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
4、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佳子是怎么想到要把阳光送给奶奶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4、5、6自然段,用线画出来。
(2)再请一个同学读第5、6自然段。
5、总结全文。
6、拓展延伸。
7、作业。
自主发展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3个。积累词语9个。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3个。积累词语9个。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3个。积累词语9个。积累句子1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2、揭示谜底
3、出示课题:太阳的话
4、鼓励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小结:课文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太阳的希望、太阳美好的愿望。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太阳会说什么话?
2、接龙读课文,师生点评。
3、学习生词:晨曦、睫毛、枕头
(1)学习生字:曦:注意字形,试着用编字谜或想象的方法学习这个生字。除部首外还剩几笔?
睫:这个字为什么是目字旁?我们还学过哪些目字旁的字?
(眼、睛、眉)
枕:用换部首的方法学,“沈”。
(2)重点理解词语“晨曦”就是晨光。
4、朗读词语:花束、晨曦、温暖、露水、枕头、睁开、睫毛、关闭、空间
(三)感受课文、指导朗读
1、交流:太阳究竟说了什么话,它的心愿和希望是什么?
2、重点指导学习第2、4节。
(1)说话训练:太阳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太阳带来了( )、( )、( )和( )、( )。
(2)指导朗读第2节。
(3)读读第四节,说说太阳的心愿是什么?
(4)指导朗读第4节
根据课文完成练习:金黄的( )满身的( )
林间的( )关闭的'( )
上面练习的答案除了课文中的,还可以说“金黄的( )、满身的( )、林间的( )、关闭的( )”
(5)指导朗读 2、4节,试着把2、4背诵下来。
3、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朗读之中。
4、交流朗读
5、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
交流,释疑
6、指导背诵
(四)拓展
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
小朋友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大自然充满着生机。太阳照在小草身上,小草变绿了。太阳照在花儿身上,花儿穿上了漂亮的衣裙。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充满花香,充满温暖的世界里,人的心里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人们的生活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
(朗读全文)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诗歌,背诵全文
2、抄写生字词语
3、分层作业 模仿课文,自己写一首儿童诗。
板书设计
1、太阳的话
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背诵全诗。
2、积累所学字词,巩固字词。
3、模仿课文,自己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很美的诗《太阳的话》,太阳把美好的祝愿和希望带给了我们,大家都很喜欢这首诗,请小朋友选择一节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一读,比一比谁是最佳播音员。
1、学生自由准备;
2、分别请四个学生接龙朗读诗歌;
3、师生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播音员;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5、选择一节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背一背;
6、挑战明星背诗。
二、巩固字词、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生字新词:
个别读、齐读;
2、强调书写注意点:晨曦、睫毛
三、教学拓展,学当诗人。
1、太阳带给我们美好的一切,在大自然中还有什么也给予我们带来了美好?
学生交流:月亮、星星、春风、小鸟……
2、那么它们又带给了我们什么呢?
仿照课文第二节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说话,教师指导点拨;
3、你能说说它们的祝愿吗?
学生仿照课文最后小节练习说话。
4、学着课文的样,学当小诗人。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美好的事物,它们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的快乐,让我们都能敞开心扉去感受这美好的一切,接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美丽,课后请小朋友仿照课文学当小诗人,也来作首诗《……的话》,期待你们精彩的作品。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儿童诗歌,读来琅琅上口。教学中,我运用朗读策略,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既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又使学生真正拥有课内时间,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发展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4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然后再辅以多媒体课件,老师用富有感情的语气讲述故事(课文内容)。
听完故事后,问:你听懂了些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故事和直观、形象的课件演示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识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创造了鲜活的空间,将学生自然地带入了学习情境,课伊始,趣已生。同时,从学生的自由质疑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馈,便于适时调整已定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宗旨。]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喜欢的地方要带上自己的情感,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
(教学提示:自读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高声读、小声读、默读、与同伴齐读等都可以。)
[设计意图:自主化的读书方式,照顾了不同阅读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
2、了解初读效果。通过认读生字卡片和指名读、师生评读、集体诵读等多种形式了解自读效果。
(教学提示:这一环节中,主要在于能使学生将生字读得准确,将课文读得通顺,重点放在师生共同评读上,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三、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教学提示:本环节,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以狐狸说的三次话为线索,抓住狐狸和乌鸦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步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悟出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1、学生自由读4至8自然段并划出狐狸说的话。
2、指名一个学生当“狐狸”,把三句话读给大家听。
(教学提示:这一教学环节中,只要求学生把三句话读出来,而对怎样读没有做具体的要求,因此,学生在读时对语调的把握比较平淡。这里,老师要相机发问:“狐狸这样说,能得到乌鸦口中的肉吗?”促使学生深入研读狐狸所说的三句话。)
四、表演迁移,开发潜能。
1、学生自主推荐,自己找合作伙伴带头饰表演。可以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自由想像,并加入一些动作、表情。
2、评议。引导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可以怎么改。
(教学提示: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给提供一个创新的机会,展示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表演才能以及协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五、总结明理,扩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