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

2025/09/03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 篇1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2、能力训练点: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德育渗透点:使学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4、美育渗透点:体会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美。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谈话法,导读法。

2、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2、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3、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这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水浒传》,你对《水浒传》有哪些了解?你知道《水浒传》中的哪些人物?

2、《水浒传》中有个著名的打虎英雄叫什么名字?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二、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本课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理清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每部分内容相对应的段落:

(1~4)武松进酒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

(5~6)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

(7~11)武松打虎的经过。

(12)武松打虎后下冈。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小标题:

⑴喝酒。

⑵上冈。

⑶打虎。

⑷下冈。

四、精彩段落讲解

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认真阅读,然后和大家交流,谈谈自己的理由。

1、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默读课文,思考这部分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就是一个要点。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2、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⑴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

⑵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踢、打……

(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3、小组讨论:这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这段是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

4、朗读指导:

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以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五、学习第二段

1、指读提问:第三段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段与第三段有什么联系?省略掉可以吗?

2、默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动。)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通过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特点。)

4、这一段不是重点段,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虽然不是重点段,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思想活动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六、学习第四段

1、指读课文,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动,想到: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2、此时武松的心理有点畏惧,这与武松勇敢无畏,武艺超群是否相符?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武松毕竟是个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老虎相当艰难,况且此时已精疲力尽了。如果再写他精力旺盛,准备再战猛虎就不真实了,不能叫人信服,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实地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作了补充,使这个人物更真实、更具体,让读者更喜欢他。)

七、弄清事情的前因和后果

1、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是──

(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是──

(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过有大虫。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打死的老虎的原因是──

(武松耗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结果: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4、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对理解武松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

2.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3.能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通过朗读,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遇到不懂的词语,能猜测大致意思。

2.通过朗读,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猜猜他是谁?明确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共设四关,闯关开始!

二、自主学习字词

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倚靠 玉箸 碗碟 一斤 俺家 绰起 手杖 擒获

勿动 肋骨 踉跄 呵呀 腰胯 霹雳 咆哮 铁锤 血泊

同桌互读,开火车检查等。

读准多音字:绰、呵、泊。

三、自主猜测词意

1.这篇课文和《草船借箭》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语句,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出词意的?交流理解。

梢棒:“梢棒”就是一种类似木棍的武器。

筛一碗酒:倒一碗酒。

“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误了自己”。

吊睛白额大虫,客官,店家,榜文……

3.总结猜测词语的方法:

(1) 联系上下文 (2)联系生活 (3)联系影视作品(4)借助资料……

4.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猜测文中不理解的词意,交流。

四、自主理清顺序

1.默读课文,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2.找出各部分对应的自然段。

3.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同桌互相说一说。

五、自主评价人物

1.默读课文:

(1)找句子 :找出文中武松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来。

(2)想特点 :表现了武松的哪些性格特点?

(3)做批注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在旁边。

(4)感情读 :读出语句表达的情感。

2.学生交流:

(1)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表现出武松的豪爽倔强。

(2)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老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表现出武松爱面子。

(3)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表现出武松无比勇猛。

(4)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表现武松武艺高强。

(5)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表现出武松的小心谨慎。

(6)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表现出武松考虑周全。

3.学生交流武松的语言、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出武松的特点。

4.学生边交流边板书特点。

豪爽倔强 无比勇猛

爱面子 武松 武艺高强

身手敏捷 小心谨慎

力大无比 考虑周全

5.小结:武松既有英雄的一面,又有凡人的一面。(为下节课评价武松做铺垫。)

六、拓展阅读:

1.《水浒传》中武松的其他故事:

第二十六回: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2.简介《水浒传》、武松及其他人物: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等。

七、学生总结:这节课,认读了生字词和多音字,学会了猜测词语意思的方法,梳理了故事内容,通过朗读体会了武松的性格特点。闯关成功!

八、作业:朗读武松打虎部分,试着给家长讲一讲。下节课展示。

九、板书设计:

6.景阳冈

武松

豪爽倔强 无比勇猛语言描写

爱面子武艺高强心理描写

身手敏捷小心谨慎动作描写

力大无比考虑周全

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 篇3

一、激趣引入:

讲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叫李虎,有一天,他缠着爸爸说:“爸爸,我要改名,叫李松。”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改名吗?

今天,我们学习《景阳冈》,(板书:景阳冈)就是讲武松打虎的故事。文章选自《水浒传》第23回中的一个精彩章节。

看题目,你想说些什么?

二、检查自学

①预习了课文,你想告诉老师些什么?想问些什么?

生板: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其他学生在书上写)

②你最喜欢哪个内容?

③提示:外国的作品,如《穷人》,注重心理描写;我国的古典小说,特别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学习时应注意。

三、学习“打虎”一节

1、愿意读的.站起来读。个别分自然段读,边读师边示范指导。(其他学生轻声读)

2、学生放声按要求自由读

3、小组交流学习: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四个人先弄懂。(提醒:待会儿,每组推选说有价值的内容或提问,说得好,或答得好的,四人都加分)

4、学生个别谈体会,发问,个别答。

板:动作 闪 揪 按 踢 打 (用一个词概括:赤手空拳)

学生边读边站起来做手势。(打虎) 板:机智 勇敢

引导看图:图不对(出示图)

5、剖析“闪”(躲) 是否怕虎?

6、小结:抓人物的动作来写,表现武松……(兼谈小说中李逵杀四虎;写文章要抓典型,写克服困难,不写拾东西;学校工作)

7、练一练:“武松拖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前因——后果——(扣最后,学“下冈”,突出“挨”)

四、学习“喝酒”一节

1、自由读,边读边做动作

谈:读懂了什么?板:豪爽 倔强 谈:①酒②虎

2、分角色读(个别)

3、练一练: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 前因——后果——

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 前因——后果——

五、学习“上冈”(心理活动)

六、总结

1、“不写别的,只写打虎,行吗?”

“喝酒”与“打虎”的关系

2、题目换成“武松打虎”可否?

3、读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景阳冈

(武松) 喝酒———— 上冈————打虎——————下冈

(语言) (心理活动) (动作)

谈: ①虎 ②酒 闪 揪 按 踢 打 挨

豪放 倔强 勇敢 机智

景阳冈教学设计优秀 篇4

【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榜、岂、霹、雳、泄、酥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五组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记述了武松在阳谷县地面的一家酒店喝了十八碗酒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2、教学重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准备】磁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1、简介《水浒传》:

《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这部书写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被迫在梁山泊聚义反抗的故事。武松是这部书中的农民英雄人物之一。本文是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主要写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刻画出武松勇敢、机智、无所畏惧的英雄性格。

2、板书课题,齐读。

3、播放课文录音。

二、课文初探

1、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思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通过这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列出简要提纲。

2、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的有关《水浒传》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情况。放投影片。

三、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不懂?

1、结合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了解:

思考:店家为什么只给武松筛了三碗酒?

武松为什么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结果怎么样?

2、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想想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武松打虎的?

小组讨论自学,找出每次老虎是怎样行动的,而武松又是怎样对付的?

交流自学情况。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多种朗读练习。

先让学生说说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然后学生自读,听课文录音,再进行读书比赛。

3、齐读第四段:

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四、课堂练习

播放课件,让学生体会武松的个性和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这篇课文中你弄懂了什么,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也感受到了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使我们对武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六、作业设置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0、景阳冈

喝酒:一饮而尽 十八碗 豪放、倔强

打虎:三闪、扑、掀、剪

棒劈:抡、劈、机智、勇敢

拳打:揪、按、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