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2025/09/13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过程:

(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篇2

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加减法 (一)

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加与减(二)

1、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购物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加与减(三)

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

2、乘船---(连减运算)

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二、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4、动手做(三)

四、 统计与概率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五、实践活动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小小运动会

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

利用100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篇3

1、复习内容:20以内的数

复习日期: 年 月 日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

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设计: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去确定物体的位置,一下(2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五)。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分析、描述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条形统计图数据的分析,图形的拼组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

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位置与图形

(一)位置的复习

1、师:小朋友谁能介绍一下你在班级中的位置?

(学生介绍教师引导)

师;谁能用“上”“下”“前”“后”“左”“右”几个字说一句话。

2、练习(投影出示课本第100页第10题)

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大家思考2楼妈妈是谁的妈妈?她住在几门几层?

师:“我家住在她家左边”的小女孩是哪一个?她的家应该是几门几层?

师:“我家住在你家楼上“的小女孩是哪一个?她指的是谁家的楼上?她的家应该住在哪里?(将课本第100页第10题补充完整)

3、介绍:(1)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2)介绍同班同学,说一说“谁在谁的哪面?”

(关键让学生搞清:谁和谁比,以谁为中心这一难点)

4、出示:★ ○ ◇ △ ¤

你能用“左右”来介绍一下○与△的位置吗?(如:△在○的'____面;○在△的____面。)

5、游戏:听反话。

(二)复习图形。

1、书P100题11(投影出示)

师:刚才我们做了游戏,下面我们来数数图形,请大家把书翻到P100,请把11题完成,教学工作计划《一下(2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五)》。

学生独立完成

校对说方法

师:图中所摆立方体有部分的遮挡,你有什么办法数出看不见的立方体呢?

2、思考:()个小立方体可以拼成一个立方体。

()个小立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立方体。

二、复习统计图。

投影出示第101页图。

1、 让学生观察图形。

观察统计图,让学生将图上表示各兴趣事的格子数一一数出来。

2、 出示问题:

⑴你怎么知道谁最受同学欢迎?

⑵你怎么知道人数最少?

⑶喜欢看电视比喜欢看书的多几人?怎样算出来?

⑷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并逐一解答。

3、课本第105页第16题。

⑴用画“正”的方法统计。

⑵独立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在()的()面。

图:9个不同的图形放在3×3的格子中

2、 ()小力()

(1)小红在小力的右边,哪个是小红?

(2)小方要排在小红的左边,小方排在哪里?

3、出示各种图形的组合图(略)

(1)数一数,填一填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数量

(2)引导学生画出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4、数一数

有()个□有()个△有()个长方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