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部编版《桂花雨》教学设计

2025/09/1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部编版《桂花雨》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桂花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知识要求: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能力要求: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溢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爸爸妈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

考虑:

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事,哪几段是写这件事?(小组讨论再全班发言)

2、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对“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这局部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自身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结合同学的想像点题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

4、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写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5、带感情读课文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部编版《桂花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文中心句的阅读感受。

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并校对。

新鲜尤其糕饼沉浸

即时拣

2、师生谈话: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板:摇桂花)摇桂花的情景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段童年趣事,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琦君奶奶一起走进童年去感受一下吧。

二、感受“摇花乐”

1、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小琦君摇花里的心情如何?从哪里感受出来的?可以做做记号,在书边写下来。(乐)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师生对读)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个别读,齐读)

(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我就喊。

3、齐读,读出快乐。师:想看桂花雨吗?(出示课件)师配乐诵读:桂花雨纷纷落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香了我的每一根发丝;落在我的鼻尖上,落在我的衣领上,落在我的小脚丫上。不一会儿,就落得我满头满身的了。这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说。

4、师:难怪小琦君会情不自禁地喊:(出示)让我们也来喊一喊吧!(多人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5、这一喊,喊出了陶醉,喊出了惊喜,喊出了快乐!沐浴着这纷纷飘落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阵阵飘逸的桂花香,感受到快乐的仅仅是我吗?还有谁?引读:母亲——父亲——(出示诗句,指导理解、读)

三、品味桂花香

1、多么让人难忘的快乐呀,多么令人沉醉的桂花香啊!课文还有许多处都写到了桂花香,请同学们赶快找出来,在下面划上横线。

2、交流,指导品词析句:

(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带着这样的香我们一起读——(齐读句子)

四、感悟思乡情

1、正因如此,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母亲总是说(出示)

真的是所有的桂花都没有家乡的桂花香吗?

生自由发言。

2、是啊,谁不说俺家乡好?出示诗句,集体读: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3、配乐,引读中心句:

师:当年,母亲触摸着故乡的桂花说——(生读)

每当我捧一大袋桂花回家,母亲总是说——

每年丹桂飘香,母亲总是说——

当八十多岁的琦君奶奶回到家乡,仿佛听到母亲在说——

4、引读最后一段:每到这时,——

5、结课:悠悠桂花雨,浓浓思乡情,乡情难忘,童年难忘,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我们心间,滋润着我们的心灵,琦君奶奶被称为台湾的冰心,在她的作品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文字,课后同学们可以找找她的作品读一读。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背父亲吟诵的小诗。

2、课后读一读琦君的作品,做读书笔记。

附:板书设计

部编版《桂花雨》教学设计 篇3

部编版《桂花雨》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桂花雨》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桂花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部编版《桂花雨》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事例及景物,通过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2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生活美好的回忆,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自主学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默读阅读提示,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带着要求读课文边读边想

3、我能给课文中的形近字组词

茁()捧()吩()栋()

拙()棒()纷()拣()

4、我能快速地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家乡( )观赏( )认真( )

担忧( )赶忙( )时期( )

5、我能将课文中的句子写完整

桂花树的样子,不像不开花时,;开花时,6、我知道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比喻拟人

⑴.一山的桂花树开花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

⑵.我一摇,桂花纷纷落下,真像下了一阵桂花雨( )

⑶.笨笨地桂花树可惹人喜爱了( )

【合作探究】

问题一: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边读边想象语句中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问题二: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②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③“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想一想,课文中是否还有让你回味无穷的句子?在哪里?找出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评议为什么要这样读

【练练测测】

1、归类写词语(至少5个)

花类:梅花、桂花、

鸟类:大雁、麻雀、

树木类:松树、榆树、

2、句段推敲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在句中“浸”的意思是:,你觉得“浸”在这里用得好吗?为什么?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 )的场景

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表现这个场景?把动词写在下面

【拓展延伸】

①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

②读了课文,我也想起了一些难忘的人和事

听到,我总会想起,还有

看到,我总会想起,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