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物理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2025/09/17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物理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篇1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一本很有趣的关于物理学的书,它便是前苏联的雅·别莱利曼所写的《趣味物理学》了。这本书作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这本书很老,但它很经典,读起来更兴趣盎然,如饮甘露,如食甘贻。

记得那天晚上爸爸下班回家,象宝贝似的亮出一本书,说值得一读。我一看:《趣味物理学》,书很厚,翻了翻,足足有550页。细细一看,每一页都有一个物理知识的讲解,还有很多黑白插图。我立刻被吸引,竟一口气看了将近100页。

全书大致分为19章,有的章节会专门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每一则知识都会举一个例子或者讲一个故事,不像很多教科书那样地只讲抽象的、空洞的概念。里面提到了一些很典型的问题:如十月的铁路有多长?为什么电线在冬天会被“偷走”?假如地球突然停止,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由于热胀冷缩,铁路夏天会比冬天长300多米,电线冬天会比夏天短200多米;由于惯性,地球如果突然停止,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会被甩向太空……

在读书的过程中,其中有一章尤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就是“视觉错觉”这一章。这一章中图片丰富,主要为实验图片。比如有一幅测试错觉的图片,是黑格被白线分开成许多块,结果看时发现白线的交叉点居然有灰点闪现,定睛一看,又不见了。作者还特意提到当时印这一章时,查锌版的人居然让人把白线交叉点上的灰点去掉,正好作者进去,跟他讲明白了才避免一场误会。

读着这本书,我发现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读完它,我全都了如指掌。但是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它枯燥无味,反而对它爱不释手。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就提到:“我所努力希望做到的,不是要‘教会’读者多少新知识,而是要帮助读者‘认识他所知道的事物’”。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一旦对于一门学科发生兴趣,就会加倍注意,也就能够自觉地去深入探索与学习,在兴趣的引导下所学到知识才更加“牢固”,更加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物理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篇2

在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那里受阻之后,想找本轻松点的书看看,当当网一搜,科普类的热门书就这本,于是找来一看。

作者神秘,据称现居香港。

全书用80后、非常网络化的语言,描述了量子物理史近100年来的波澜壮阔、刀光剑影,使我这个门外汉读起来竟也津津有味,竟在昨晚欲罢不能,坚持到今天凌晨读完全书。尤其是在读到薛定谔的猫,读到量子自杀的章节时,我竟忍不住笑出声来。也了解了为什么二战德国不能先于盟军制造出原子弹,难道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天意...

量子物理发展到现在,许多东西竟然都是假说,那个该死的讨厌的电子,究竟是粒子还是波,折腾了物理学家300年,没办法,因为没搞清楚的话,那么你和我是粒子还是波、这个世界是粒子还是波,就不清不楚了。后来的结论竟然是:那个客观存在不知道是啥、不管它是粒子还是波,反正是一团迷雾,当观测者用各种手段去观测时,它就随机地现出原形(塌陷)了,有时表现为粒子,有时表现为波。天啦,这跟幽灵差不多,后来,物理学家确实一路追踪到了幽灵——人类的意识,是人类的意识测量并解读时,影响了客观的东西。人类意识里面都是主观的东西,而且无法获得真实的客观。

当然,这个结论只是暂时的结论,按照波普尔的讲法(书中又出现了他的名字,唉,还是没逃过他),科学就是用来证伪的,所以这个结论也只是用来证伪的。——太唯心了,马克思肯定会说只是科学还没发展到人类搞清本质而已,本质或科学客观是真实存在的,可认知的。

可就是这个唯心的量子论,竟然想进一步发展,以超弦的名义,让不确定性充斥世界,占领引力领域,搞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统宇宙。爱因斯坦生前就对量子论进行了几番攻击,都被量子论的掌门人玻尔以高明的手段化解,弄得站在经典物理一方的爱因斯坦郁闷地向玻尔发问:你真的认为因果论不存在,老头子(上帝)也掷骰子吗?

是的,现在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测不准、不确定、随机的世界!

物理是什么,物理就是假想,做实验,符合就成功,不符合再假想,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到今天。一切所谓科学、客观都是用来证伪的!

呵呵,转回来,一定要转回来,否则要神经病了,我认为,不确定性确实难解,满世界的人们错把主观当客观,但我还是装糊涂吧,中庸一点吧,中庸,这是我最后的哲学堡垒了。

物理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篇3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有些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就将这些知识告诉了我们,它从溜冰鞋到足球,从珀尔修斯到富兰克林,讲述了物理的魅力。

每当我们穿着溜冰鞋溜冰时,总会为了小巷里突然窜出的一只小猫摔一跤,可为什么我们拼命想停下来时,总是停不下来呢?这就是让你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定律。每当***妈看见厨房里的蟑螂时,总是急追上去拍打,却怎么也追不上,这时为什么呢?这就是让物体前进的动力和阻碍它前进的摩擦力的`加速度定律。每当我们吹气球时,气球里的空气越来越多,气球也越吹越大,一不小心,气球就从手中逃跑了,气球为什么会飞走呢?这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律。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十万个为什么,但是它就能以趣味的方法来解答我们的疑团。

小时候,我们看见地铁铁轨上的裂缝,总会觉得这铁轨断裂了,开不了了,会很危险,一定要爸爸妈妈给出一个解释再上火车,不然又吵又闹。可如今,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告诉了我们答案,每年的夏天烈日炎炎,金属会热胀冷缩,而这些裂缝就是为了防止火车铁轨膨胀而弯曲设计的,这就是热膨胀原理,我们以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热膨胀原理不仅体现在铁轨上,还体现在电线上,每到夏天,电线总会下垂,这就是因为热气把电线膨胀了,变长了,这也是热膨胀原理的运用。

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还结合了生活实际,只可惜我看完了全书还不知道它为什么叫最软最软的物理书。

物理书籍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名叫《这就是物理》的书。这本书将漫画风格的版式及对科学概念的精辟解释相结合,是一本有趣、高效、通俗易懂的科普书。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物理的我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

书的开篇讲的是热能,主要详细地讲了什么是热、热源、热胀冷缩、热传导和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等。它用有趣、简洁的语言带领我走进了奇幻的物理世界。在热能的讲解中,我感受到了热能对我们的重要性,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比如在热量的流动中,我学到了热量会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而一般不会从低往高传递。

在这套物理科学漫画书中,用不同颜色的小生物代表每一种物理学概念,让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有趣现象。这本书是我学习物理知识的启蒙书,它在书的海洋里为我打开了一扇新奇的大门,引发了我探索物理的好奇心,让我更想努力学习好物理,也希望能在学校举办的“小小科学家”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想你们也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