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叶圣陶富翁读后感

2025/09/18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叶圣陶富翁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叶圣陶富翁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富翁》这个故事,他讲的是:有一个地方,孩子从一生下来,就接受这样的教训:世界上最尊贵的是富翁,最舒坦的也是富翁,他们什么事都不必做,需要什么,花钱买就是了。所以,你们开头要节约,待你成了富翁,你就有福了。

一天,一个石匠去山里采石头时发现一个大宝库,里面满满的全是金子。于是他成了富翁,再也不用做工了。几天工夫,那个地方的人都轻而易举地成了富翁,都不约而同地再也不工作,再也不干活,所有的人都不劳动了,食物越来越少,最终,所有的富翁都被饿死了。

我也听说过有个人年轻的时候很努力地工作,挣了很多钱,有钱以后就开始挥霍,整天吃喝玩乐,再也不工作了。后来又染上了的恶习,直到把钱输得精光。到他老年的时候只能乞讨地过生活,非常凄惨。

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努力、勤奋地学习、工作,才能获得财富。而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如果不珍惜,再多的钱也会有花光的一天。如果人们有钱后都不工作了,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叶圣陶富翁读后感 篇2

寒假的一天,看了叶圣陶先生写的短文《富翁》。文章写的是:一位石匠上山时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宝库,宝库里全是金子,于是他叫来了全家挖金子。这事自然传到了别人的耳朵里,大家一窝蜂的都去挖金子。最后所有的人都成了大富翁。结果农民不种地不养牲口了、妇女不织布了、商贩不开店了,大家都休息玩乐,享受美好生活。······到最后大家没饭吃没衣穿,都活活饿死了。居然是太富有而亡!

春节前,亲戚送来了很多的车厘子,奶奶消完毒让我尝几个,不错啊,很甜啊,正合我口味,我越吃越想吃,吃了大概二十多分钟了,奶奶看我吃太多了,就跑过来叫我别吃了,吃多了会拉肚子的。我没理会奶奶,心想水果嘛就是存在肚子里放心,继续我的“大餐”。

晚上了,肚子造反了,拉肚子了,我都快站不起来了。唉,听奶奶的不至于搞成这样啊!自作自受。这时想起了叶老的《富翁》了,过多的金钱害人,我是过多的车厘子害了自己。

今后再也不吃过多的东西了。

叶圣陶富翁读后感 篇3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近几天,我又看完了一本好书——《稻草人》,合上书本,我意犹未尽。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孩子小的时候,长辈就教育他们要勤俭节约,长大成为富翁,就有福了!一天,有个人发现了一个金矿,大家都到里面抢金子,最后都成了富人。没人再种地,没人再干活,那些成为富翁的人被活活饿死了。

其实在生活中,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活得开心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完美呢?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地工作、生活、学习不是挺好的吗?何必整天到晚都去发那白日梦呢?真正的财富是通过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不劳而获的财富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这使我联想到了我们以前学的一篇课文——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了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这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诚实守信是做人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这种精神上的富有使用金钱换不来的财富。

叶圣陶富翁读后感 篇4

以前,我以为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有钱才能生活下去,有钱就能得到一切。可自从读了叶圣陶的《富翁》这篇文章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了钱不是万能的。

这篇文章讲了婴儿还躺在摇篮里,长辈就教育他们:“等你们成为富翁就有福了。”一天,一位矿工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宝藏取之不尽的大山,就成为了大富翁,其他人也蜂拥而至,都成了富翁。最后没人干活,所有人都饿死了。

钱很重要吗?在生命面前它根本不值一提。有些人要钱不要命,拼死拼活赚钱,结果得了病,赚的钱还不是被拿去治病了。

钱还可能变成让人不思上进,狂妄自大的毒药。我有一个同学,长得胖胖的,每次去餐厅用餐,他都点很多菜,到最后,还是吃不完这些饭菜。我们总是对他说:“你点那么多菜,又吃不完,不是很浪费?”他却总是不屑一顾地说:“那又怎样,我家有钱,你们管得着吗?”因为有钱,他学习马马虎虎的。每次老师批评他,说他不好好学习,长大了能做什么工作,他却说:“我家那么有钱,只要花钱买就可以了,还要工作?”我觉得这种富二代是社会上的蛀虫,只会索取,不会奉献,是被金钱荼毒的废人。

我们的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用自己的辛勤的双手干出来的,并不是“富翁”用钱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