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 篇1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点: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感知绿洲进行对比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一起来读一读课题(生读)
有一些旅游摄影爱好者去阿联酋后拍下了许多照片,下面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
欣赏完这里的风光你有什么话想说?
可是在二三十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出示沙漠图片。
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读一读找一找。谁找到了?(生读)
(出示: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笼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1、刚才的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其实文字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自由读一读,你有哪些感受?(指名说)
土很硬,又是咸的。(这样的泥土,怎么能孕育出生命来呢?)
水咸的,(水是生命之源,没有能喝的水,人又怎么能生存得下去呢?)
(如不好,指出:要知道,这里的泥土硬得像铁壳!没有丝毫生命的迹象,你再读,好吗?如读好了:这就是投入读的效果!)
3、学到这里,你们脑中有没有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
1、短短的二三十年,阿联酋人民做了什么,让沙漠变成绿洲?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二、自主学习,深入主题
1、自读自学
2、集体交流
师:同学们,老师看到大家很会读书,有的同学一边读,一边圈画,有的同学读了一遍又一遍还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习惯非常好。谁愿意把自己的阅读成果与我们分享?
a这里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指名读
谈感受指名读
读完后评价:好一群热爱环境的人民。
他们正用实际行动默默保护着这样一片得来之不易的.绿洲!
b、出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同学们,我们现在就来算一笔帐,在我们城市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至少需要十万。照这样算,如果一个中心公园有5000棵树,平均每棵10万元,那一共就是:10万×5000=(学生回答:5亿!)PPT上
看到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带着感受来读!
再指名读! 评价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指名说:指名读。
每一棵树都倾注了阿联酋人民的心血,真不容易!谁来读读这一句
评价语:真是爱树如子啊!
c、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找到句子后说感受,说到买来!
孩子说到买来之后直接出示
1、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
2、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说说理由。
2、把你的感受放进句子中读一读。
(真了不起,读到了文字的背后!)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纵横交错的场景? “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一画。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教师指着黑板说:像这样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就叫做纵横交错。
“挖去”、“填上”、“埋下”是一系列复杂的程序
(评:的确,工程浩大十分复杂)
3、正如文中所说——引读: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短短的一段文字,能体会出那么多感受来,他们不惜代价代价和艰辛的劳动来创造生活! (不惜代价)
过渡:他们还做了什么使沙漠变成绿洲?
三)为了使绿洲更美,阿联酋人民还会怎么做?
1。出示填空:
例:
当小花、小草、绿树蒙上灰尘时,园林工人给它们洗脸,霎时,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1)当树枝被不小心折断腰肢时园林工人 。
(2)当 时,园林工人 。
(修剪、施肥、松土等)
(四人一小组合作)
4、师小结: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因为他们认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出示并齐读)
人们珍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因为他们坚信出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齐读)
三、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1、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由此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指着板书)正是阿联酋人民不惜代价,精心侍弄有这样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教师把题目中的问号改为感叹号。
四、拓展训练,读写结合。
从20xx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就叫“迪拜奖”,用来奖励改善环境作出杰出贡献的范例。如今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想一睹沙漠中的绿洲的独特风采,你能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师总结: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课后同学们可以有选择性地完成。(课件出示:)
1、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去保护环境,爱护绿色!
2、用写信的方式,来提醒砍伐者、破坏者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为花草浇水、制作树牌和提示语牌,养成保护绿地、爱护树木的习惯。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板书设计:
18、沙漠中的绿洲
不惜代价
精心侍弄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 篇3
教材解析:这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课文的第二段是文章的重点段。
设计理念:本科的教学设计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出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我抓住了文章的重点词句来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另外,我让学生在课钱收集沙漠荒凉的图片、阿联酋以前环境的图片及现在城市美景的图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2、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沙漠中的绿洲》,(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内容?
过渡:在浩如大海的沙漠中怎么会有绿洲的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课文。
二、体会阿联酋人民是如何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这句话。
学生找到后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指名读。理解“侍弄”(仔细照看)齐读。
2、那么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是像爱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呢?
3、学生默读2-6小节,然后小组讨论。
4、学生交流。
(1)细心呵护。(板书)
出示: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如何爱惜的感情)
师述:这也是作者初次来到迪拜时的感觉,你们有什么感受?谁来读出这种美来。
导读:“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这么美的环境是因为“这里没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2)精心种植(板书)
a.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b.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c.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的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呢?(环境很恶劣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原先这里是沙漠,地上全市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一块不毛之地。(说说你印象中的沙漠)同时出示沙漠图片【文字的感悟加上图片渲染,使学生有一个更直观地感受】
过渡:可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为了美化自己的生存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他们知道“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3)辛勤的浇灌(板书)
生:虽然有地下水管给花草浇水,但还是每天给花草浇水,为的是使花草更漂亮。
过渡:是啊,刚浇完水的花草树木更加美丽、青翠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六小节。
出示: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林得干干净净。眨眼功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指导朗读。
(2)小结:正是由于阿联酋人民精心种植、辛勤浇灌、细心呵护,像爱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才有了今天阿联酋人民良好的生存环境。
【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段落,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的精心,在交流的过程中贯穿朗读训练的.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
三、出示阿联酋环境照片
过渡:通过刚才我们体会到阿联酋人民如何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我们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营造良好生存环境,建设自己的家园。有些同学在课前收集了大量阿联酋环境的照片,就请大家看一下吧!(实物投影,出示照片)
【通过观看图片,更加真切地体会阿联酋人民付出的代价,同时让学生通过在课前搜集资料的方式独立地去发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四、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过渡:虽然阿联酋的环境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可他们却不怕困难,为了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付出了很大代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结合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谈谈自己的打算吗?
【设计这个环节,使学生通过学文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纠正学生的日常行为。】
五、总结
是啊,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吧!
【借助课文的总结句,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进一步感受沙漠中的人们为了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顽强地与恶劣的大自然作斗争的可贵精神】
板书:
精心种植
沙漠中的绿洲辛勤浇灌改变环境
细心呵护建设家园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语言文字,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树木、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
2、读好课题。沙漠中竟然建起了绿洲,真让人不可思议,更令人赞叹,能读出这种味道来吗?
二、沙漠与绿洲的对比
1、出示图片,这就是阿联酋所处的沙漠,出示词卡:白茫茫的一片
2、了解阿联酋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阿联酋地处海边,地面全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咸而板结,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真是块——不毛之地。
什么叫不毛之地?(寸草不生,贫瘠、荒芜)
3、课文中的描写出示,体会朗读:
(1)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2)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是啊,阿联酋所处的沙漠是盐碱地,跟我们这边的酸性土壤截然不同,一般植物是无法生长的,所以称为不毛之地。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这环境的恶劣吗?
4、过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阿联酋人们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建立了一座座绿洲,指名读句子,阿联酋绿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出示: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
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体会朗读: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星罗棋布
三、紧扣中心,自主感悟
(一)抓住中心,整体感受
1、过渡:这么多、这么美的绿洲全靠有绿树和鲜花,那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对待花草树木的?请大家自由读2-7小节,找出这句话并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
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理解“精心侍弄”,读好这句话。
过渡:快速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的?请你划出相关句子,还可以写上你的感受。
(二)体悟中心——耳闻
1、交流一,读读,谈谈感受。
(1)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从三个“买来”体会,投入很大的财力。我们这边种树只需要买花草树苗,江阴投资10亿元打造国家园林城市,而在阿联酋,除了买花草树苗,淡水需要买,连泥土都需要买,要进口这么多材料,费用更加昂贵。
除了要花费昂贵的财力,还要付出很大精力,还要做什么呢?
(2)出示:接着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你能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他们怎么做的吗?
为什么作者不这样简洁地写,而要加上具体修饰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细细体会,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从动词“挖去、填上、埋下”和“纵横交错、源源不断”体会所付出的人力、物力。
·从修饰词体会用词的恰当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
“纵横交错”的水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比划比划看(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