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骆驼祥子》有感

2025/09/19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骆驼祥子》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骆驼祥子》有感 篇1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他自己非常喜爱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应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老舍把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写活了。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读了《骆驼祥子》,我感受到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一波三折,崎岖坎坷。我不由得为祥子的命运所感叹。祥子一开始是那样老实善良,正直勤劳,可是在生活一连串的打击下,他变了,变得不求上进,对这个世界也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他变得奸诈,甚至可以说是无耻。为了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

读到这些内容,我对祥子的前后反差感到悲伤,也对他后来可耻的所作所为而愤怒。然而,我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祥子生活的社会是黑暗的,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面目也是丑恶的。黑暗社会中,人性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仇恨。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社会环境下,祥子一类的下层市民被压迫,祥子在接受了几番打击后终于明白:即使肯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祥子变得堕落,除了他本身的目光短浅、狭隘自私,更多的则是因为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作为青少年,有书读,而且处处都有人呵护着、鼓励着。所以,我们不能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变化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当时的社会背景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迷失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挫败一个人的意志,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麻木、潦倒、自暴自弃。

现在的生活条件优越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一开始奋发向上要强的精神,而应当吸取他堕落的教训,引以为戒。

读《骆驼祥子》有感 篇2

“一个车夫的悲惨世界,一段历史的社会剪影”,这是故事的开端,用粗大楷体写下的一句话。

这部长篇小说写的是人力车夫祥子的人生几经波折起伏,最终成为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的故事。祥子本是个老实忠厚、善良、健壮的有志青年,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但随着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他的斗志也一次次萎靡,他的身连着心一次次沉沦,失去希望,失去灵魂,最终戴上丑陋的面具,甘愿成为魔鬼的奴隶,成为精神的堕体。

我相信任何人看到小说的结局,都会情绪万千,感慨不已。所以我的心情也久久无法平复,包含着对祥子的惋惜在内的一些复杂情绪。祥子的命运无时无刻在警醒着我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不再重犯致命的错误,不被现实利诱,不被挫折打败。面对生活中的大小挫折,我们也许望洋兴叹,甚至觉得无力回天。故事前期的祥子坚忍不拔,勤劳善良,我们不能否认他之前的坚守,但最终他还是堕落了。《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曾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要保持着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本性,勿忘初心,方得始终。那么在与你认为比天大的.困难作斗争时,才能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战争,和谐而幸福的年代,比祥子幸福太多。但千万不能放松警惕,掉以轻心,被现实把自己的理想悄然无息地浇灭,渐渐的逝去。

要知道我们有如蓄势待发的箭矢,又像是朝气蓬勃的向日葵,向着太阳出发,需要更向上,做更好的自己。

读《骆驼祥子》有感 篇3

二十来岁的年纪,高大的身材,出了号的大手大脚,迈着大步拉着漂亮的洋车走在大街上。这就是老舍笔下的祥子。

祥子一生的追求不过是在北平有辆洋车,希望靠自己的勤劳过上好生活。可是当他用三年省吃俭用的钱买了新洋车时,当他认为生活在逐渐变得好时,洋车毁于宪兵之手,祥子也被捉去当了壮丁。他乘机逃脱回到北平,却被孙侦探敲诈了全部积蓄,再被讨厌的虎妞控制。祥子一次又一次失败,他感觉无力,信念动摇了,甚至觉得生活从此就黑暗起来。虎妞难产而死,他不甘命运一次次地打击,却无处倾诉,却拒绝了小福子的表白。社会将祥子逼得无奈,在他眼里生活不就是这个样子吧,努力也罢,颓废也罢,生活还是原来的样子。当他找到新的生活,似乎看到了地平线外的一道光芒,相信能和小福子过上幸福生活时,小福子却早已不堪生活的自杀了。他理想的生活被现实撕得灰飞烟灭。醉酒后口吐内心话:“当初咱倒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吗”他整天流浪街头,被世人、社会所抛弃,永远失去了信念,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体,坠落了无底而黑暗的深渊。

书中的主人公祥子是一个善良、单纯、无用的人,原来拥有不屈不挠的信念,但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他一次又一次心灵受到重创,他只能自甘堕落,成为行尸走肉。他心中唯一的希望,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信念被攻破了。那么,什么是信念呢?信念是精神和品格的交汇,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台阶,是战胜艰难的力量,信念是人生的精华幸福的`源泉。一个人只有拥有勇往直前的信念,他的人生才会有力量,有希望,有价值,有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一个人一旦失去信念,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只会成为一个人生的失败者。拥有信念,你的心胸会因此而宽广、乐观,你的人生之路会因此而平坦,你的生命也会因此而释放出光彩。作为刚踏入初中的青少年,我也经常思考人是为什么而活?又是什么支撑着我努力奋发?其实就是信念两个字。青春并不意味着茫然和疑虑,信念会支撑我们走过困难和挫折。只要信念还在,成功之门就会为你敞开。

记得上学期,学校举办了6公里的竞走活动。前3公里,大家还算整齐,队伍向前行进速度均匀,只是大家都出了些汗。到了后3公里自由发挥时间,队伍就拉开了。大家有的向前奋力急冲,有的慢跑行进,大约又行了1公里,我有些支持不住了。因为我的耐受力不大好,再加上出了些汗,水分又没得到及时补充,顿时减慢了速度。我大口地喘着气,想缓解一下劳累。可是,一个想法在我脑海里擦了一道火花。这点路程算得了什么?再说我已经跑了三分之二了,再坚持一会儿,也许就到终点了。如果这点路都坚持不了,岂不被别人笑话。对,我又要有坚持到终点就一定能成功。想到这儿,我又像刚才那样跑了起来。大约又过了一公里,我呼吸越来越急促,腿也像绑了铅一样,脚步沉重。突然我感到有东西扎脚,先没当回事,后面扎得越来越痛。我急忙脱下鞋来看,脚上起了个大水泡。我心里有些打退堂鼓,刚想放弃,我又想起“有信念就有希望”这句话。于是我忍着脚痛,又向前跑去。跑着跑着,远远的我望到了终点的标志,我一门心思地向终点冲去。虽然我不是前几名,但至少我凭借信念成功了。这次活动既锻炼我们的体能又培养我们的毅力与信念。老师给每一个完成任务的同学一枚黄色贴花作为奖励,图片上是一只小蚂蚁站在一块岩石上,费力地举起比它自身大几倍的小石粒,写前“信念11七年级社会实践”。我把这个贴花放在写字台上,时刻激励我:没有信念,人就失去了希望。

读《骆驼祥子》有感 篇4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被老板盘剥。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到小说结尾,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这本书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它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怀,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优良品质。小说批判了人性的弱点,作者在小说中表达出自己对不敢正视现实的、自欺欺人的幻想、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狭窄的个人主义、个人奋斗破灭之后的苟且忍让的厌恶,也揭示个人奋斗不能使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我同情祥子,因为他的勤劳、质朴却没能让他实现梦想,难道仅仅因为他是黑暗就社会的贫民吗?当然,他生活的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是个主要的原因,但是,如果他的意志力再强一些,他没有被虎妞诱惑,也许他也不会坠落为城市垃圾。祥子原先高尚的品质让我敬佩,它顽强的与命运抗争,但人是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最不堪一击的,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现实与命运。

现在我生活在光明的社会,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