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
一、设计依据
《纲要》中指出5至6岁的幼儿知识经验相对丰富。他们获取知识、动手的欲望比较强烈。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各种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身心发展。我们班幼儿有画线描画的经验,但不能很好的去设计,因此,我根据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从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设计线描画为目的,从而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尝试用各种线条装饰盘子。
(二)鼓励幼儿大胆装饰,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三、重难点
(一)重点:用不同线装饰盘子。
(二)难点:引导幼儿设计不同的图案。
四、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喜欢画画、会使用线条装饰。
(二)物质资料准备:纸盘子若干、水彩笔、范例画。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语言导入:以提问的方式进入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盘子,你们看,我的两个盘子有什么不同呀?哪个更漂亮呢?
2。引导幼儿说出:一个画画了、一个是空的。画画的最漂亮。
3。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老师:我这还有好多空盘子呢?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帮老师一起来装饰盘子呀?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先欣赏一些优秀的线描作品,感受线的不同变化。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从这些线描画中,你们发现线都有什么不同。
(1)观察线条的形状,有直线、曲线、波浪线。
2。教师示范线描画中常用的线条运用。
(1)小朋友在绘画是注意线条的组合,粗与细、直线与曲线的使用。
(2) 线与线之间的空细,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几何形来丰富,如圆形、三角形等。
3。发给幼儿纸盘,教师辅导,幼儿操作。
(1)鼓励幼儿大胆画线描画,老师适时指导个别幼儿。
(三)结束本分展示幼儿作品,体会画画的乐趣。
老师请几位幼儿到前边展示,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用到了哪些线条。老师:咱们小朋友们画的都很好,把你们的作品放到美工区来展示,让大家都来欣赏,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静态的图片或观看"青蛙"的录相片段,了解青蛙一些活动及生活场景。
2、学习用毛笔画各种动态的青蛙,能添画上较合理的背景。
活动准备:
幼儿最好分成一半教学;宣纸或毛边纸按美术本页面大小裁好;每人一支毛笔;绿、黑、红、蓝等其他颜色;水、擦布;作品展示区;教师操作用《青蛙》图片幻灯、范画及示范用的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人类的好朋友----青蛙的生活照。(点击播放,边放边提问:青蛙在干什么?在哪里等)
二、律动《小青蛙》
三、教师讲解、示范。
今天我们要用毛笔学着来画一画青蛙。怎么画呢?
1、我们先来欣赏几幅毛笔画的青蛙图。
2、示范绘画方法:绿身子(整支毛笔按两下完成),先长后腿再长前腿,(换色画)大大的眼睛,穿花衣(黑色按三笔),一只可爱的青蛙就出现了。试着换个方向再画一只……用其他笔添画上背景即成。
3、请大家动手试试看。
四、幼儿绘画教师巡视,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表现。
五、作品展示根据孩子先后,及时张贴出作品。等到大半孩子完成时,请大家自由欣赏并评价一下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现在的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成人眼中普通的沙石,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满了生命力。我觉得抓住时机,引导他们从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很重要的。大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敢于大胆想象、多方位观察,能根据石头的形象变出相应的物品。
2.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学习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主动与同伴分享其作品的独特之处。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几块画好的石块。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面具夸张的形象,能大胆地进行夸张的绘画,体验画脸的乐趣。
2.在观察、模仿、描述、创作的过程中,理解作品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充分感受画面幽默、风趣的特点。
3.能够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收集有关的面具资料并带到幼儿园,通过图片、谈话,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2.环境创设:在活动室里挂上各种各样的面具,布置一个迪斯尼乐园。
3.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镜子、画笔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若干面具实物,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是什么?你看了这些面具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2.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面具。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各种各样的面具图。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个面具?它是什么样的?鼻子、眼睛、嘴巴是什么样的?你看到这样的表情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来学一学。
3.引导幼儿比较面具与人的面部的差异,感受诙谐情趣。
出示镜子,引导幼儿从颜色的不同、是否对称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
教师小结:面具大多是人们在表演和游戏的时候戴的,面部色彩和五官位置的变化,表现了人们的幽默和风趣,充满了喜剧色彩。
4.教师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幼儿讨论设计有趣的脸的图画。
教师:你想画谁?如何将他的脸画得很有趣?
5.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各种有趣的脸的图画。
6.幼儿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教师:说说你画的是谁?有怎样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