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一年级下册《28骆驼和羊》优质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北京版一年级下册《28骆驼和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28骆驼和羊》优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
2、积累词语16个,句子2句。
3、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第3或第4小节。
4、使学生懂得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骆驼、羊)你们看它们是谁?
2、出示课题
(1)学生字“骆、驼”
(2)指名读课题,齐读
(3)过渡:课文究竟讲了骆驼和羊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看图,边听录音,说说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1)学生自读三、四分钟。
(2)读后同桌互评,看看是否读通课文。
(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评朗读情况。
3、自学生字
(1)学生按“划出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找找朋友”自学生字
(2)集体交流反馈
(3)去拼音,打乱顺序,反复抽读
三、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指名读第一节
2、骆驼和羊争论什么?它们是怎么说的?
3、指导朗读对话
4、分角色朗读第一节
5、学习第2、3节
6、听录音,思考:骆驼和羊各做了一件什么事来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呢?
7、学生交流
8、轻声朗读第2、3节,要求:读熟有感情
9、检查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评议
10、齐读
11、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1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3、出示老牛的话
14、齐读,找处一对反义词
四、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读课后练习2,读词语
3、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总结
六、扩展作业
模仿课文,看图说说《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1、小组合作练说
2、汇报交流,评议
3、植物妈妈有办法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28骆驼和羊》优质教学设计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骆驼和羊》是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谁也不服谁,因而争论不清,最后只好找老牛评理的故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要懂得自己也是有短处的。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图文对照,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当全面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说教具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flash课件,目的是利用学生爱看动画的心理,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教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童话式的教学情境,师生共同畅游在童话世界里,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说学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按“看看—说说—读读—找找”的步骤进行探究。即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着说,认真读,仔细找。
四、说学情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在家中都唯我独尊,在学校和同学发生冲突总是向老师告对方的状。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适时教育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童话导入新课
出示骆驼和羊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骆驼和羊的特点(高、矮)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他们和你们一样,也经常发生矛盾。这一天,骆驼和羊碰到了一起,他们就吵了起来。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争吵吗?请同学们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就知道了。让学生置身于童话情境之中,情绪必然高涨,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活动就能主动地获得知识。
第二环节学习第一自然段
创设情境让前排矮个同学表演羊,后排高个同学表演骆驼,分角色朗读,读出双方的`不服气。再同桌对读。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体验角色心理,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兴趣。
第三环节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我按照“看看——说说——读读——找找”的顺序学习。看,看图。说,说他们干什么。读,自由读课文。找,在读的过程中找羊吃的辛苦吃力的词语。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朗读骆驼吃树叶的轻松和羊吃树叶的辛苦,并让学生表演羊吃树叶的动作,从而感受骆驼的得意。通过找动词和表演来理解羊吃树叶的辛苦和吃力,让学生明白只有用词准确语句才会生动。
在总结第二自然段学法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放手让学生阅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他们学会学习。
第四环节学习第四自然段
先让学生谈谈是高好还是矮好。然后听听老牛的观点。最后让学生讨论假如你是那峰骆驼或你是那只羊,听了老牛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个环节
学生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结合日常生活说,这样能引起他们对事情的反思,学会全面地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也就是让他们能唯物辩证的分析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人都是有优点的,世界上没有全优的“完人”,也没有全劣的“庸人”,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让每一个同学都对自己充满自信。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28骆驼和羊》优质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
2、积累词语10个。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了解植物的传播途径,了解大自然的奇妙,学会善于观察周围的植物,喜爱植物,激发研究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你们见过农民播种的情景吗?他们是怎么播种的?
板书: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
2、在大自然中,许多植物传播种子却有他独特的方式,非常有趣。
板题齐读
二、初步感知,学习字词
1、听老师读课文,听清课文讲了哪些植物?
2、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圈出来,交流记字方法
3、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
4、看谁读得准,看谁读得快
植物办法告别准备威风铠甲挂田野底下种植
生物办公法官别人备课微笑甲鱼野外鞋底
5、抽读生字
6、接龙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反复朗读,合作学文。
1、观看动画、自由读课文。思考:这四种植物分别以什么方式传播种子?
2、合作学习。
四人一组讨论:组成一段完整、连贯的话,答案必须是小组成员共同的结果。
3、指名汇报
杜(读小节)讲(讨论的过程)述(把答案组成一段话)
随机板书:风动物弹力
4、自我巩固:把答案组成一段话自己练说。
5、指名读第六节,说说怎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6、带上动作读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快速记忆。
7、比比谁记得最快、最好!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28骆驼和羊》优质教学设计 篇4
目标
1、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自然段的方法,读懂课文,明白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个道理。
3、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及以图促进理解语言的能力。
4、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在预习时能找出本课生字的形近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讲的道理,看懂图画。
2、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3、理解词句,理解老牛的话,学会全面地看问题。(难点)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共有三幅图。课文的第二、三、四段分别与之对应,显得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首先可从图入手,了解故事梗概。接着,边读边思,理解第一自然段。然后,图文对照,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注意抓住重点词语加以理解。最后,观察图画,突出重点段。通过看图、学文,思考提问,理解课文含义,并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教学准备:
1、挂图三张。
2、剪画,骆驼、羊(两面可用,骆驼腿能弯曲脆下)。
3、生字、词卡片。
4、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我们在第六课曾经学过了《坐井观天》,它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回答,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骆驼和羊》(板书课题)也是讲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场争论,明白了一个道理的故事。
二、指导看三幅图,每幅图上讲谁在干什么?(第一幅图讲骆驼在吃墙上面的树叶,羊趴在墙上怎么也吃不着;第二幅图……)提问:课文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呢?
三、初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看图的内容分别是由哪几个自然段叙述的。
2、有几个自然段?指名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完评议。
3、三幅图各讲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精读,分段理解。
1、出示骆驼和羊剪画。骆驼和羊它们相比之下有什么突出的不同?(板书高、矮)看课文怎么说?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骆驼和羊为什么事争论起来?画出有关句子,指名答(板书:好好)。
(2)这两句和第一句有什么关系?(因为骆驼长得高,他就说长得高好……)
(3)他们要各做一件事证明自己说得对,他们说这些话时语气是怎样的?读一读,读出来。
3、指导读出重音。
4、这一自然段写什么?
五、作业:自学骆、驼、俩三个字,注意读准“俩”的音,给生字找形近字。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写什么?他们各自怎么证明的呢,读二、三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讲什么?(骆驼做了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不服输。)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出示小黑板)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怎样做、怎样说。
(1)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板画围墙、墙头伸出茂盛的树叶。)
(2)他们怎样做?贴出骆驼和羊的.剪画,理解“一……就”(指导读出轻松语气),理解“老长,还是”(指导读出费劲语气)(看图对比理解)这几个重点词、句说明什么?
(3)他们怎么说?争论有结果了吗?
(4)指导读自然段,读出重音。
(5)小结:学这一自然段,我们用了带着问题读,通过理解重点词从而理解重点句的方法,是否可以这样学第三自然段?
3、自读、画重点词、学习第三自然段。这自然段讲什么?
(1)他们来到什么地方?板画围墙的另一段。
(2)他们怎么做?读句子,移动翻转骆驼和羊的剪画,贴在相应位置。理解汇报重点词:“大模大样、怎么也”(我画的重点词是大模大样,这个词的意思是……说明……)(我画的重点词是怎么也……)(结合图对比理解)。
(3)他们怎么说:结果怎样?
(4)有语气读,评议。
(5)小结:他们各自证明了自己的看法,但都不肯认输,怎么办呢?(去问老牛)。
4、看图3,再读第四自然段。老牛怎么说:出示字条“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1)“只看到自己的长处”,“长处”是什么意思?是针对前面哪两句话说的?也就是针对谁和谁说的?
(2)请自己理解“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3)为什么说“这是不对的”?
5、小结:我们也和骆驼、羊是一样的,有长处,也有短处,条件不同,长短处也可能互相变化,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作业:自学情、围、枝三个字,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第三课时
一、熟读全文,思考: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想?指名背课文最后一段。
二、学习生字。
1、读词卡、字卡,检查是否认识。
2、听写六个自学的生字。检查: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有没有按田字格写)。
3、重点指导字教学:
(1)“事”,看老师怎样写(板书在田字格中),边写边说:“一”,下。
(2)“事”字怎样记?答后在本上书写。
(3)“墙,茂盛、腿”逐一教学,过程同“事”。
4、课堂自学“摇”,汇报。
5、用卡片开火车给本课生字组词口头造句。
三、完成作业:课后二、四题,默写最后一段。
四、总结:学《骆驼和羊》这课,我们明白了“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学习课文时,我们是图文对照,找出骆驼和羊是怎样做的、说的,老牛是怎样说的的句子,通过重点词理解。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学习写人物故事的课文中。
五、作业:
自读《自读课本》第14课,画出天鹅、梭子鱼和虾是怎样做的句子,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