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自由奔放地思考、想象、表达、写作,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由奔放地说,为写作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说的内容求异、求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件显示:四个旋转的圆分别变成娃娃脸、桔子、球、泡泡,排列在画面上方,接着走出一个卡通女孩--圆圆作思考状。
师:圆圆想,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的呢?小朋友愿意和圆圆一起想吗?让我们打开思维的门窗,放飞想象的翅膀,一同走进这圆的世界。
揭题:圆
2、激情:老师设置了四道关卡,大家要热情参与,积极创新,有丰富的奖品等着你噢。
二、以图激情,启发想象
(第一关:画)
1、你由圆想到了什么?把它画下来好吗?可以独立画,也可以找伙伴合作画。
2、学生作画。
3、请画得多的.同学说说画了什么?其他人补充。
4、看圆圆画了些什么?课件显示:图片1
三、以图促说,激励创新
(第二关:说)
1、恭喜小朋友通过了第一关,为你们插上一面小红旗。第二关上不上?
2、你最喜欢哪一个,看着它你想到了什么?能说一段话吗?
可以选自己画的,可以选圆圆画的,也可以选现在新想到的。
课件显示:图片2
3、先独立构思,后找伙伴说说。
4、指名说。
四、以说促写,自由创作
(第三关:写)
1、说得多好啊!太棒了!奖励小红旗。第三关更难了,还上不上?不畏艰难,好样的!
2、要求:自己取个题目,15分钟内完成。
3、学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五、以精促改,培养习惯
(第四关:改)
1、想想第四关该是什么了?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完了发出声念2遍,边念边改。
2、找伙伴互改。语句通顺吗?想象合理吗?
3、集体评改。
一人读,其余学生听后评一评,评得好的发大奖。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大胆想象,连闯四关,画出了一张张充满生趣的画,写出了一篇篇富有新意的文章,圆圆还写了一首有关圆的儿童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传阅。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学知识,了解写作背景,积累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文章中优美、含有哲理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在对比和品析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教学重点:
品味优美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创设
雪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而鲁迅却平中见奇,把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进行了一番描写。描写中寄托了深远的情思。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鲁迅的散文诗《雪》。
二、简介文学知识及写作背景
1、《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2、作者及作品:。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思想产生了巨大变化,弃医从文,开始了文学创作。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等。
3、写作背景见课后附录第一自然段。
4、学生记忆文学知识的重点。
三、展示目标
1、解决并积累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自学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勾画疑难字词。4分钟后共同解决疑难。
1、学生读文,勾画疑难字词。
2、质疑答疑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
3、读写巩固、理解记忆。
4、专项训练
A、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磬口()脂粉()粘结()灼灼()
朔方()褪尽()塑雪()
B、解释词语。
凛冽:消释: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在读文中完成以下两个问题:文章写了哪两个地方的雪?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对于这两个地方的雪,作者感情更倾向于哪一方?你是怎样感觉到的?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有怎样的区别?
方法提示:先朗读一遍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用蓝笔圈点勾画批注问题答案。再默读一遍课文,用红笔勾画再次发现并简要记录自己的理解。之后在小组内探讨疑难问题,10分钟后汇报。
1、学生读文思考。
2、小组交流疑难。
3、班内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指导点拨。
4、班内交流、教师板书。
问题答案:
a、文章写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充满生机(隐约着青春的消息、处子的皮肤、雪野中五彩斑斓、飞着、闹着)、绚丽有趣(明艳、洁白、闪闪地生光、塑雪罗汉)、不能持久(消释)
朔方的雪独立向上(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旋转升腾)、坚强不屈(雨的精魂)。
b、更倾向于朔方的雪(4段“但是”转折)作者喜爱江南的雪、赞美朔方的雪。
教师质疑:
A、作者对江南的雪的不能持久持怎样的情感?(惋惜)
(此时学生会更明白作者为什么赞美朔方的雪)
B、文章写两个地方的雪,运用了什么写法?(对比)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收获:1、积累了一些词语。2、感受到了雪的美,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3、学到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
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4、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不觉间,我们已由孩童渐渐长成青少年,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去,所谓的成熟离我们又太遥远。于是,在花季和雨季中,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作文课——《成长的烦恼》。
二、讨论畅谈
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各自畅谈内心的烦恼。
2、交流自己的烦恼,引起同学的共鸣。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烦恼。
4、教室小结。
三、学会表达
你能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吗?
举例示范:
(1)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2)我的烦恼就像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
学生模仿练习,指名表达。
四、引导化解
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让我们小小的心田承载不了这样的困惑,可是你知道吗,世界上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爱迪生成长的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
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长中的烦恼讲给同学听,并模仿名言警句的格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比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五、激情写作
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篇4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