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小班教案

2025/09/2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玩具是靠惯性、发条、电能等动力动起来的。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3、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惯性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机械玩具(发条)以及遥控、声控玩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初步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

(1)幼儿自由的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2)请幼儿说说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3) 将幼儿带来的玩具按不同的玩法分类摆放。

二、幼儿交换玩具玩,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1)请幼儿讲几类玩具都玩到,加深对玩具不同玩法的体验。

(2)请幼儿说说自己玩了哪些玩具,是怎么玩的。

三、引导幼儿深入探讨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式。

(1)出示打开的发条玩具供幼儿观察。

提问:为什么拧了发条玩具就会动起来?

(2)出示打开的电动玩具供幼儿观察。

提问: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幼儿讨论后,教师出示电动玩具证实。电动玩具有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3)接上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的玩具拧了发条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一推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

四、提供先进的玩具供幼儿观察操作。

(1)观察遥控玩具。

教师打开开关让幼儿观察玩具是否会动,然后问幼儿:玩具为什么会动?

教师操作遥控玩具后提问:让它动起来的是什么?这种玩具叫什么玩具?

(2)提供会录音的娃娃供幼儿观察。

让幼儿对娃娃说话并观察其反应。让幼儿知道娃娃身后有个小录音机,所以他会说出跟幼儿相同的话。

五、结束活动。

小结:这些玩具真有趣,它们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了让小朋友玩得开心而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们发现了其他新的玩具,可以向大家介绍。

延伸:带幼儿到室外玩玩具。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会拿纸片,用棉棒粘贴。

2、能有层次地摆放树叶,粘贴出树叶茂盛的形态。

3、体验活动中帮助他人的愉快情感。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茂盛的大树。

2、材料准备:绿色蜡光纸、胶水、棉棒、小盘、大树干背景图。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幼儿初步学会拿纸片,用棉棒粘贴。

2、活动难点:能有层次地摆放树叶,粘贴出树叶茂盛的形态。

3、指导要点:示范讲解用棉棒粘贴,能有层次的摆放树叶。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制作的情感。

指导语:炎热的夏天来了,爷爷、奶奶都来到大树下乘凉啦!可是大树光秃秃的,爷爷、奶奶都热得不得了,怎么办呢!

提问:这颗大树缺少了什么?

幼儿:树叶宝宝

师:我们快来给大树贴上茂密的树叶宝宝吧!

2、示范讲解对折剪树叶、贴树叶的步骤。

(1)教师出示剪好的树叶。

(2)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拿起,然后用棉棒沾着胶水涂在树叶的一面,轻轻的贴在。

(3)贴树叶:用胶水把叶子贴到树枝上去,注意树叶要一片挨一片整齐地排列。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的粘贴方法,保持画面整洁干净。

(2)提醒幼儿团结协作,不要争抢。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确定主题,完成任务。

(4)合理分布叶子,尽量贴出树叶茂盛的样子。

4、欣赏交流

5、活动结束

师:今天树妈妈很开心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我们帮它找到了那么多的树叶宝宝,那我们小朋友该怎么说啊?

幼:不用谢!

反思:

教师引用故事导入活动,好。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兴趣高涨,这说明教师的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但在讲解演示时,语速和示范操作要放慢些,让所有的幼儿都看清楚。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快跑、钻、敏捷的反应能力。

2.提高幼儿三人合作进行游戏的能力。

3.培养幼儿学会为别人取得胜利而高兴的良好心理品质。

活动准备

1.音乐

2.兔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小兔子(幼儿)分散站在场地中间,在兔妈妈(教师)的带领下做自编的小兔操节。

二、游戏活动

1.介绍游戏名称。

2.游戏准备

选出两名幼儿分别当没有窝的小兔和大灰狼

其余的幼儿三人一组,两人围成圈,一人当窝中的兔。

3.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教师与幼儿一起说儿歌

小朋友来游戏,我们来帮兔找窝,一、二、三。

喊一时,兔即刻逃跑,喊三时大灰狼开始追捕。

这只兔为了自救,可以向任何一个窝里跑。

这时窝里原有的兔要马上向外逃跑,大灰狼追小兔。

如果被大灰狼捕到的兔,两人就另换角色。

4.互换角色,游戏反复进行。

5.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并表扬找到窝的兔子取得胜利,全体幼儿祝贺他们。

三、活动结束,放松走步。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彩色的梦》的内容并学习朗诵,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3、了解儿歌的含义。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2、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小草、小花、白云的图片及头饰。

2、《梦》儿歌挂图或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梦。

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做过什么样的梦?梦到了什么?

2、向幼儿介绍“小客人”,猜猜它们的梦。

(1)向幼儿介绍小草、小花、白云也喜欢做梦,猜猜它们的梦是什么颜色?

(2)说说小朋友的梦是什么颜色?

3、请幼儿看挂图,说儿歌。

教师请幼儿看挂图,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分别用儿歌中的语言说出来。

4、请幼儿自主选择头饰,分别扮演小草、小花、白云、小朋友,分角色朗诵儿歌。

5、引导幼儿想象:还有谁会做梦?它的梦是什么颜色的?用儿歌中的话说出来。

梦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白云爱做梦,梦是蓝蓝的;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选择的教学内容《彩色的梦》目标较全面,也较具体,且目标的难度适中,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这个活动的目标体现了语言活动的主要目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朗诵,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活动开始,向幼儿介绍小草、小花、白云也喜欢做梦形式创设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的学习兴趣。在此活动中,我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教幼儿正确地念儿歌,这样也为以后引导幼儿想象奠定了基础。活动时听说游戏规则中一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在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的环节中,我能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且在幼儿基本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教师担任主角指导游戏,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教师先与全班幼儿游戏,可以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出现,让幼儿成为胜利者,练习游戏中的规则性语言,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接着,教师再与个别幼儿进行游戏,让每一位幼儿清楚地感知游戏的全过程,为幼儿自主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游戏较适合采用让幼儿两两自由结伴的形式进行活动。这样可以让每位幼儿都能充分地、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练习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我从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但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巡回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我也把此活动有意识地穿插安排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让幼儿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发音练习和训练各种能力。

小百科:梦,也有梦想的意思。古人相信,做梦总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做梦的原因已知的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原因,但即使是在人类已知的这两方面,人类依然无法解释梦形成的机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