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桥》语文教学设计

2025/09/23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桥》语文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语文教学设计 篇1

《桥》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桥》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桥》语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朗读,运用以读促悟的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感受老共产党员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以读促悟,感受老共产党员沉着镇定、临危不惧、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崇高精神。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乐《为了谁》《神秘园》。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法、学法:

以读代讲

以读促悟课中探究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为了谁》)导语:这首歌是1998年长江抗洪后写给人民子弟兵的,他们的事迹感动着中国的每一个人。(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1)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我们国家每年都会评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图片2)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发生,今天让我们走进《桥》3,以读的方式感受一位老村支书,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

师:播放课文朗读片段。

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当洪水来临时,老汉指挥全村人民渡过了桥,保住了生命,最后老汉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吞没了。

二、新授

(一)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2)画出描写老汉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二)学生汇报洪水语句

1、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洪水呢?谁来说一下。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课件出示5)(洪水图片6)

分析句子特点(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板书:凶猛可怕)

3、多么可怕的洪水啊!简直就是魔鬼。我们怎样才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可怕呢?

同学们看着画面,想象着洪水是魔鬼,它的肆虐,它的疯狂,当时情况的危急,读读这几个句子。

4、进行朗读:自己找感觉读句子、个人展示(评价)、小组赛读、齐读。

5、过渡: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课件7指导:读出人们的惊慌失措的感觉,齐读: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动作与神态句子

1、师:面对着肆虐的洪水,面对着乱哄哄的村民,老汉像一座大山稳稳地、镇定地站在木桥前。出示老汉图片8看,老汉是多么的沉着冷静。(板书:沉着冷静)

找出相关句子。

(课件9)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当山洪爆发时,人们的惊慌与老汉的沉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段。

1、指名读,评价

2、教师指导并范读(分析指导:老汉先于村民来到木桥前,但他并没先跑,而是沉着的站在木桥前,从中可看出他心系群众。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站”“盯”“乱哄哄”和“像一座山”在朗读时应重读,突出老汉的形象以及和村民的对比。语气是强烈的,震撼的。范读)(课件9重读指导)

3、学生个人展示

谁能站起来,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读这段话。

4、小组赛读展示,教师评价

5、我们全班站起来,像老汉一样稳稳地站着,一起读这段话。师评价很有感觉。

语言

师:此时情况危急,死亡逼近,老汉的语言是怎样的呢?找出句子。

(课件10)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指导(要读得坚定、果敢、有力量。)齐读

师:老汉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哪一个标点引起了你们的注意?(感叹号!连续出现三次!)能体会出它的作用吗?(感叹句式语气更强烈。)

2、进一步指导朗读并范读: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却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语气要强烈,语调要激昂,语速要快。

3、让咱们铿锵有力地齐读这段话!(读得非常好)

小结:作为一名党员,老汉就像一座山,临危不乱、沉着镇定。(板书:临危不乱)

过渡;急着逃生的人们引读----“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动作、语言:

师:谁来接着汇报?

(课件111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师:老汉揪出的是谁?此时此刻在老汉的眼里,他揪出的是谁?(是党员是儿子)此时此刻在老汉的眼里没有父亲与儿子,只有党员与村民,明知生死攸关,却依然是不徇私情。(板书:不徇私情)

2、教师指导:这里把啊老汉凶的样子比作“豹子”,“冲”“揪”“吼”几个动词极其生动的表现了老汉的愤怒与无私,应重读。语言要坚定,严厉,震撼。

3、个人展示读,齐读语言、动作

师:这个危在旦夕的时刻,老汉把他的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那是他的亲生骨肉啊!他是不是不爱他的儿子?(爱)你从哪看出老汉爱他的儿子?

(课件13)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从‘推’字可以感受到,老汉此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让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父子俩的对话。

师:水已经爬上了胸膛,老汉心急如焚,老汉吼道(引读)可是洪水无情?

板书:英勇牺牲

(钢琴曲《神秘园》)(课件14)指导朗读: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用惊讶、敬佩、悲伤的语气把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读一遍。

语速稍慢,语调低沉。

洪水吞没了一切,却无法吞没的'是什么?(父爱、光辉的党员形象)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进行了朗读,以读促悟,体会到了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正是这篇课文用《桥》做题目的原因。他的父爱和他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让我们为之动容。整篇文章朗读基调是荡气回肠的悲壮与赞叹,语气是震撼的、赞叹的、悲壮的。下面让我们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课外延伸

一座山我不知道你的姓,你的名但我知道

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老汉!啊,老汉!你是一座山一座镇定的山

征服了肆虐(nüè)的洪水一座刚毅的山抵挡了可怕的灾难更是一座深情的山饱含着宽广无私的爱

啊,老汉!

你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永远,永远!板书设计:

桥(赞叹悲壮赞叹)

洪水:

老汉:

凶猛

沉着冷静

临危不乱

可怕

不徇私情

英勇牺牲

人们:惊慌失措

《桥》语文教学设计 篇3

一、单元主题、引入课题

同学们,第四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走近一位普通的山村老汉,学习第3篇课文,题目是《桥》(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白任务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清瘦、沙哑、豹子”等词语。

2、通过自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熟悉课文内容,领会老汉在危难面前表现出来的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贵品格;

3、读中思考,领悟课文表达方法的特点。

三、初步感知,掌握生词。

1、出示自学提示一: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清瘦揪出豹子沙哑

检查方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观察一下,看这两行词语有什么特点?嗯,细心的)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黎明,当洪水袭来时,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指挥村民们有序过桥,而他和自己唯一的儿子却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

四、细品词句、感受品格

(一)体会洪水的无情与凶猛

1、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2、出示答案,学生对照: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④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⑤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⑥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3、播放山洪暴发的视频,指导朗读

(自读、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

4、领会比喻、拟人的写作特点,明白这样描写洪水和雨水之大是为下文老汉出场做铺垫。

(二)体会老汉的品质和精神。

1、默读课文7—23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老汉的语句,圈出重要词语,也可以在旁边简单写一写自己的体会,最后与小组同伴交流。

2、小组代表投影仪展示学习成果。

3、老师强调点拨重点,指导朗读。

【预设句子一】: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从“盯”、“一座山”等词语感受老汉的沉着、冷静。)

【预设句子二】: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站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舍己为人)

(强调三个感叹号,感受当时危急情况下老汉语言的简洁、干脆,语气的坚定、有力。在读中感受老支书舍己为人的精神。)

【预设句子三】: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抓住“冲”“揪”“吼”“凶”体会老汉的大公无私、不徇私情。)

五、质疑探究、领悟写法。

1、启发学生质疑课文内容,或者谈课文在写法上值得学习的地方。

2、教师点拨。

3、小结:

比喻、拟人,描绘凶猛洪水。

运用短句,渲染紧急气氛。

设置悬念,达到震撼效果。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展示韩国沉船事件中船长丢弃全船乘客争先逃生的.行为。

2、为老汉写颁奖词(背景音乐《为了谁》)

3、交流展示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黎明时的一场洪水,淹没了村庄,村子里那座窄窄的木桥成了村民的生死通道,桥的一头是生,另一头是死。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老汉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把生送给群众,把死留给自己,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生命之桥。(完成板书)

2、一起诵读老师送给老汉的颁奖词。

在危难到来之时,为自己,可耻!为别人,可敬!老支书,您用血肉之躯架起的生命之桥,将永永远远、世世代代矗立在我们的心中!

《桥》语文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学重点】

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

【教学难点】

突出对比,营造氛围。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聊天

1、说说表示很高兴的成语。

2、说说表示很害怕的成语。

二、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1、出示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2、假如这样的情景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请五名同学,按顺序,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2、纠正读错的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

4、本文的主人翁是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初步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五、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

1、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能带给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

2、随机交流:

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随机询问:你干吗害怕?)

点拔语(可随机改变):

⑴第一句:像泼,像倒,大雨滂沱,能读得这么轻吗?

⑵第二句:洪水已经追着你的屁股了,还能这样无动于衷吗?

⑶第三句:一会儿工夫,从脚,到膝盖,到大腿,洪水真是肆无忌惮,把你看到的洪水读出来。

⑷第四句:此时此刻,洪水像什么?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水读出来。

3、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

4、想象一下:

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的人们像疯了似的折回来,会是怎样的表现?

5、人们就是这样被逼入了危险的绝境,读一读。

(出示──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