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寻宝大行动”是在复习4的组成规律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概括、形成概念,然后再让幼儿以此为依据,通过操作推理出5的组成规律。活动中,我们注重让幼儿与材料进行积极互动,避免了幼儿跟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使幼儿的思维得到释放,使他们通过自己思考、探索操作等方法来寻求自己的答案,和同伴交流讨论、获得知识。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操作探索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操作结果。
2.复习4以内数的组成规律,能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5的组成规律,能用分合式记录自己探索的结果。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寻宝大行动》、房子拼图六套、笔、智力题(分别画有圆点图、实物图、小树图)、分别写有数字1~4的宝物。
【活动过程】
1.结合多媒体课件,以“智力大闯关”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幼儿观看幻灯片一(企鹅拿着藏宝地图),教师引导:“小企鹅受企鹅岛长老的委托要去寻找宝藏,想邀请小朋友一同去寻宝。我们一起出发吧!”
大班幼儿争强好胜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引入部分我以“智力大闯关”的形式,使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更富有挑战性,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2.第一关“搭房子”。
(1)幼儿观看幻灯片二,教师投放材料房子拼图六套(标有1~4数字的屋顶、磁砖)。教师引导:“这一关要求大家合作将六座房子搭好,但是搭房子时要注意,每层只能用两块砖和一个屋顶,两块砖上的数字合起来必须与屋顶上的数字一样。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搭建最快。”
(2)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搭房子”,教师提醒幼儿用最快的`方法将房子搭好。
(3)教师请各小组的幼儿介绍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来搭建房子的,互相检查其他小组搭建的房子是否符合要求。
(4)结合课件演示(幻灯三),教师帮助幼儿回顾4以内数的组成规律。
这环节我主要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幼儿通过“搭房子”复习4的组成规律,为接下来幼儿自主探索5的组成规律埋下伏笔。我们把幼儿分成6个小组,让幼儿作为小组中的一员与别组竞争,这样每个幼儿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还要与其他组员合作。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最后再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学过的有关4以内数的组成规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卡片若干;小图片若干(知更鸟的尾巴、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鸟的全身)、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出示课件,提问:“这里是哪里,它是谁?”问:“一寸有多长”
二、运用“一寸虫”测量不同动物的部位,探索测量方法,初步学会运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运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
1、出示课件,介绍一寸虫,讲述知更鸟请一寸虫帮忙量尾巴的故事。提问:猜猜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2、幼儿用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方法,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二)出示课件,观看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片段,共同总结首尾相接的方法。
观察课件,引导幼儿总结一条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方法。提问: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一起呢?
(三)用一条一寸虫测量三种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
1、出示课件,提问:又有许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虫帮忙,你认识它们吗?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类图片测量长度。要求:只能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总结测量方法,鼓励幼儿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5、看课件,幼儿检查自己测量的结果。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三、游戏:量一量。
1、用一寸虫量一量五官,再次体验测量的方法。
2、两个小朋友合作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四、结束部分
讲诉故事的结尾部分,当一寸虫碰到夜莺,是怎么逃脱的。(因为他有数学家的脑袋,他能快乐的解决困难)。在今后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我们也能快乐的解决,因为我们也有数学家的脑袋。
活动反思:
《一寸虫》原是一个绘本教材,其寓意深远。周联老师通过借助于故事情景来激发孩子们的测量兴趣,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有关测量的概念。周老师利用绘本开展数学教学,理念新、选材巧,富于创新、效果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听课之时,我就萌发了一个念头:回去后我也要试一试上这个活动。
回园后,我认真整理了听课笔记,网上购买了《一寸虫》故事书,反复阅读故事,感觉《一寸虫》确实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开展测量活动也适合大班幼儿,于是我想在自己班上试试开展“一寸虫”数学活动,但又担心:一是自己好久没有开课了,缺乏自信;二是观摩的课是特级教师上的,我行吗?在陈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写教案、准备教具,一次次改了又改。上课了,刚开始比较投入,到出示课件时出了“洋相”,图片放不出来,当时我慌了手脚,“是从头开始,还是活动停下来”,正在这时,吴老师灵机一动,上来帮我调好电脑,还好,我总算“一路顺风”把课上完。通过这次活动,
有感之一是:感觉自己落伍了。特别在现代信息技能方面接受慢,远远不如青年教师。在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使用等方面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有感之二是:“一寸”是什么?孩子们对于“寸”、“尺”这些测量单位没什么概念,测量对于孩子来说,枯燥而难于掌握。《一寸虫》虽然是绘本,是语言学习的教材,但周联老师能注意挖掘并梳理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数学元素,开发优秀绘本的教育价值,同一绘本能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活动,充分地发挥了绘本图书的教育价值,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今后,在自己的活动设计前,我将更加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挖掘其教育价值,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有感之三是:对我们教师来说,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读书是不可缺少的。只有爱读书,才能有效的教好书,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更好的育人。读书可以帮助你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读书可以帮助你走向成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锦集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自主探索找出3的两种分合方法,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能正确的按数取物,学习3的加减法,会书写数字3。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塑料雪花片玩具,数字1、2、3和分合号、加减、等号、加减算的式卡片若干,小动物卡片或教师教学资源,铅笔,田字格本。
2.找朋友的音乐;幼儿学习资源?第18-19页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3的组成。
(1)老师手中有3个玩具,请点数老师手中的玩具。请幼儿说一说两种不同的分合方法,并口述3的分合方式。
(2)教师拼摆3的分合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合式,理解两部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如3可以分成2和1,也可以分成1和2。
2.游戏“找朋友”,复习巩固3的组成。
将幼儿分成5组,请每组幼儿每人手里拿一个数字1或者2,听音乐“找朋友”,去找一个和自己手中数字凑起来是“3”的人做自己的朋友,然后握手、敬礼动作。“再见”时,两人交换数字卡片继续进行游戏,听音乐各组轮流进行。
3.引导幼儿操作自己手里的小动物卡片,学习3的加减法。
(1)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根据应用题内容取相应的小动物卡片,拼摆出算数式。如“草地上有2只小狗在玩耍,又跑来了一只,请问草地上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狗?”
(2)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所表达的意思。重点掌握“又跑来”是增加的意思;“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飞走了”是“减少”的意思,用减法计算。
4.指导幼儿在田子格纸上书写数字3,掌握3像耳朵的样子,提示幼儿在左半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