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2025/09/24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篇1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

(1)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培养学生表演才能。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领略到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爱小鸟与驯鹿,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磁带、动物头饰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会走路的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会走路的树

就是驯鹿(贴图),它和小鸟(帖图)成了一对好朋友。

(二) 品读课文

体会驯鹿爸爸与小鸟之间的美好交往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4小节,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它们友情的语句。

2、你认为哪些语句能体现它们之间的友情?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评价。

3、出示第3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闭上眼睛,继续想象画面。(播放《苗岭的早晨》音乐。)

(3)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4)小鸟和驯鹿白天形影不离,晚上还一起欣赏夜色,多么快乐啊!请你们将这种幸福和快乐反映在脸上,通过美妙的声音传递给周围的人。

齐读第3小节。

4、出示第4小节

(1)有朋友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可惜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开的时候。教师范读。

(2)练习用“我仿佛看到了——————————。”句式练习说分别的场景。

(3)它们就这样依依不舍地分开了。让我们将这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的`惊喜与激动

1、一年过去了,小鸟十分想念那棵会走路的树,春天一到便迫不及待地飞了回来。

请同学们自由读5~9小节,要注意体会对话的读法。

2、出示对话,分角色朗读。

3、你从哪句话中也体会到了驯鹿爸爸和小鸟的友情。

4、同桌分角色练习表演。

5、指名上台表演。下面的同学做导演,看他们演得怎么样?

6、评价:导演们们你们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

(三)拓展、续讲故事

1、小鸟跟着小鹿来到了她的家,终于看到了老朋友。这对分别一年,日思夜想的老朋友终于见面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2、(出示提示)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将这个故事继续往下编,看哪组编得最精彩。

3、指名说,相机评价。

4、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编出这么精彩的故事,令老师佩服。其实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还有许多动物能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你们可以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这样的故事。

5、播放动画片。

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个童话故事,将这对好朋友的友谊永远铭记在心。

五、板书设计

快乐

小鸟——————驯鹿

和谐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本课八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儿童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通过多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感悟会走路的树的真正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发挥想象,体会自然的和谐。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一至四自然段。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棵会走路的树?

1、第一句:理解关键词“好奇”,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读,齐读。

2、第二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友好、善良、真诚

3、第三段:自由朗读,你读懂了什么?小树带着小鹿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东西?练习朗读。

4、朗读一——四段。过渡:小鸟和小树度过了那么多那么美好的日子,小鸟长大了,终于要离开小树了。小树和小鹿会说些什么?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二)、学习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过渡:又是一年的春天早晨,也在这个树林里,小鸟看到了一只美丽的小鹿,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

1、自由朗读五至九自然段,多读几遍,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2、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拨,理解会走路的树指的是什么?)

3、同桌间对读小鸟、驯鹿的对话。

4、三人自由组合,边表演边朗读。

(三)、赏读全文续编故事

1、请小朋友们带着感情再美美地读一遍课文。

2、美丽的`小驯鹿带者小鸟回家,小鸟看见小驯鹿的爸爸,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们的想像翅膀,看谁的故事编的最生动、有趣。

3、续编故事。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篇4

一、设计理念 :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张扬个性,启迪思维,激发创造潜能,自我感悟,形成语感,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自主发展,这应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为他们走进文本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另外,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重头戏,为了扫清学生阅读障碍,夯实基础,在本节课我利用大量的时间来实施生字教学环节。

二、教材说明:

《会走路的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课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共9个自然段,语言流畅,生动活泼,文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学生在朗读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友好,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情境导入:(出示树林图片)。2、看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请把书打开翻到第128页,自己读读课文,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设计意图:在初读之前,老师先联系生活——哪些树会走路?然后提出学生感到好奇的问题———树怎么会走路呢?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1、生自由读课文,师出示要求,学生齐读,明确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生字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生自由读,然后小组交流。

3、检查生字词:

(1)生齐读,分读。

(2)你觉得哪些字难记?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4、检查读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过渡:生字词宝宝现在都成了我们好朋友了,那么再把它们带到课文中去,看能不能把课文读得更顺一些呢?(生自由读文。)

(三) 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理解词意。

1、学习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好奇”一词。读完后给予简单的点评。

(2)、这棵树会怎样对待小鸟呢?请学生朗读2—3自然段,读后回答老师的问题。(生自由读文)[设计意图: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再通过自己反复读文解决这些质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并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他们关系那么好,就天天在一起不分开啦?(引出第4小节)

2、学习第5—9自然段

(1)、“第二年的春天又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请小朋友们认认真真地把5—9自然段读读,并告诉老师你读明白了什么?同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激动”一词。(要求:从书中找出根据。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确定品读的句子,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2)、师生比赛读书。[设计意图:用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读文的热情,“骗”学生多读书,力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为第二课时感情文意打基础。]

(3)、课文学完了,老师想出题考考小朋友了,请听题:课题中的树指的都是谁?(相机出示课件—驯鹿)你认为小鸟和他们的关系如何?23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假如》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欢庆》公开课教案《水乡歌》教学设计(2课时)及反思《狼和小羊》教学设计《木兰从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册语文《可爱的娃娃》教案17 歌唱二小放牛郎查看更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过渡:我们班同学真是让老师佩服,把生字记得这么快,这么准,书也读得美,但不知字写得能不能也让老师大开眼界呢?

(四)、指导书写

1、 师范写“趣”“概”两个字(看位置、看笔顺、;书空、描红、练写。)

2、生先描红后临写。(师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六、 课外作业

画出你喜欢的小鸟和驯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