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2025/09/2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篇1

核心提示:教学内容:讲读小学语文第十册《飞夺泸定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的,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2、能力目标: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3、情感目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① 红军是怎样抢时...

教学内容:

讲读小学语文第十册《飞夺泸定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的,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2、能力目标: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情感目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

① 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②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说它是重点是因为红军夺下泸定桥的关键是要抢在敌人前头,攻天险又最表现红军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本组训练重点是“按一定顺序写”,故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这个训练内容。

教材的前后联系:

本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按一定的顺序写”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第一篇课文,是紧接前面“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注意事物的联系”而编排的,所以教学本篇课文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说写。另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初读课文,扫清了字词障碍,对课文的脉落已经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将着力分析红军是怎样抢时间及攻天险的,同时也将着重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叙事有顺序的写法。

教学准备:

录放机、电视机、录相带、投影仪、投影片①②、自制投影片⑴⑵⑶。

教学方法:

① 从中心思想入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

②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录相,使学生进入情景,体会夺桥的“难”,红军的'“勇”;

③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

④训练以读为本,以学为主,精心选择运用与读书相关的演示,讲解、提问、议论等方法,使学生以读促写,以读学写。

学习方法:

① 充分运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学习课文,做到以读的为本,注重读的效果;

②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领会桥的“险”,红军的“勇”;

③注重课堂交流,做到师生间交流,学生间交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同学投入到交流中,共同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设想:

本节课在上述切实可行的教法及灵活多变的学法下,将精心设计出课堂教学的环节、程序、步聚,摒弃串讲串问,让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取“以读为本,以学为主”,同时做到教学目标以语言训练为主,教学过程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学方法以指导读书为主。使学生通过本课入情入景的学习,能有顺序地讲述课文的内容及领会红军的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首先是新课导入,大约需2分钟,出示投影片①,教师唱《长征》歌,激情创景导入课题及文章中心,(板书:飞夺泸定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然后设置悬念:课文是怎样表现这一中心的?

接着是讲读课文:

第一步:放录相,让学生入情入影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中心的,重点记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约6分钟)(板书:抢时间、攻天险)。

第二步:讲读第一段,学生默读,画出文中说明“天险”的词语,并请学生说说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约2分钟)。

第三步:重点讲读第二段,先抽学生朗读第2、3小节,让学生思考讨论①“诡计”的意思,敌人的诡计是什么。②我军决定怎样娄碎敌人的阴谋。③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板书:时间紧)然后让学生齐读第4、5小节,读后思考讨论:①红军怎样同敌人的援年代抢时间?找出书中说明红军速度快如飞的词句作上记号。②在短时间内赶到泸定桥,红四团遇到哪些困难,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的,也在书画出并请同学起来读一读,红军是怎样克服的,说明了什么?③当对岸敌人出现援年代时红四团用什么办法对待敌人?这说明什么?④敌人为什么不疑心?⑤我军与敌人赛跑把敌人抛在后面!体会“抛”字的用词准确?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后,教师小结:红军以勇往直前的精神,用飞一般的速度把敌人援兵远远抛在后面,终于预定时间赶到泸定桥(板书:路程远、速度快)(该环节大约10分钟)

第四步:重点讲读第三段,首先引读第6小节,读后提问,本自然段分几层意思讲述泸定桥?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敌人“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句话的含义(板书:敌守天险)接着抽学生朗读第7、8小节,让学生弄清红军是怎样飞过去的?在这节教学中,要主学生注意体会作者对动词的准确运用及作者叙述的顺序(发起总攻、突击连冲、三连铺桥、桥头激战,(随即板书,发起总攻:桥头激战。)随即让学生思考:①在夺桥战斗中哪个词最能说明红军英勇顽强,在课文中,画出表现红军“奋不顾身”的语句?②党的号召是什么?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这说明了什么?随后打出投影片(①②)让学生看着灯片结合课文内容讲红军夺桥经过。最后,让学生明确夺桥过程,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红军的英雄气概?(该环节大约13分钟)。

第五步:讲读第四段,齐读后,师生小结,与第一段前后呼应,既是对“飞夺泸定桥”的伟大意义的揭示,又是对红军战士飞夺泸桥的原因的补充交代(该环节大约1分钟)。

然后是总结阶段:该环节大约用3分钟问:①这篇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同时出示投影片(1));②学习了这课后,你学到了什么?一是从写文章要有次序引导,二是从红军的精神方面引导。

最后检查学习效果,大约用3分钟,出示投影片(3)(4),再次让学生体会红军战斗任务的艰巨性,时间紧迫性及泸定桥的“险”和红军的“勇”。

另外,再谈板书设计:这则板书设计寓形象美与图示美、文字美为一体,重点突出,脉落清晰,既展示了教师的教路,又体现了学生的学路,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都有所提示,使学生对文章理解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叙述事情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法、谈话法。

(二)学生学法

自读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l.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二)难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题目中“飞夺”含义。

(三)疑点

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

(四)解决办法

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解“飞夺”的含义,然后结合重点字词,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分别理解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的,还可结合看录像,体会任务的艰巨,在全文学完后,再归纳写作方法。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首先介绍时代背景,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然后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条理,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归纳小结,共同探究,交流汇报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最后回到整体,提炼写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动手搜集资料,课上通过初读了解故事梗概,精读时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达到理解深入,表达清楚,课后交流感受,共同提高。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板书课题)

(二)结合课文前的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

2.细读课文,思考:

(1)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2)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3.回答自学中的两个问题。

(l)说说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结合课文第l自然段的有关文字,也可结合有关的背景资料。)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抢时间、夺天险。)

(四)质疑问题

1.再读课文,记录下不懂的内容。

2.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1)“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

(2)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是怎么“飞夺”的?

第二课时

(一)交待本节课学习目标

采用自读、自悟的方法自学课文,解决上节课大家提出的问题。(出示题目)

(二)讨论、交流,解决重、难点

1.自读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两个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3.交流讨论结果:

(1)交流题目中“飞”、“夺”的含义。

(教师要注意引导,结合学生的回答,概括出“飞”就是抢时间,“夺”即为“攻大险”。教师板书:抢时间、攻无险。)

(2)交流“飞夺”泸定桥的原因。

①学生先结合第1自然段和预习中学到的知识来谈。

(重点抓两方面:一、泸定桥是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二、结合石达开的事例,理解我军如果不及时夺桥也可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②结合第2.3自然段谈抢时间的原因。

(引导学生概括出:时间紧、路程长这两点,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20多小时、120公里。)

3.交流“我军究竟是怎么飞夺泸定桥的”?

(l)结合第4、5自然段,谈谈我军究竟是怎么“抢时间”的。

(主要概括出:不顾吃饭、冒雨前进、点火赛跑。)

(2)可追问,抢时间的结果怎么样?

(可重点抓“抛”字体会我军行军之快,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3)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提示学生把红军勇于克服困难,善于和敌人作战的精神表现出来。)

(4)结合第6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夺泸定桥是攻天险?

(可从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入手,提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说?然后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来谈夺桥的艰难,重点抓“红褐色”、“浪花三米多高”、“涛声震耳欲聋”、“抽木板”、“筑好工事”等词。)

(5)结合第7、8自然段,谈谈我军是怎样攻下天险的?

(可先看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联系语言文字谈感受,体会红军奋不顾身的精神。)

(6)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理清课文条理,进行小练笔

1.回顾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飞夺泸定桥”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师小结: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是记事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

3.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小事。

(四)指导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全班同学自由选择最易写清的字,练写两遍。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一课。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2、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理解红军怎样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教学方法: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富有启发性,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

②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录像使学生入情入景,体会夺桥的“难”,突出红军的“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①从前面的学习中知道什么?(课题的关健词是“飞夺”)

板书抢时间攻天险

②毛主席在长征中曾这样感慨“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为什么一想起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就让人感到深深寒意?(出示课件)

(一)新授

出示课件,学生讨论:

1、红军在夺取泸定桥时遇到哪些因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2、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并谈谈你们的感受。

二、学生交流

1、泸定桥离水面有(),是由()组成的,两边各有(),算是(),底下并排(),铺上(),就是()。人走在桥上(),就像()似的,现在连()也被敌人(),只剩下()。

①指导观察图(出示课件)这座桥跟平时的桥有什么不同?

板书桥险

②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注意括号里的词,突出桥险。

2、向桥下一看真让人心惊胆寒,江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①出示水急的图,引导观察,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②出示这段话。注意哪些词用得好?心惊胆寒,直泻。震耳欲聋等,好在哪里?

③总结出水的特点,板书、水急。

④桥只剩下铁链,走在上面摇摇晃晃,桥下又水流湍急,假如你们站在上面,有什么感觉?

3、“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出示课件)

①这句话你们怎么理解,跟题目中的“飞”有什么不同?

这里的“飞”是飞行,题目中的“飞”是神速,快的意思,敌人凭借天险疯狂的态度,意思除非你长了翅膀,否则是攻不下来的,

②这看出敌人什么态度?(狂妄、嚣张、不可一世)

板书:敌狂

③引导读出这个句子

4、出示红军攻天险的录像,请学生谈谈从录像中看到什么?并找出课文哪些句子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谈谈感受。

出示课件

(1)“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①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这些动词用得特别准确,怎么理解?

②从这些词语体会到红军什么样的精神?板书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

①“千钧一发”的意思,为什么说“千钧一发的时刻”?

②哪个词最能说明红军英勇顽强?

三、谈感受

1、师朗诵

2、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长征中的其它故事

板书设计

24飞夺泸定桥

桥险

不畏艰险

抢时间 攻天险

水急

不怕牺牲

敌狂

勇往直前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抄写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4.了解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红军“抢时间”和“攻天险”两部分。

教学准备

1.投影片或录像: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2.生宁生调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简介背景

1.解题,并随机板书课题。

泸定桥是四川省境内大渡河上的一座铁索桥。“飞夺”是什么意思?(飞速夺取。)

2.时代背景。

1935年5月底,红军北上抗日,来到大渡河边。先头部队已攻占了安顺场,并缴获了两条渡船,仅靠这两条船几万红军是渡不过河的。大渡河水流湍急,没办法架桥。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围追堵截红军,扬言要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为了北上抗日,工农红军必须迅速渡过大渡河,粉碎敌人的前后夹击、四面合围的阴谋。所以,只有飞速夺下泸定桥,才能避免重大伤亡,继续北上抗日。

二、检查预习。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默读课文,思考:这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叙述的顺序是:

(1)北上抗日的红军要夺取泸定桥。

(2)红四团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按预定要求赶到了沪定桥,并把敌人援兵抛在了后面。

(3)红军战士战胜了天险,夺下了泸定桥。

(4)红军主力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3.指名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用生率组词。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然后说说这两段讲了什么。

二、指导阅读红军和敌人抢时间的内容。

卫.指名朗读这一部分。

2.“关键”是什么意思?(是指对事情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做法。)什么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抢时间,抢在敌人的前头。)红军是怎样抢时间赶在敌人的前头的?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下面的句子来理解。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是讲红军为了抢时间,一边行军,一边打仗。前进十分艰难。

“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淋湿了”“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前进”,讲红军为了抢时间,行军十分辛苦。”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体现了红军的英勇顽强。“索性也点起火把,和敌人答话”,表现了红军战士的机智。

3.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你从红军抢时间、赶在敌人的前面的做法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红军他大智大勇。)

4.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敌人的前面到达泸定桥。)

三、指导阅读描写红军攻占泸定桥的部分。

1.启发谈话:红军抢时间赶在了敌人的前面,为夺取泸定桥赢得了主动,红四团面对桥上两个团的敌人,他们是怎样进行这场恶战,夺下泸定桥的呢?这是下面要学习的。

2.指名朗读这一部分。

3.铁索桥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结合课文的有关语句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住“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河水像瀑布一样……涛声震耳欲聋”等句子来理解,体会桥的“险”。)

4.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结合课文的有关语句体会站在桥上的感觉,体会红军夺桥的困难,体会敌人为什么会疯狂地喊叫。)

5.在这样的险情下,红军战士是怎样夺桥的,清同学根据课文的有关语句说一说。(着重让学生理解“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的句子,抓住动词“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体会红军战士是怎样不怕危险、不怕牺牲,奋力夺桥的。)

6.想象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重点引导:“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千钧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万分危险。)红军遇到了怎样“千钧一发”的时刻?(敌人放火,桥头被大火包围。)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战士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号召”“奋不顾身”“话一般穿过熊熊大火”“激烈的搏斗”。)

四、指导阅读最后一部分。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

2.“浩浩荡荡’塔什么意思?这里指什么?“奔赴’怎样解释?

3.这段讲了什么?(讲红军主力顺利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五、总结全文。

1.启发谈话: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取大渡河。历史上曾经有过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军队因为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贻误了战机而全军覆灭的事。蒋介石扬言:到了大渡河,要让红军过不去,做石达开第二。所以红军能否很快地渡过大渡河,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可见夺取泸定桥的意义非常重大。了解了这一历史背景,我们就更能体会到红军奋勇夺桥,不怕牺牲的精神。更能深入体会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默读课文内容,认真思考后讨论。(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课文通过写红军抢时间、攻天险,的过程,表现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六、学习生字,掌握要求学会的词语。

出示小黑板,清同学说说是怎样识记字形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下面字的字形。)

“诡”

“撤”

“褐”

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