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大猫小猫》

2025/09/2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大猫小猫》(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大猫小猫》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声音的轻重和音乐强弱的对比。

2. 能完整演唱歌曲,并自主选择角色参与游戏。

3.体验玩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感受声音的轻重和音乐强弱的对比。(重点)

2.能完整演唱歌曲,并自主选择角色参与游戏。(难点)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大猫小描》音乐

3.“猫妈妈”头饰

活动过程:

1.话题导人。“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谁呀?”(带领幼儿学说喵喵喵喵。)

2.听辨两段音乐,感受音乐的强弱不同。

(1)他们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听一听,是大猫来了还是小猫来了?(教师分别弹奏两段音乐。)

(2)你是怎么知道的?大猫的声音怎么样?小猫的声音又怎么样?

(3)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的声音。

3.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大猫想认识你们,和你们做朋友。大猫先要介绍自己,听!“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这是谁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2)小猫也想来介绍自己呢!小猫的声音怎么样?它是怎么说的?

(3)一起学一学大猫和小猫。

4.玩“找妈妈”游戏,加深对音乐和歌词的印象。

请幼儿分别扮演“大猫”和“小猫”,教师扮演“猫妈妈”。幼儿听音乐,根据强弱的.不同,判断是大猫还是小猫,然后边唱歌边做动作跑到老师的跟前。

5.音乐游戏“找小猫”。

游戏规则:大家听音乐一起边表演边唱歌,唱完小猫“喵喵喵喵喵”

之后,请扮小猫的幼儿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扮演大猫的幼儿捂住眼睛数“1.2.3”之后,将小猫找出来。

活动延伸:

将游戏迁移至户外,扩大游戏场地,鼓励幼儿在玩的时候自主选择角色,请幼儿扮演猫妈妈,增加游戏情节,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进行游戏。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大猫小猫》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声音的强弱、动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力度。

2、尝试仿编歌词,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重点:

尝试用声音的强弱、动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力度。

活动难点:

表现歌曲的力度。

活动准备:

大猫、小猫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学习大猫、小猫唱歌的声音。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谁呀?

谁会像猫咪一样唱歌?(带领幼儿学唱喵喵喵喵喵)

(2)师:看,猫来了。听听看,有几只猫。(出示图片,模仿大猫和小猫的叫声)你听出来有几只猫咪?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3)师:声音大的猫咪是哪一只?(大猫)声音小的猫是哪只?(小猫)

(4)师:我们来学学它们的声音好吗?大猫的声音怎么样?小猫的声音呢?

2、听辨两段音乐。

(1)师:它们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听,谁走在前面,是大猫还是小猫?教师弹奏两段音乐。

(2)师:谁走在前面,为什么?大猫的声音怎么样?

3、学唱歌曲。

(1)师:大猫想认识你们,和你们做朋友。大猫先要介绍自己喽,听!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你们认识它了吗?它是谁?它的声音怎么样?

师:小猫也想来介绍自己呢!它是谁?它的声音怎么样?

(2)师:你们喜欢大猫还是小猫唱歌的声音?变成大猫就用大大的声音唱歌,变成小猫就用小小的声音唱歌。先变谁?(师幼一起唱)变变变,变成大猫啦,大猫要唱歌喽!我是一只(),我的声音很(),喵喵喵喵喵。

(3)师:现在我来变,你们来唱,好吗?

活动延伸:

1、师:唱的真好听,把其他小动物也引来了。听,谁来了?(汪汪汪)大狗会怎样介绍自己?(带领幼儿一起介绍)小狗呢?

2、师:请你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还有哪些小动物还会唱歌,好吗?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大猫小猫》 篇3

一、设计意图: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猫是小朋友很感兴趣的小动物,它性情温和、可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们的叫声也经常被小孩子所模仿,本教材贴近幼儿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入手,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考虑幼儿年龄较小,对于声音的强弱变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感受和表现对声音强弱的理解。同时加入了“掷骰子”游戏,动静结合,趣味性很强,调动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声音的强弱、动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力度。

2.尝试仿编歌词,体验仿编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

2.大猫、小猫指偶一个。

3.鸡、鸭、青蛙、山羊、水牛等动物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导入,学习大猫、小猫唱歌的声音。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谁呀?看看有几只猫呢?(出示课件猫2只)

2.教师:这两只猫有什么不同?(大、小)猜猜大猫唱歌唱歌声音怎么样?(大)一起来学一学。小猫唱歌又是怎么样呢?(小)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猫)唱歌的声音。(带领幼儿学唱:喵喵喵喵喵)

(环节评析:本环节运用听声音猜测的方法判断是什么小动物,孩子们对于猫的叫声很熟悉,所以一下子就能猜出来。这为下面的演唱环节做好有力的铺垫。之后,通过观察大小不一样的猫图片,模仿演唱大猫和小猫叫,第一次引出声音的强弱变换。)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猫咪们也想和你们做朋友。听听大猫是怎么介绍自己的:(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你们认识它了吗?它是谁?它的声音怎么样?我们也来学一学大猫唱歌。

2.教师:小猫也想来介绍自己,我们也来听听看!它是谁呀?它的声音怎么样?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猫唱歌。

4.教师:现在我们来跟大猫、小猫来玩一个掷骰子游戏,看看骰子上有什么呀?那么掷到大猫的时候要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呀?(大大的'、响亮的声音来唱)那小猫呢?(小小的、轻轻的声音来唱)

5.教师:游戏马上要开始啦,我们一起来喊:“变变变”(向上抛)看,掷到了什么呀?(大猫)那我们要用什么声音来唱呀?(大大的)那我们用大大的声音来唱喽!

6.教师:谁愿意来掷骰子?(2~3个)

(环节评析:本环节是幼儿学唱歌曲环节,以大猫、小猫自我介绍导入,通过提问请孩子们听听唱了些什么?进一步感知猫咪大、小声变化,从而学习演唱歌曲。避免枯燥的学习,我采用“掷骰子”游戏来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三)模仿动物做动作

1.教师:大猫、小猫出去散步,是谁走在前面?(出示指偶),谁走在后面?

2.教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那我们来给这首歌取个名字吧!

(环节评析:本环节运用指偶引入活动,采用”大猫、小猫散步”的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学会看哪只猫咪走在前面?哪只走在后面?在看的过程中思考唱哪只猫咪?声音怎么样?大的还是小的?轻轻地还是响亮的。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强弱变化,同时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大小、强弱,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四)仿编歌曲

1.教师:小朋友唱的真好听,把其他小动物也引来了。猜猜说会来?他们会怎样唱歌?

2.教师:那小狗会怎样唱歌呢?(轻轻地、小小的)那大狗呢?

3.教师:那小狗唱完了谁也要唱了呀!(幼儿说)那我们来唱大鸡、小鸡的歌吧!(幼儿学唱)

4.教师:还有那么多小动物也想唱歌,那我们回去和好朋友唱一唱吧!

(环节评析:在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本环节是创编歌曲环节,通过猜测和联想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会有哪些小动物会唱歌?当说到某一动物时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同时加深对声音强弱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

本活动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学习的还是不错,基本能理解和掌握歌曲内容。本次活动在形式上还是很丰富的,“掷骰子”游戏也使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很是喜欢,等到结束了,任然觉得意犹未尽。情景式的“大、小猫出去散步”也使活动更具有趣味性,但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就是不一样形式的演唱,由于歌曲较短,因此在演唱的时候会显得枯燥。所以,我想可以从环节上进行一些小小的改变,如:教师一个人带着指偶进行游戏很独立,如果让每个小朋友都人手一只大猫(或小猫),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学会演唱歌曲,效果会更好。同时也可以借助图片来教学,更生动、形象,还能灵活的变换小动物,方便后面的创编环节,一举多得。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大猫小猫》 篇4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大猫小猫》(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大猫小猫》,欢迎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