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2025/09/2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比万大的数、计数单位、数级、数位等(课本第2~4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 位 位位位 →数位

……万 千 百十个 →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xx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图例:

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级。

①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②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认识“数值”

三、课堂练习

1、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识。

2. 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堂总评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篇2

设计说明

“亿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认识亿以内数和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温故知新,做好铺垫,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复习数级、读数等知识,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做好铺垫,并在知识的迁移中使学生在思维能力、迁移类推能力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2.关注过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先教学整万数的读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在此基础上进行非整万数读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总结出读数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计数器

学生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上的数位有()、()、()、();万级上的.数位有()、()、()、()。

2.读出下面各数。

3612236112366123

师:上面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6在每个数中各表示多少?1呢?2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分级和万以内数的读法,突出个级数的读法,有利于把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到万级,为本节课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4、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按数级读数。

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

教具和学具

教具: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器。

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读出下面各数:

38766025710840034200

3.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教师板书: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3)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4)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1.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10要怎么样?

(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万"。(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位左边)

(2)让学生再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

提问:再加一万是多少?

教师明确:万位满10,向前一位进1,就是"十万"。

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十万"。(写在万位的左边)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钟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过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3)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也就是十进关系。)

2.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介绍数位。

一开始上课时,同学们读的万以内的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3876,是由3个千,8个百,7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6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7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8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3个千是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都叫做数位。

(2)介绍数位顺序表。

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4)认识数位分级。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向左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接着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个级和万级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四个数位;从第二位起,都是十、百、千。

不同点:万级多一个万字;个级第一位是个位,万级第一位是万位。

练一练

(1)十万有()个万,一百万有()个万,一千万有()个万。

(2)一百万有()个十万,()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一亿是()个一千万。

(3)从低位到高位,按照数位顺序说出个级和万级的每一个数位。

(4)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5)万位的右面一位是()位,左面一位是()位。

3.教学例1。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二十八万。

引导学生用个级数的读法来读万级数,但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零七十万,指定学生读数。

练一练

读出下面各数,再用文字写出来。

(3)提问:万级的数的读法和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万级先按个级的读法来读。

不同点:读万级数时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4.教学例2。

(1)指导学生读例2各数。

(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提问:

①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读哪一级?

②怎样读万级的数?

③在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

④在什么位置上的"0"应该读?读几个?

阅读课本第3页,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三)巩固反馈

1、读出下面各数。

2、读出下面每组数,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3、先说出下面每一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读出来。

4、教师说明:改革20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读出下面各题中的数:

(1)1993年,我国天然石油开采8130000吨,1997年增加到12840000吨。

(2)1994年,我国煤炭开采12350000吨,到1996年,煤炭开采21500000吨。

(3)1993年,我国市内电脑交换机有10360000门。

(4)1994年,我国生产照相机42900000架。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5、课后作业:

练习一第5题,自制一张亿以内数位顺序表。

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和正确读出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并学习按级读亿以内的数。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需要学习比万更大的数,引出新的课题。

新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学习新的计数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亿以内数位顺序表和按四位分级。

第二部分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先学习只有万级的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学习含有两级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规则。

本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内逐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求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5.巩固练习,完成第4页“做一做”。

6.学习读数。

(1)投影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多少。

(2)小组讨论:

a.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3)反馈交流讨论信息,由学生总结,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

三、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

四、小结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五、布置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一的第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