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教学设计方案

2025/09/27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朴素真挚的语言之美。

2、体验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爱,感悟成长。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验父爱,感悟成长。

【教学方法】

朗读、谈话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乐。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首歌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来唱一唱。播放VCD《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跟唱。

这首歌我们唱了好多年,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每当你唱起这首歌时,你都会想些什么?

生谈感受。

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吧!

二、整体感悟

1、题目代换:

这篇文章比较长,通过我们预习课文,你觉得文章还可以用什么题目来代换?

探讨结果:《我和爸爸》、《爱花的爸爸》、《父爱》

2、解释课题:

同学们代换了这么多题目,那作者为什么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课题?

探讨结果:

⑴ 爸爸种的夹竹桃花败落。

⑵ 暗示爸爸的生命之花败落,爸爸离开人世。

3、略谈感受:

老师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那你最初读完课文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意见结果可能是感动、同情、敬佩等,要求说明原由。

三、品读课文

1、品读最感动的地方:

看来同学们和老师一样,是饱含激情地读完这篇文章,你能否把课文中让你最感动的或是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给大家读一读?

⑴ 自己练读。

⑵ 抽生单独读。

2、师生品读爸爸逼我上学的部分:

⑴ 我与爸爸的故事中,哪一件事写的最详细,对我影响最大?

明确:爸爸逼我上学。

让我们跟随英子的回忆,一起回到六年前,来亲身感受一下英子被迫上学的`经历。以读为主。

① 生自己朗读。

② 选优秀选手,分角色朗读。

③ 小组扮演爸爸和英子,分角色朗读。

⑵ 从这件事上,你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探讨结果:爸爸对我要求严格,但严中有爱。

3、品读爸爸去世一部分:

⑴ 英子就是在爸爸的这种严格的要求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从哪里可以看出英子长大了?

明确:面对爸爸的死亡,英子表现出的是从容、镇定。

我们集体来欣赏,以读为主:

① 师范读。

② 生分角色读。

③ 男生扮老高,女生扮英子齐读。

⑵ 从英子和爸爸感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爸爸对英子的爱除了严格的要求之外,还有哪些成分?生到黑板归纳。

殷切的希望、温暖的关怀、热情的鼓励

⑶ 看了同学们的归纳,老师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父爱如山,我们领略了他的沉稳与厚重!相信,同学们也有同感,那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来表达你对父爱的理解吗?

父爱如海父爱如春风如细雨如阳光

四、拓展总结

1、是呀,父爱都是深沉的,都是严厉的,有时甚至让人难以接受,但最终他是爱我们的,你和你的父亲之间有这样的故事发生吗?

生交流故事。

2、在爸爸花儿落了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英子长大了,成熟了,假设英子一口气跑到医院,而爸爸已经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英子会对爸爸说些什么?你能模仿英子的口吻对死去的爸爸说说话吗?

生写作,并伴随音乐交流。

3、整篇文章跌宕起伏,一直是在不断回忆中调整心态,释放情感的,一会儿写现在的事,一会儿写过去的事,这种写法叫插叙。

4、在我们这堂课中,有一个环节也属于插叙,是哪个环节?

讲我与爸爸的故事一环节。

尾声:今天的文章让我们大家重新认识了父亲那深沉的爱,那感人的爱,让我们用心声来唱一唱:世上还有爸爸好。重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改唱《世上还有爸爸好》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

衰 绢 侨 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这跟画地图差不多”到这一段的结尾。这一推理语句,要读出气势来,“折”字要重读。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语速稍快,应读得活泼,突出“驱逐”、“迫害”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

1.课文围绕梅花发现哪几件事?

2.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

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

(2)发言。

(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驱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师的处罚吗?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来。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

三.作业

熟读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

地理课上――>胚胎发育

生物课上――>驱逐迫害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十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1.有意识地开发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作文前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积累;作文时引进相关资料进行补充阅读,加强感性认识;作文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

2.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自读自悟,在读议练的过程当中掌握赠言的一般规律。

3.提倡合作学习,在互评互赠中提高写作水平,陶冶情操。

二、教学目标

1.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说出它优劣的所在。

2.能根据同学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能感受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

三、重、难点

重点:能分辨出赠言的优劣,并能根据同学的特点写赠言。

难点:能选取合适的内容,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意。

四、课前准备

学生:广泛搜集、阅读有关赠言,选择几则自己喜欢的赠言背诵下来;制作一张精美的赠卡。

教师:了解学生中流传的赠言,选择几则典型的抄录下来,制成录音;准备几则自己写的或从其他资料中找到的优秀赠言。

五、教学流程及设计(节选)

1.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你认为在毕业临别之前,什么东西最能表达你对同学的情谊,最具有纪念意义?(小礼物、贺卡、赠言等,根据学生讨论,相机出示课题——毕业赠言)

2.通过课前的阅读,你认为毕业赠言该写些什么?(怀念、劝勉、警戒、希望、回忆等)

[这个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所完成的知识的初期建构,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3.提出听辨要求:

我从同学们的毕业赠言中选了几则,请大家听听,哪几则写得比较好,哪几则写得不够好?为什么?(播放录音,附录音内容:)

(1)丁侃:

你的文章“凤头豹尾”令我钦佩不已,相信进入中学以后经过努力,你的口才也能像你的文笔一样清新、流畅。

同学 俞康康

(2)叶凯航:

我送你一个168,祝你财源滚滚,一路发发发!

好友 葛 强

(3)王政达:

愿你是航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愿你是水晶,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愿你是雄鹰,经得起生活中狂风暴雨的考验。

同学 胡世能

(4)胡舒婷:

今后的学习就像山路一样坎坷,你不要被困难打倒,要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

同学 张和清

(5)邵韦蔚:

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同学 潘谱丞

[这里选取的都是同学自己的赠言,具有更近的真实感,能够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

4.听后同桌自由讨论。

5.全班交流,教师从旁相机点拨。

总评:第1、3、4则抓住了同学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写出了对同学真诚的希望和祝愿。

第2则不符合小学生的身份,挣钱不能作为学生努力的方向。

第5则是套话,没有抓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针对性不强。

小结:从刚才几则赠言中,你认为赠言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可以写同学的性格、品质、兴趣、理想等)

在语言表达上,可以用上什么方法?

(可以适当应用比喻、比较、排比、对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