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1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生意cōnglóng( ) bānbó( ) 垂màn(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眼睑( )眸子( )呷嘴( )瞅( )雏鸟( )
3、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 ,小说家,著有长篇历史小说 。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对珍珠鸟有怎样的一种感情?
2、“我”在与鸟儿相处中得到什么感受?
三、自主探究课文
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说说在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四、小组合作探究课文
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2、怎样做才能产生信赖?
3、在你看来,为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爱的颂歌,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境界。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理清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美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悟信赖,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悟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教学思路】
整体感知──局部探究──语言品味──拓展提高
【课时教案】
一、导入
(创设情境:播放音乐《鸟语花香》,伴随着鸟欢快的叫声)
这里是澳洲的东部。生活着一种小鸟,他们的`体态娇小玲珑,他们的歌声婉转悠扬,它们的羽毛五颜六色,还缀有珍珠似的白点呢,它们生性胆小,常躲在繁花绿叶中,探出小小的脑袋,露出红红的小嘴,和阳光捉迷藏。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吱”的一声钻进了树林,洒落一片歌声。这啊,就是美丽的珍珠鸟。
试想,如果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它动情的歌唱,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曾养过珍珠鸟,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和鸟和谐相处的吧!
二、出示活动任务
1、品味细腻、生动的语言。
2、感悟“信赖”缔造的世界。
三、听读感知──认识珍珠鸟
教师配乐《大地的旋律》范读,学生听读,思考:
1、讲述一个什么故事?
2、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
四、问题探究──了解珍珠鸟
要求: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说说:
1、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2、第二段“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能去掉吗?为什么?
3、我为与鸟的和谐相处做出了哪些努力?在我的努力下,小鸟对我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要求:四人一组,合作探究,并用不同符号标划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回答,梳理文章叙事线索:
“我”的爱护──提供环境
不去惊动
不去伤害
不去惊扰;
鸟的变化──显得怕人
渐渐胆大
开始亲近
完全信赖。
五、美读品味──亲近珍珠鸟
人的存在,使鸟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生活的情趣。因此作家是用饱含爱心的笔描写这只娇憨可爱的珍珠鸟的。
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小鸟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并说说你的感受。
六、拓展反思──告别珍珠鸟
1、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图片资料:
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鸦鹃首次飞临洞庭湖。
(人和动物之间,只有付出真爱才能赢得信赖!)
2、理解“信赖”:
信赖与和谐仅仅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吗?(还存在于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
你能仿造下面的句子,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你对“信赖”的理解吗?
例:信赖是一座桥梁,让我们心灵相通。
七、小结
信赖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有了它,生活就会五彩缤纷,爱就会永驻人间!让我们彼此信赖,共同谱写爱的乐章!
(在音乐《爱》中结束)
《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4.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在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
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领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教学准备
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养过什么小动物呢?一开始,大家是如何与它成为朋友的?与小动物交朋友的感觉怎么样?
2.探求新知:(课件出示珍珠鸟的相关图片)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板书课题:4.珍珠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与这可爱的小家伙成为朋友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朗读完毕,师正音)
2.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说说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珍珠鸟长什么样子?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珍珠鸟的习性: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白天活动,夜晚休息)
三、再读课文,全面理解
1.找出文中写珍珠鸟活动的语句,与同桌一起读一读并交流,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全班讨论交流,指名几位学生作讨论总结)(珍珠鸟活动的语句:①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②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③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④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⑤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⑥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板书)(怕人——亲近)
2.文中的珍珠鸟是一只怎样的鸟?作者是如何写出它的可爱的?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学生自由回答。
(相关语句:①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可爱
②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活泼
③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淘气
④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⑤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亲近人)
3.思考: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关爱、宽容、尊重动物等)
四、深入探究,延伸拓展
1.是啊,正因为作者是一位懂得关爱、宽容、尊重小动物的人,所以作者与小珍珠鸟的距离才能慢慢(缩小),最后,小珍珠鸟不仅不怕接近作者,甚至还在作者的肩头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到这里,作者感慨无限,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探究:作者说的仅仅是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
(不仅是人与鸟,还有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
3.拓展:原来信赖有如此美好的内涵,那么,就让我们来学习作者,写一写对“信赖”一词的赞美与认识。
(出示例句:信赖是一座桥梁,让人与动物心灵相通,真情相融。)
4.最后,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与小珍珠鸟之间的真挚感情。
五、小结
课文通过作者记录的与小珍珠鸟之间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正因有了信赖,才会创造出如此美好的境界。同样,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也因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美好与和谐。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亲身经历,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写一篇关于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彼此信赖的小作文。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1.通过查找课文相关语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解、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及作者的情感;
2.通过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和宽容,进一步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内涵,使学生懂得不论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信赖、理解、宽容,才能和睦相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4
一.文本分析
珍珠鸟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教材里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冯骥才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悉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本文学习要求是: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本文特色是:语言质朴,清新而有文采;文尾的点睛之笔,亮出主旨,语言明快意赅,毫不含蕴遮掩。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珍珠鸟》一文线索清晰,情感细腻,语言质朴,含义深刻,学生爱读、能读,但不一定读得懂。幸好课文有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教学中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三.目标阐述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信赖”等词语。
(2)能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由于“我”为小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的信赖。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能在学习关键词字过称中运用诵读和品味的方法。
能在体会课文情感中运用入情体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4.教学重点
能了解“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这“信赖”又创造了怎样的美好境界。
5.教学难点
能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平时有养什么小动物吗?你们愿意和小动物们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们都和什么动物教过朋友?
探求新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小鸟,它就是珍珠鸟。同学们翻开课本68页。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同学们,说说通过朗读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珍珠鸟的习性?)
3.细读重点赏析语言
课文的第8到11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学习这一段,主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阅读、想象、品味感悟语言文字。
(1)感受小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
A.通过让学生找出反映小珍珠鸟活动地点变化的词:“笼子四周”、“屋里”、“柜顶”、“书架”、“灯绳”、“小桌子”、“杯子”、“笔尖”、“手指”,来感受小鸟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胆子越来越大,与“我”越来越亲近。
B.通过让学生找出描写小珍珠鸟动作变化的词:“飞”“落”、“站”、“撞”、“落”、“挨近”、“蹦”、“喝”、“瞧”、“啄”,继续感受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亲近“我”。
(2)创设情境,想象小珍珠鸟亲近“我”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把这一过程按“起先渐渐地后来”的顺序进行想象。
(3)找一找写“我”的反应的词句,体会“我”对小珍珠鸟的友好态度,让学生感悟到是“我”对它的喜爱和友好态度,才使小珍珠鸟对“我”那么亲近。
4.美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请学生自读第1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这一幕情景。再请学生来说说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
从“居然”一词中体会:小珍珠鸟能与我如此近距离接触,出乎了我的意料。
从“生怕”一词中体会:我真是非常喜欢小珍珠鸟,为了不吓到它,我连写作都停下来了。
从“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中体会:珍珠鸟和我之间已经没有任何距离了,它对我是绝对地信赖了。
(2)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你们看,小珍珠鸟睡着了,还在不停地咂着嘴呢,好像在说着梦话。它可能会说些什么样的梦话呢?
(3)再配乐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读出这一段的情趣。
(4)教师:“我”看着熟睡的可爱的小家伙,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里发出了呼唤。出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齐读)
教师:同学们,课文中是谁信赖谁?
教师:看着这美好的境界,我们也会被作者和小珍珠鸟之间的互相信赖所感动,也会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感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再齐读)
5.模仿造句总结升华
教师出示文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师:老师想请大家仿造这种方式写一句话,把你对“信赖”的独特感受写出来,和大家感受交流一下。
仿句练习:信赖,往往。
五、板书设计
信赖
珍珠鸟我
怕不怕
创造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