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

2025/09/30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 篇1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 篇2

一、教学目标

认知:在感情朗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树、苍耳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

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增强语文能力。

三、教学难点

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教法

谈话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3分钟)

1、和学生进行交流;

2、看一看:请学生欣赏(伴着音乐的一段动画);

3、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4、教师导语:小朋友说得真不错,老师看见了一只小白兔像一匹白色的马,在树丛中跑来跑去,几颗苍耳骑在白马的身上跟着奔跑,这就是骑白马的苍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骑白马的苍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感知课文大意(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些什么?可以说给同学老师听一听);

(三)细读课文,重点分析(20分钟)

1、教师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真能干,明白了这么多的问题,现在,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分小组学习,完成小组作业。

出示课件:

(1)读自己喜欢植物的相关段落;

(2)说说植物妈妈是怎样送小宝宝的;

(3)相一想,小宝宝会到什么地方去?

2、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学习,相互学习。

(四)表演儿歌,表达乐趣(5分钟)。

1、读一读: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唱一唱: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给儿歌加上旋律唱一唱。

3、演一演:用肢体语言抒发自己对儿歌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感受大自然的美(7分钟)

1、相互交流,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有序方法;

2、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树、苍耳是怎么传播种子的,激发同学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沟通文本与生活,激趣导入:

孩子们,大家好!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我们也认真地读了课文,细心的小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课文有一个奇怪的题目《“骑‘白马’的苍耳”》。(板书课题,齐读两遍)那么到底什么是苍耳?苍耳怎么骑“白马”的?这里的白马是不是指白色的马?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教师出示苍耳的图片,(这是我们生活中见到的苍耳:苍耳的样子呈纺锤形或卵圆形,外表黄棕色或黄绿色,全身有钩刺。)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第5~9自然段。

1. 自由读第5~9自然段。(小朋友们,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苍耳?请自由读。简要说说小刺猬和苍耳之间发生的故事。

过渡: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来说说,苍耳骑白马的秘密是被谁发现的呢?(小刺猬)小刺猬可真能干,可它今天不能来到我们中间,它想邀请在座的小朋友做它的小助手,将它调查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介绍,你们愿意吗? 2 了解苍耳怎样骑白马。

小朋友们,小刺猬观察到苍耳是怎样骑白马的呢?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吗?在第几自然段找到的?(生:第8自然段。小刺猬发现,有三颗小苍耳籽,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小兔的毛上了。小刺猬为自己的发现快乐地唱起了歌:小苍耳,骑“白马”,没腿也能走天下。告别妈妈和故乡,快到远处去安家……)引导同学勾出有关语句,朗读,让生边读边体会。(男女生赛读,齐读)提问: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读的很有感情!但是老师很想知道一个问题:苍耳骑的“白马”到底是什么呀?请这位男孩子来回答。

(预设:同学可能会知道小白兔就是苍耳的“白马”;苍耳可以把自己的小刺挂在小兔的毛上。)

教师归纳出几个问题:

(1)小苍耳为什么要将自己钩在小白兔身上,这有什么作用呢?(通过这个问题,同学可了解到苍耳钩在小兔身上,是为了让小兔将自己带到其他地方去生根发芽。)

(2)如果没有小白兔,小苍耳怎么办?它们怎么走天下呢?(通过这一个问题,让同学体会到,苍耳不仅仅是可以钩在小白兔的身上,还可以钩在其他动物的皮毛上或是人的衣物上。它随着动物或人的身体四处移动,从而传播种子。)

(二)学习其他几种植物传达种子的方法。(1---4自然段)

(3)刺猬先生每天忙个不停,它还有哪些收获呢?请小助手们给介绍一下。

1同学介绍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法,教师随机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让同学从图中体会到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可随风飞到各处。在体会之后,指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并谈谈可怎样读。

2同学介绍凤仙花时,出示凤仙花果子爆裂的动画,让生充沛体会到太阳的作用。随后让生在读中去体会太阳的作用。

3介绍樱桃的种子的传播方法,让生读出其中的趣味。

(三)总结。

1小朋友们,刺猬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植物妈妈送孩子的方法呢?这些方法是怎样的呢?

(生根据提示连线:蒲公英妈妈的孩子是靠风送来的,凤仙花妈妈的孩子是靠太阳晒射出去的,樱桃妈妈的孩子是靠小鸟吞带出的,苍耳妈妈的孩子是靠白兔背送出的。)

三、自主活动,知识扩展

刺猬先生看见邀请的小助手这么能干,心里很高兴。可它还想知道更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现在就请各位小助手再帮帮它,我们看看哪些小朋友是最称职的小助手。

[资料]

椰子树妈妈有方法,它把家安在大海边,只要小朋友落下来,就能跟着海水到海岸边发芽。

松树妈妈有方法,小松子衣着坚硬的铠甲,小动物们吃了不消化,拉在地上就发芽。

葫芦妈妈有方法,她把娃娃挂在怀里来长大,最后人们摘下它,第二年种下胖娃娃。

四、课堂小结,激发想象

结语:大自然真是奇妙呀,植物妈妈传播种子各有各的妙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询,还可以看看《十万个为什么》,像小刺猬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了解更多的自然奥秘吧!

板书设计

骑“白马”的苍耳

蒲公英风吹

凤仙花 太阳晒

樱桃小鸟带

苍耳白兔背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骑"白马"的苍耳》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的方式,知道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2.能和小组内的同伴协作分类。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各种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色彩鲜艳的种子植物图片若干。

2.DVD:种子的传播。

活动过程

1. 引发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的观察兴趣。 观察种子的图片,听故事,提问这些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提问:你看到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有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色彩鲜艳的种子……)

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小苍耳也迫不及待地骑上了“白马”,这是怎么回事呢?

欣赏故事《骑“白马”的苍耳》。

2. 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提问:为什么这些种子要长有羽毛、倒钩呢?(幼儿自由讲述已有经验,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是与它的传播、繁殖密切相关的。)

那种子是怎样传播的呢?(自由讲述)

观看DVD,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风传播、动物和人传播、水传播、粪便传播、弹射传播。

3. 能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进行传播方式的分类。

这些图片上的植物是以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呢?请你和同组的小朋友将它们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给图片分类,进一步感知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集体交流分类过程。

建议

1.在散步及户外活动时,可寻找种子,根据它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讨论、探索其传播方式。

2.在区域中及时更新图片,引起幼儿更大的兴趣,日常活动中可欣赏散文《顶棉筐的小姑娘》。

评价

能根据种子的外部形态判断其传播方式。

活动结束

附故事:骑“白马”的苍耳

刺猬先生像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 他每天夹着个小本,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实像个小炸*,太阳一晒,果皮爆裂了,会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然后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在草地上,樱桃树苗就这样长出来了。 近来,他发现,草地上悄没声儿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带刺刺的小苍耳子。小刺猬感到很奇怪: “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呢!你们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小苍耳们看看刺猬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巧这时一只小白兔跑过,他向小刺猬问好,并请他有空来做客。 当小白兔离开时,小刺猬发现,有三个小苍耳子,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小白兔的毛上了,并快乐地唱起了歌: “小苍耳,骑‘白马’, 没腿也能跑天下, 告别妈妈和故乡,快到远处去安家……” 小刺猬乐了,他终于懂得了——苍耳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骑“白马”的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