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2025/09/30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篇1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烙饼问题去学会怎样安排事情节省时间。通过沏茶问题去体会安排事情不但要节省时间还要合理。

2、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安排事情更合理,更节省时间。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都积累了哪些与时间有关的名言?

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我们要合理的安排才能提高做事效率,节省出来的时间去干更多有意义的事。那么怎样做才是合理安排时间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上课(板书课题)

一、沏茶问题

师:我们先来研究沏茶问题,请看自学提示。

出示自学提示:113页

1、沏茶时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算一算做这些事一共要用多少时间?

2、想一想怎样安排这些事情可以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节省了多少时间?

学生自学交流汇报

师点拨:为什么这样安排节省时间呢?

师小结:也就是做事情时,首先要明确做事的顺序,哪些事必须要先做,像刚才沏茶问题中,我们要先洗水壶,再接水。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像沏茶问题中在烧水的同时就可以做洗茶杯与找茶叶这两件事。

【设计意图:在沏茶问题这一学习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比较、评价找出最优化方案。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在初步感知合理安排的同时,还对他们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教育,使得情感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跟进训练:

出示数学信息:和面5分钟醒面10分钟擀面5分钟刷锅2分钟准备豆油1分钟妈妈做这些准备工作最少要用多少时间?

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加深刻体会到合理安排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二、烙饼问题

1、妈妈用20分钟做好了烙饼前的准备工作,妈妈是怎么烙饼的'呢?看书112页谁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点拨:烙哪一面就要让哪一面贴在锅底。烙2张饼用多长时间?怎么烙的?

2、3张饼怎么烙呢?请同学们拿数学书当锅,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写手中的表格,同桌之间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生2填表)

师点拨:为什么9分钟也能烙好?关键在哪?

师:是呀,锅里要同时有两张饼时才最省时间。我们把烙3张饼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叫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师填表格)烙4张饼怎么烙呢?

(师填表)

师:烙5张饼怎么烙呢?用多长时间?

3、先用烙3张饼的方法去烙,再用烙两张饼的方法去烙,用15分钟。(师填表)要烙6张饼,7张饼,8张饼怎么烙呢?用多长时间?请小组同学研究讨论用什么方法烙最省时间,并填写手里的表格。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4、通过填表你们发现什么规律?

师点拨:烙一张饼用6分钟,为什么多烙一张饼却多3分钟呢?

师:还发现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去解决问题。在学生自己动手烙饼的过程中体现烙饼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并在情境中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跟进训练:

1、书114页第一题。说说你怎么安排炒菜的顺序?

师小结:华罗庚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就是在研究泡茶、烙饼等问题中最早在我国提出了数学中的“优选法”理论——“合理安排”问题,并宣传推广了合理安排的思想和方法,为人们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做出了巨大贡献。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加深刻体会到合理安排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

洗水壶(1分)---接水(1分)--烧水(8分)---沏茶(1分)

洗茶杯(2分)

找茶叶(1分)

1+1+8+1=11(分)

饼的张数×烙一面的时间=所用的最短的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112—11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可以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对事情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技能目标

1、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画简单的事件流程图。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思想感情。

2、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培养整体考虑决定事件顺序的习惯,和综合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P112页的例题1

1、课件出示:妈妈烙饼的图

师:请大家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叙述画面内容。

生:……

师:想一想,如果爸爸、妈妈和你各要一张饼,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讨论烙饼的方法。

师:以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有几种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A、一张一张的烙。时间:3×6=18分钟

B、先烙二张再烙第三张。时间:3×4=12分钟

C、先烙二张正面,再烙其中一张的反面和第三张的正面最后烙剩下的二 面。时间:3×3=9分钟

师:同样是烙三张饼,所花的时间却不同,C方案的安排最合理,最省时间(也省能源——节约从小事开始)

3、学生分二人小组讨论:烙4张饼、5张饼、……10张饼的方法。

4、学生汇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适当加以合理的引导)

经验小结:如果是双数,二张二张的烙,如果是单数,也是先二张二张的烙,再把余下的三张按上述方法烙就行了。

课间小游戏——看谁最醒目(游戏内容P114第1题)

二、教学P113页的例题2

多媒体课件出示P113页的例2的主题图。

设疑:

(1)要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联系生活,你认为大概顺序是什么?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做?(让学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去安排)

(2)有哪些事情一定要先做,哪些可以同时做。

(3)你能把这个过程和时间(流程图)记录下来吗?

让四人小组组内交流后,收集最优方案(时间最短的方案),

问:为什么时间节约了?把不影响前后步骤的,和可以同时做的步骤一起做,这样就节约时间了。通过设置情境、障碍。继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讨论探索,发展思维能力。再用课件演示小明的操作过程。

并板书:

这样安排,小明一共需要11分钟。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14的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各自的方案。

学生指名说方法,教师示范画流程图。

流程图:

四、小结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象这样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整步骤顺序,合理安排,帮助我们节约不少时间。

五、课外作业布置

练习感受:(泡茶问题)

啊!是妈妈回来了。妈妈今天可辛苦了,她想先喝杯茶,润润嗓子。

展示:洗茶杯:2分钟→烧开水:11分钟→拿茶叶:1分钟→洗壶接水:2分钟→泡茶:1分钟。

1、你能让妈妈在最短的时间内喝到茶吗?

2、你自己设计流程图。

3、小组内展示交流,介绍自己的流程图,及设计原因。

4、同学间相互评价,全班反馈校对,得出相对费时最少,安排最合理的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沏茶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五、教学准备:

课件、工序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

师:知道星期天老师干嘛了吗?老师最好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我们约定好了早上8:30准时在老师家见面,可是早上老师醒来一看手表,哎呀,已经8:00了,还有30分钟我的朋友就来啦,但是老师必须要在朋友来之前完成这几样事(课件出示吃饭5分钟,晾衣服5分钟,收拾房间10分钟,洗衣服20分钟),赶快帮老师算算做完这些事要花多少时间吗?5+5+10+20=40(分钟)

师:那老师能在我的朋友来之前做完这些事吗?(不能)

师:但老师真的在8:30之前完成了这几件事,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师有秘诀,想知道是什么秘诀吗?(想)

师:老师的秘诀就是---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课件出示)

师:今天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看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能很快的掌握老师这个秘诀。好不好?

二、创设情境,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1、导入沏茶话题

师:老师的朋友在8:30准时的到了我家,他呀最喜欢喝茶,那我就先怎么招待他啊?对,沏茶,说到沏茶谁在家沏过茶啊?那谁知道沏茶要做些什么事呢?(找茶叶、茶壶,洗茶壶,烧水,沏茶)

2、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件出示)师:看来大家都非常有生活经验,这是老师给客人沏茶需要做的工作和时间。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都需要做哪些工作?(齐读)这么多的工序我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啊?如果叫你来做你会怎么安排这些事呢?赶快动动脑筋,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算一算。看清要求:写出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安排这些工作的方案;列式计算出按照你的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课件出示要求)

师:好,都设计好自己的方案了吗?接下来把你们的想法和你们小组的成员一起讨论讨论,看看谁的方案比较合理,开始吧。

(教师巡视,指定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摆出有代表性的两个方案。)

3、感知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方法

师:XXX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来安排这几件事的顺序的?

①: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为了直观的表示出做事的先后顺序,我用箭头连接两件事。)

师:谁和他的想法一样?恩,你们是把事情一件一件来做完成的,那这样的话,完成这些事需要多长时间?(指名学生列式计算1+1+8+2+1+1=14)按照这种安排我们用14分钟的时间沏好了茶,可以吗?好,掌声鼓励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XXX的方案,你来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安排的?

②: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同时洗水杯

找茶叶(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

师:谁和XXX的想法是一样的?那谁再来说一说这种方法?(多找几名学生说一说)

师:那按照这样的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呢?(指名学生说结果,再指名学生说算式)

师:三件事情同时做,为什么只算8分钟呢?那洗茶杯和找茶叶的3分钟哪里去了?(烧水8分钟,洗茶杯和找茶叶要3分钟,3分钟包括在8分钟里,所以同时做需要8分钟。)

4、对比中谈发现,作总结。

师:刚才我们解决沏茶这一个问题,出现了几种方法?用的时间一样吗?如果我想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应该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是这种方法?(也就是这种方法比较节省时间)为什么这种方法更加能节省时间?(同时做)

多请几名学生说一说。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同时做一些事才能节省时间。

师:刚才老师用箭头把卡片连接起来呈现了沏茶的先后顺序,这样的形式叫做流程图,如果把黑板上展示的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话就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份流程图,他可以很简洁、清晰、直观的呈现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案。

师:在刚才大家设计方案的时候,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把烧水排在了最前面,这样的安排合理吗?有的同学说为了节省时间把沏茶也放在了烧水的同时做,合理吗?(学生分析)

师总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怎么安排才能节省时间,还要做到合理的安排做事的顺序,为了做到合理的安排时间,做事之前应该先排一排(板书:排),排什么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刚才的你能不能先烧水再洗水壶啊,明显是不能.排完后还要再想一想(板书:想)想什么呢?这么多事情摆在我们面前,想什么呢?(师指着‘同时’两个字,哪个事情和哪个事情可以同时做)

师:只要抓住了这两点就一定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了。现在你知道怎么合理时间了吗?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呢?(多找几名学生说一说,然后齐读)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师:解决完了沏茶的问题,现在你们能猜到老师星期六早上是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事情的呢

口头汇报

2、师:老师和朋友聊了大半天,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了,你们能不能帮老师合理安排做饭的时间呢?这是老师需要做的工作

课件出示:洗锅1分钟,放米、水2分钟,煮饭20分钟,炒菜3分钟,炖鱼12分钟,熬汤5分钟

师:怎么才能让客人最快吃上饭呢?在做这些事之前老师应该考虑哪些问题?(指着黑板:排、想)

写出流程图并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汇报。

交流汇报:1+2+20=23(分钟)

3、今天早上上班之前老师要完成这些事,时间很紧,老师怎么安排才能尽快完成这些事才能保证上班不迟到呢?在做这些事之前老师应该考虑哪些问题?(有哪些事是可以同时做的呢?一起分析)

起床穿衣

4分钟

洗漱

5分钟

梳头

3分钟

烧开水

6分钟

泡方便面

4分钟

吃饭

5分钟

写出流程图并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汇报。4+6+4+5=19(分钟)(比较这个练习跟前两道有什么不同:有两个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越多就越节省时间)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合理安排时间这个秘诀你们掌握了没有?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呢?(找2、3名学生说一说)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些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知识,就是最优化问题,也就是被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称做“统筹安排”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掌握这个方法并且把它应用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就会节省很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