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连加

2025/10/0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连加(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连加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我听你们的老师说,大家都非常的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我不信,现在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聪明。

二、检查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8+4+3= 13-4-5= 62-20=

9+5+7= 16-8-4= 58-30=

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

28+34= 52-20=

三、导入新课

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果真是名不虚传,你们真的是非常的聪明。不过我还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

将28+34改为例1 28+34+23

四、教学新知

师:这三个数相加,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生:先算 28+34

师:28+34我们已经算过了,谁能帮老师写出来?

(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没有?还要算什么?

(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现在做完了吗?

(注意,还要再在横式上写上得数。)

师: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还有哪位同学和他同样聪明?

好!现在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看谁最聪明?!

完成 “做一做” 49+25+17

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

你是怎样想的?

生回答。

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 ,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

把52-20改为例2: 52-20-18

对学生提出要求:先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表扬,然后指着其中的 52-20 说:

这一步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学过它的口算,谁能口算出来呢?

根据学生举手数的多少,说: 真不错,有这么多的同学能口算出来,那么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题目,能口算的就不用再写竖式了。

在板书上用红色虚线把 52 框起来。

-20

——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省略其中的一步计算。

“做一做” 84-26-30= 注意:遇到哪一步可以口算,就不必写竖式。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课本上的例1和例2,其中的例1是三个数相加,叫(连加)(并板书)。例2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叫(连减)(并板书)。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指例题)用两个竖式来算,第二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

六、课堂练习

1、现在我们再来重新练习一下两个竖式的简便写法。

做第1题。

2、大家都做的不错,现有我们再来做一下第2题,你可以选择用两个竖式或用简便写法。

3、另外,如果在计算中,我们发现一些题目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口算,不写竖式。

我们来做一下第三题,看谁能不用竖式,直接算出来。

六:板书设计:

连加 连减

例128+34+23=85

28 62 简便 28

+ 34 + 23 写法 +34

———— ———— ————

62 85 62

+23

————

85

例252-20-18=14

52 32 简便 52

- 20 -18 写法 -20

———— ———— ————

32 14 32

- 18

————

14

连加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介绍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豆豆,听说啊,豆豆在家表现可好了,经常帮妈妈干家务活,做事情,今天,他又帮妈妈做什么事呢?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1、学习连加

⑴出示5只小鸡在地上觅食的画面

问:豆豆在做什么?

生:喂鸡

师:现在有多少只小鸡?

生:5只

⑵演示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的画面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完整地跟同学们说说并能提出问题呢?

⑶边演示生边说

师: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怎么表示

生:5+2

师:这时又跑来了1只,又该怎么表示?

生:再加上1(5+2+1)

师:这个算式跟我们前面学过的算式一样吗?或有什么不同?

2、揭示课题——连加

3、学习计算顺序

师:这个连加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前面再算后面

问:第二步为什么用“7+1”

生汇报

演示计算过程并小结连加的计算顺序

4、学习连减

过渡语:刚才有8只小鸡在吃东西,现在他们吃饱了做什么呢?

⑴出示8只小鸡的画面

⑵演示先跑了2只小鸡,又跑了2只小鸡的画面

⑶学生根据看到的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⑷根据图意列算式

师:原来有8只小鸡,走了2只怎么表示(8-2)又走了2只,又该怎么表示(8-2-2)

生汇报

问:这个减法算式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减法算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汇报

5、补充课题——连减

6、学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这个算式又该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汇报

小结连减的计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课本p72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2、5、6题

思考:3+5+()=10 10-6-()=2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计算方法是……

连加 篇3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根据同学的年龄特点,通过同学生活中饶有兴趣的情节,让同学联系情节的发展过程,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式。感受数学知识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学生已经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对生活中感兴趣的情节发展有初步的分析能力。教材将连加、连减一并进行教学,有利于连加、连减的对比,掌握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巩固 10 以内的加减计算,为下一课加减混合计算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连减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加上,再加上”,体会“减去,再减去”。 在具体的情境中并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的算法。

3.初步感知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连加连减,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教学难点:要记住第一步口算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师:黑板上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加、减法的题,请同学计算出答案

3+2 5+1 6+4 9-3 6-1 5-5

2、编题

师:昨天给大家留了一个小作业,根据算式编一个小故事,你能从黑板上选择一个算式编一个小故事吗?

生说一个加法一个减法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师:老师也带来一个小故事,仔细看(出示图)

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喂食)

有几只小鸡?(5只)

原来有5只小鸡(板书“原来)

现在呢?(课件演示)(来了2只)(板书“来了”)

继续看图,现在又来了几只?(又来了1只)(板书“又来了”)

为了区分开,我们在这里加“先”,先来了,又来了

看图自己试着说一说这三句话,如果你想不起来,可以看看黑板(学生自己说)

找同学来说(多找几人)

2、尝试列示

师:你能用个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5+2+1)

5、 2、 1各表示什么?

每来一次我们就用什么连接?(加号)

换个图你还会吗?

3、出示小狗图

师:请同学们看图,仔细想一想(只看不说话)

谁能用三句话说一说?(原来有1只小狗,先来了4只,又来了2只)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只?(板书“一共有”))

你能给同桌说一说这四句话吗?(同桌互说)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几人说)

你能写个加法算式吗?(1+4+2)

1、 4、 2各表示什么?

4、出示燕子图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敢挑战吗?

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幅静态图,你看懂了吗?(出示燕子图)

谁能指一指那些是原来的?有几只?

哪些是先飞来的?有几只?

哪些是又飞来的?有几只?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让我们求什么?(一共……)

同学们一起来说四句话

谁能列算式?(3+4+2)

5、认识“连加”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3幅图列出了3个算式,和以前的一样吗?(不一样,这是3个数加起来的)(你真善于观察)

这些算式里都有2个加号,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连加,是把几部分合起来(三部分)

像这样的算式你们会算吗?你会哪一个就给同桌说哪一个。(同桌互说)

6、学习算法

师:你会哪个就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谁想来试试?(一生说5+2+1)

我怎样算就好算了?

刚才这个同学是先把哪两个数合起来了?(5+2)(师板书)

他先算了谁?(5+2)等于几?(7)

谁来完整的.说一说先算什么?(先算了5+2=7)多找几人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先算了什么?再找人说(板书“先算”)

再算什么?(两生说7+1=8)(板书“再算”)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人说、全班说、几人说)

7、巩固算法

师:如果把这两句话用到第2个题中,你会说吗?

先算什么?(先算1+4=5)再算什么?(再算5+2=7)(板书)

同桌互相说。小组说(其他同学带着任务听,看谁说的好)

3+4+2=这个能说吗?

全班一起说,师板书

8、指导算法

师:为了方便计算,老师用尺子把大家先算的数画了下来,仔细看,都是先算什么?(前两个数)

也就是先算5+2、 1+4、 3+4,这些都在你的那个方向?(左)

所以可以说从哪往哪算?(从左往右,板书)

9、练习

师:下面咱们来练习一下

出示练习题,说过程。3+4+1 2+2+4 4+3+2

7+2+1 6+4+0 5+0+3

注意把话说完整

10、学习连减

师:刚才咱们学习了连加,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回到一开始的时候,小鸡吃食儿,有几只小鸡?(8只)(板书:有 )

小鸡吃饱了,你看怎么了?(课件出示:先走了)

先走了几只?(3只)

再走了几只?(2只)

还剩几只?

谁能完整的用4句话说一说这幅图?(一生说)

能列算式吗?(8-3-2)

11、出示猴子摘苹果图

师:猜一猜小猴子要干什么?(摘苹果)

树上有几个苹果?(10个)

先摘了几个?(学生跟着课件数:6个)

又摘了几个?(2个)

还剩几个?

怎样列算式?(10-6-2)

12、出示小汽车图

师:这又是一个有难度的图,静态的图,你能看出谁是走的吗?(车头朝右)

走了几次?(两次)

先走了几辆?(4辆)

又走了几辆?(2辆)

还剩几辆?

谁能列算式?(8-4-2)

13、认识连减

师:这三个算式和连加很像对不对?但是有不一样的地方(都是减法)

没错,算式里是两个减号,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连减

计算方法和连加也很像,连加是从哪往哪算?(从左往右)

连减也是从左往右算

请同学们尝试算一算这三个算式

左边两第一题,中间三组第二题,右边两组第三题

汇报。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先计算出第一步的答案,用第一步的答案加或减第三个数就可以了。大家学会了吗?

那老师考考大家。出示:3+4+2、9-1-2

请大家计算在练习纸上

【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这一课,为了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教学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空间:

空间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我将书上静态的例题,用课件以喂小鸡这一故事情节呈现,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让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之后给学生更多的情境图,从动态图到静态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加连减,训练学生理解能力。

空间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

在看懂图的基础上,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列出算式,而是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将看到的情景以小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对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的更深刻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空间三:教方法,熟记运算顺序

为了解决连加、连减时,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这一难点,在教学时我教给了学生一个好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第一步算式下画横线来确定运算的顺序,然后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用第一步的得数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

连加 篇4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师:爸妈带明明去农场,明明可喜欢喂鸡了。(出示小黑板)他在地上撒了一些米,马上有5只小鸡来吃米。快看,又跑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你会列式计算吗?

生:5+2=7

师:很好!继续看!又跑来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

生:7+1=8

师:很不错!如果三幅图我们放在一起,你会列式吗?

生说,教师板演:5+2+1=8

我们原来的加法是两部分合起来,现在连着再加一部分。像这样三部分合在一起的算式,我们就可以叫他连加。(板书;课题)这样的算式怎么读、表示什么意思,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内容。

2.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

师:这个算式读作“5加2加1”。生齐读。

师:怎么算呢?先想一想,同位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说

师板书,重复。边说边在算式上标出运算顺序。

师:5、2、1各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你没看明白了吗?

3.做一做。

(二)连减教学: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师:谁能列式呢?该如何计算呢?

列式:8-2-2=4,

师:这样连着加的算式我们叫他连加,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谁能给起个名字?生说师板书。

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2.练习: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三、巩固深化:

完成练习十一的第2题和第4题

四、课外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学连加连减至少得几个数?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