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大三班教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大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
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
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给你吃,谁做得多,谁吃的多。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和帮助。(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六.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煮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变化?(元宵煮前沉在锅底,煮熟后浮起来了。元宵煮熟后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善于观察了。好,现在我们就来享受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的元宵节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2、知道豆面灯碗习俗的由来,了解蕴含的寓意。
3、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学习乐趣。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载歌载舞的莱西人ppt、花灯会、猜灯ppt、有趣豆面灯碗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元宵节的`情景。
提问:元宵节你吃过什么?玩过什么?看见了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你知道我们莱西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吗?
(二)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过元宵节的习俗
1、提问:视频上的人在干什么?能记住里边有谁吗?他们的表情、服装、头饰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相互交流看到的视频影像内容。
2、观看视频花灯会,了解灯谜的起源历史。
3、观看豆面碗灯视频,了解灯碗的由来、种类及寓意等。
(三)师幼一起分享交流视频内容,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抄写6个单韵母。
2.学习填写《偏旁表》。
3.鼓励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元宵节的知识和习俗。
〖教学过程〗
一、抄一抄
1.上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汉语拼音朋友,这几个单韵母你一定很熟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座位,汉语拼音朋友也有自己的家,(出示四线格)这就是他们的家,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3.看书第3页,抄一抄,认真观察单韵母在四线格的位置。(认识中格)
4.照样子,抄一抄。
二、学习填写《偏旁表》
1.以“方框儿”为例,指导学生看明白三竖行表示哪三项。
2.师生共同完成第二行“火字旁”的填写。
3.学生独立填写第三行,教师给予指导。
三、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与“元宵节”相关的知识
可以是有关元宵节的传说,对联的由来,相关的诗句、或对联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灯谜、自读课文《元宵节》,试编谜语
1.学过了元宵节这一单元的两首儿歌,能说一说你对元宵节的了解吗?
2.元宵节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写在各种五彩的花灯上,它可以供人们观赏、猜测,可有趣了。看花灯时,你发现这些灯谜了吗?请大家猜一猜。
3.老师这里就有几条谜语,(课件出示花灯,上面有灯谜)聪明的小朋友,准能猜中。
小鱼花灯:一群小孩排成队,手拉手儿臂挽臂。碰上火星就散开,噼噼啪啪叫声脆。(谜底:鞭炮)
山羊花灯:一群小白鹅,纷纷跳下河。个个能浮水,全都上餐桌。(谜底:水饺)
[教师放慢读谜语的速度,可示意学生会读的地方和老师一起读,这也是一个识字的过程,以猜灯谜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体验语文就在生活中。]
4.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欢猜谜语,你想知道丁丁猜的谜语是什么吗?借助拼音自己来读读课文 《猜灯谜》。
5.和小组内同学合作读文章,订正读音。并找到丁丁猜的谜语,想想为什么是元宵。
6.(课件再出示一个花灯,上面写着课文中的谜语。)请知道的学生或教师讲讲元宵的制作过程。
7.齐读谜语,争取记住它,回家说给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听。
[课文中谜语语句优美、形象。以多读、多记的方式鼓励学生积累。从学期初随学随记,形成积累,形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8.像丁丁那样也编个谜语。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二、仿造句子说一说
1.元宵节的晚上,丁丁的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猜灯谜。你能像他这样也来说一说吗?(课件同时出示例句:元宵节的晚上,全家人一起看电视。)
1.元宵节的晚上,______在一起______ 。
2.换个时间,再来说一说。______,______在一起_____。
三、口语交际
1.过年时,家人在一起多快乐。口当、口当、口当,门敲响了,客人来了。猜猜他会是谁呢?
2.你要怎样招待他呢?(学生各抒己见)
3.和小组内同学演一演。
4.全班汇报。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评一评,请扮演小客人的同学来谈谈感受。
评出最热情的小主人,最有礼貌的小客人。
四、作业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它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收集一些资料,讲给大家听。
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2、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3、知道元宵节的时间是正月十五。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元宵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干米粉、小盘子每人两份,花灯每人一盏
2、 锣鼓音乐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1、讲讲元宵节。
(1)引导幼儿讲述:我知道的元宵节。
(2)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2、做元宵。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 将搓圆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盘中来回滚动,直到四周全沾满米粉。
② 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圆即成。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组的大盘中,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幼儿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1)幼儿各提一盏花灯,同伴间相互欣赏,介绍自己所拿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2)幼儿在音乐声中,提灯玩耍。
4、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阿姨一起吃元宵,学习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