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

2025/10/03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生活区教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滑稽的脚先生》是通过幼儿探索来学习脚尖脚跟走,并在游戏中了解韵律活动中队行变化的一节韵律活动。大一班的幼儿学一个新动作很快,可是新动作做的并不标准,总是不记得动作要领,平衡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我选用我们班幼儿较为熟悉《玩具兵进行曲》为歌曲的旋律,是为了降低难度,让幼儿能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增强体态韵律的表现能力,同时用脚的不同走路方式进行游戏,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脚尖、脚跟走,复习踏步走和双脚并拢跳。

2、在游戏中能随音乐了解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圈上走等队形变化。

3、体验和表现“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和幽默,在表演中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四幅图(踮脚走、脚跟走、左右踏步走、两脚并拢跳)

2、歌曲《滑稽的脚先生》(歌曲《玩具进行曲》改编)

3、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脚先生”,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脚先生”,我天天都和你们在一起。谁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样用脚先生走路的?在你的垫子上做给我们看看。

二、练习各种走路的动作。引导幼儿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的动作。

师:“踮着脚走时身体稍微前一点,这样就不会东倒西歪了。你们会像他一样走路吗?”师:“先用脚尖踮着走,你们会像他一样吗?来,学学看。”除了这样走,还可以怎么走?踏步走时脚要抬的高高的,很神气。哦,这是双脚跳,双脚并拢还能跳跳跳

三、根据歌曲内容表现不同走路的动作。

1、看、听教师边指图边说《滑稽的脚先生》,了解脚先生走路的动作顺序。

“我这里还有一些图片,小朋友来看看图上是什么啊?”教师出示图片,和小朋友一起说说歌词。“那个能按照图上的顺序来学学脚先生呢?”“我们一起来帮助帮助他”“哟,他做的真好,我也想做了,你们想不想跟他学学啊”

2、教师和幼儿在自己的垫子上一起做2-3遍。

3、随音乐练习,基本掌握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圈上走等队形变化。

(1)边听老师讲故事边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秋天到了,滑稽的脚先生来到花园里,看见菊花美丽极了,于是踮着脚走进花园去看花(踮着脚向圈内走);

然后,他又在远处看花(翘着脚尖,用脚跟后退走);

接着,他又围着花园边走边看花(一二一二踏步走);

最后看着美丽的菊花开心地跳起来(转身面向圆心两脚并拢跳)。

提问:“我刚才做了那些动作?是怎么做的?”请一到两名幼儿做做

(2)随老师慢速演唱练习动作。

(3)随音乐准确地变换队形,并合拍做动作。

四、结束活动

听音乐边做动作边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体验毕业离园时的惜别之情,记住这一美好而难忘的时刻。

2、萌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故事1、观看大(二)班全体成员的照片。

2、回忆在一起的往事。

A、谈谈开心、有趣的事。

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已经在一起生活三年了,还有的小朋友已经四年了呢,在这段日子里哪件事让你觉得很有趣,很快乐的?(幼儿自由讨论,个别介绍)B、谈谈有意义、感动的事(幼儿介绍)

3.小结: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发生了许多事,有快乐的.,有有意义的,还有很感人的,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让我们在家庭里健康成长。

二、我们的朋友

1、幼儿园里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着我们的大家庭,让我们觉得更加温暖,你们知道吗?

2、和幼儿园一些朋友互动。

1)老师对我们提希望。

2)我们对弟弟妹妹提希望。

3、小结:

在我们幼儿园的生活里,还有许多许多大二班以外的朋友在关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真温暖啊!

三、我们的留念不久你们就要毕业,离开我们辅延中心幼儿园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你们要记得回来看看我们,我们幼儿园也欢迎你们回来看看。

四、我们最想做的事情

1、说说在幼儿园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2、看实情满足孩子愿望。

3、帮助孩子留住这美好的瞬间,交换联系号码。

祝愿孩子们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有空常回家看看!老师们永远在心底里爱着你们!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 篇3

活动产生: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在生活上一手包办,忽视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活动目标:

1、掌握系鞋带的正确方法。

2、理解故事,记住短句“先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

3、提高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双有蝴蝶结的鞋》故事图片,短绸带人手一根,幼儿鞋带的鞋上幼儿园。

活动一:故事《一双有蝴蝶结的鞋》

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2、结合挂图,教师边讲述边提问。

(1)开始,妈妈为什么不给佳佳买这双有蝴蝶结的鞋?

(2)佳佳是怎样学习扎蝴蝶结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妈妈真的给她买了这双有蝴蝶结的鞋,佳佳是怎样穿好这双这双鞋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借此复习前面的短句。

3、学扎蝴蝶结

发给幼儿人手一根短绸带,练习扎蝴蝶结。提醒幼儿根据短句,运用正确的方法。先绕的两个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紧容易拉过头。形不成蝴蝶结。

4、娱乐活动

幼儿互相帮助把蝴蝶结扎在食指上,颤动食指模仿蝴蝶飞动。

活动二:学系鞋

1、讨论:早上,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系鞋带的?

2、请会系鞋带的幼儿表演一次,激发幼儿学习鞋带的愿望。

3、引导幼儿根据扎蝴蝶结的经验,学系鞋带。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一定要系紧鞋带,不然鞋带容易散开。

4、比一比,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

活动延伸:

在区角中增设自理区,投放扎蝴蝶结的短绸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让幼儿继续学习系鞋带。

活动评析

本活动设计体现出以下特点:

1、循序渐进,巧妙过渡。系鞋带是一项幼儿较难掌握的技能,练习时幼儿往往会因为枯燥难学而失去兴趣,扎漂亮的蝴蝶结却是幼儿乐于学习的`。该活动从让幼儿听故事开始,先学主人公扎蝴蝶结,再迁移至学系鞋带,如此循序渐进,巧妙过渡,幼儿愿意学,有兴趣学。

2、以语言指导行动,且贯穿整个学习活动。故事中的短句实际上把系鞋带的方法具体详细地表达出来,而且念起来象儿歌般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幼儿乐于接受。在整个活动进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这一指导语的作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育、保教并重。活动一是一次正规的教育活动。活动二则是保教方面的学习内容。整个活动,教育是巍。教服务,保育中又有教育的成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活动延伸非常必要,因为幼儿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绝非一两次学习活动所能达到的,必须在平时多次练习、巩固。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 篇4

幼儿园小班生活区教案的制定是为了方便各位幼儿教师更好地教导幼儿关于生活上的事情。下面提供幼儿园小班生活区教案,欢迎阅览!

适宜对象:该材料适用于小班幼儿区域化学习活动使用。

价值取向:

1、这本操作书主要让幼儿练习扣钮扣、系鞋带、拉拉链、别别针、编辫子、打蝴蝶结等技能,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操作,让幼儿按自己的爱好搭配不同的服饰,培养幼儿色彩协调能力。

材料设计:

(一)材料与工具:约30厘米×40厘米的彩色软泡沫4张、五颜六色的布、毛线、钮扣、拉链、别针、美工纸、花边、双面胶、剪刀、直尺、打孔机

(二)制作方法:

1、选4张软泡沫裁成(约30厘米×40厘米),其中三张裁成三份。

2、将每张裁成三份(头、身体、脚)的软泡沫上用毛线、布、钮扣、拉链、花边、别针等制作成三个漂亮的巧巧娃,分别做成不同颜色的.脸蛋、衣服和鞋子,以便让幼儿按自己的爱好搭配不同的服饰,增加兴趣。

3、将完整的一张软泡沫做书的封面,旁边打孔,用毛线打成蝴蝶结(便于幼儿练习),中间用绒布做一朵花,代表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芯用钮扣做(便于幼儿练习扣钮扣),再用美工纸打印书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操作书”,反面打印“巧巧娃”,最后用美工纸折些小花点缀一下。

(三)提示

练习扣钮扣、系鞋带、拉拉链、编辫子、别别针、打蝴蝶结等动作技能,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为书中三个娃娃搭配不同颜色的衣服、裤子和鞋子等服饰。

玩法与指导:

1、扣钮扣

玩法提示:看好扣眼,把钮扣放在扣眼里。

指导要点:扣眼与钮扣要对齐。

2、系鞋带

玩法提示:先打一个结,再在两头重叠整理出一段从中间穿过去。(鞋带预先穿在鞋子上)

指导要点:先让孩子看老师示范,然后再练习,打结时要收紧。

3、拉拉链

玩法提示:拉合时把两边的拉头插齐,左手按住,右手慢慢往上拉;拉开时轻轻往下拉,把两边的拉头分开。

指导要点:拉开拉合时不得有拉头卡住上止、下止的现象。

4、编辫子

玩法提示:把头发(毛线)分成三撮,两两交叉编。

指导要点:每一撮头发要编紧,避免散开来。

5、别别针

玩法提示:把针头打开,从衣服门襟穿过,再把针头藏好。

指导要点:细心使用别针,提醒幼儿小心弄到手。

6、系蝴蝶结

玩法提示:将毛线交叉打好结,两头整理出一截做蝴蝶结的羽翼,再次打结。

指导要点:再次打结时要收紧羽翼。

7、搭配服饰

玩法提示:把三个娃娃的头、身体和脚随意搭配,自己喜欢皆可。

指导要点:根据自己的爱好,轻轻翻书,一页一页搭配服饰。

幼儿园生活区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想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的情景。

2、能在缴窄的小路上行走。

活动准备:

1、等同幼儿人数的呼啦圈。

2、在场地上事先画好宽25厘米的小路。

3、在日常活动中用报纸撕成小虫当虫子。

活动过程:

一、小鸡想出来。

1、蛋壳是谁的家?还没有出生的小鸡在蛋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蛋壳中的小鸡长大了,蛋壳里住不下了,怎么办?它是怎么出来的?

二、小鸡出生。

1、请幼儿扮演在蛋壳(呼啦圈)里尚未孵出来的小鸡。

2、教师边描述情景,边带领幼儿表演小鸡出壳时候的'情形。

3、你们看清楚小鸡是怎样出生了吗?我们一起来表演。

三、小鸡吃虫。

1、有这么多的小鸡宝宝出生了,妈妈真高兴。妈妈带你们去草地上捉虫去啦!

2、“小鸡”一个一个跟着“妈妈”,走过场地上画好的小路,来到一片草地上,将食指并拢做嘴巴,啄起小虫,然后跟着妈妈沿着小路回家。

3、游戏结束,幼儿和教师共同收拾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