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标:
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在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设疑。
1、教师多媒体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的手的图片,并请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手。
2、教师设问:小朋友!你觉得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3、设问二:你觉得什么样的手是最美丽的手,什么样的手是最神奇的手呢?
4、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自由思考,大胆地进行猜想和回答。
二、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欣赏范图手形游戏
2、出示手形想象画挂图。
学生观察范图,并比较范图的差别,自由的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3、师:你能说说这些手形画中最喜欢的是哪一幅吗?哪一幅色彩最鲜艳,
4、哪一幅想象最丰富,哪一幅花纹最好看?
5、请几名同学上台,沾湿小手并在黑板上表达各种样子的手,看谁表达的手最有趣。
6、学生上台大胆表现自己想表现的手形,并作大胆的联想。有认识手转入如何表现一双或者一只美丽并富有创意的手形画。
三、看示范讲步骤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业的全过程。
2、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的过程,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自由发言提问。
3、熟悉手形创意画的整个表现过程,形成印象。
四、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