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初中数学课件几何画板

2025/10/07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初中数学课件几何画板(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课件几何画板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页第3题,练习二十五第8~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其三边、三角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

2.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和平移,能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画平移后的图形,并能运用平移解决问题。

3.进一步掌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能辨认、并画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重点难点】

重、难点: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角形

1.复习三角形的特性。

指名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并举例说明三角形特性在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复习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指名说一说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

强调: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3.复习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你是怎么分的?

4.完成教材第110页的第3题。

二、复习轴对称、平移

1.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2.说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平移。

三、复习观察物体

在同一角度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几个面?

四、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8~13题。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六、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初中数学课件几何画板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练习以米为单位的路程相加,认识米和千米之间的转化,复习组合问题。

2、在问题解决中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问题解决,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米和千米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

有序地设计出所有的`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准备:地图练习纸、彩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导入

2、播放视频

(二)探究新知

任务卡1:说出从雷峰塔出发到博物馆,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1、出示任务卡

1)找出数学信息

2)学生绘图

3)交流反馈

2、探讨方案

1)学生讨论

2)交流反馈

3)方案的比较

4)讨论更简便的方法

板书:3×2。

板书:2+2+2

5)延伸:再添上一条D路线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任务卡2:请你搭乘出租车,快速到达博物馆,取得宝箱钥匙。车费共11元。

1.起步价够不够

1)出示出租车

2)找出数学信息

3)集体讨论

4)师示范解答a1(板书)

a1:810+700+660+500+790=3460(m) 或810+700+660+500+790=3460(m)

3460m=3km460m,3km=3000m

3km460m>3km ,3460m〉3000m

答:这种方案坐出租车起步价不够。

5)学生分组完成1条路线

6)交流反馈

7)小结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思维延伸

出示任务卡3:

1、请你设计一条最佳路线。

2、计算出租车费,越便宜越好。

3、两人合作完成。

祝你好运!

1、同桌合作

2、集体交流

初中数学课件几何画板 篇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已学图形各面积公式,能灵活地应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平面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感受数学方法和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已学图形各面积公式,能灵活地应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平面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难点:引导学生整理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建构知识网络。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边形纸模

五、教学步骤与过程

(一)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整理和复习有关这些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

板书课题:多边形面积计算复习课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⑴请大家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经过平移、旋转等方法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⑵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七、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从整理图中能看出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吗?

七,作业布置:练习十九

板书设计

S=ah÷2

S=abS=ah

S=(a+b)h÷2

初中数学课件几何画板 篇4

教学目标:

1、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直观地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能正确地数出角的个数。

教学重点

直观地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能正确地数出角的个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这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这两副画是对学生学过知识的一个提示,左图是有关认识图形的知识,右表可以利用呈现的数据练习加减法。教师可以通过这幅图,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我的成长足迹

这一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生成长记录的方法,是学生自我评估的一种方式。教科书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比整理与复习(一)提高了一步。学生可以展示最满意的一次作品,可以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并适当加以指导

复习要点:平面图形

1、数角填表补评:

锐角()个直角()钝角()

独立完成

交流数的方法

2、折一折并剪一剪回答问题

把一张正方形纸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剩下的部分是几边形,它有几个角,说说各是什么角?

让学生实际操作,由于有不同的剪法,就有不同的答案:

(1)三条边,三个角,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2)四条边,四个角,两个直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3)五条边,五个角,三个直角,两个钝角。

初中数学课件几何画板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立方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能开动脑筋设计制作教具。

活动准备:

1、正方体积木若干、同样大小的白色及彩色的正方形纸若干。

2、制作礼盒的平面图形若干、正方体的插片若干。

3、胶水及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1、 分组操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第一组:做礼品盒。用画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图形纸,动手动脑做成礼品盒。

第二组:做数学角教具。“数一数,这块积木有几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面,就拿这样的正方形的纸,在每张正方形的纸上写1个数字或符号(+、一、×),写好贴在积木的.每一个面上,供数学教学游戏用”。

第三组:让积木变漂亮。“这些积木旧了,你们数一数它们有几个什么形状、大小是怎样的面?”“请你选用大小、形状一样的彩色纸,把积木贴起来。”

第四组:插积木。用插片插出一个正方体。

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1)“礼品盒是什么形状的?数数看,它有几个面,大小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2)“你们给数学角做的教具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面?每个面有几个数字?”“用你们做的玩具,合在一起给小朋友出一道算术题好吗?”

(3)“这些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数数看,一块积木用了几张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纸贴好的?你们把积木摞在一起吧。”

(4)“插了这么多积木,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插好一块积木需要用几块插片?插片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能用这些积木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吗?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