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学计划
老地方整理的大班科学教学计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学计划 篇1
教学班级及人数:幼儿大中小8个班 412人
教学内容分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它的本质就是教会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理性的思维方式。帮助幼儿客观的认识周围,认识世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成长。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前提下.本领域教学活动重在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既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科学能力,以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为目标。
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教育学,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自然现象,生活技能,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1: 激发幼儿的科学情感。
2:注重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
3:与探索实验相结合。
4:培养幼儿理解他人的能力。
5: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幼儿积极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物及其事物链 自然现象,生活科技,自然现象等几大类。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小是入手,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愉快教学
教学设想: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因此在活动设计过程中,首先,非常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采用各种游戏等方法,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形式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得到语言活动带来的喜悦,对语言活动产生学习欲望,引导幼儿获得成功。创设情境,注重促进幼儿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活动设计更加重视为幼儿创设科学的情境和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大胆,积极主动把自己的经历,经历,感受说给大家听,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课时安排:
第一周3月(2—4)日: 《服装的面料》
第二周3月(7—11)日: 《能干的机器人》
第三周3月(14—18)日:《动物之最》、《珍惜动物》
第四周3月(21—25)日:《食物链》、《春天在哪里》
第五周3月(28—1)日: 《春耕了》、
第六周4月(4—8)日: 《 奇妙的镜子》
第七周4月(11—15)日:《宝藏知多少》
第八周4月(18—22)日:《宝贵的土壤》
第九周4月(25—29)日:《奇异的石头》
第十周5月((2—6)日:《夏天里有什么》
第十一周5月(9—13)日:《植物身上有什么》
第十二周5月(15—20)日:《茂密的树林》
第十三周5月 (23—27) 日:《多彩的泡泡》、《光和影子》
第十四周6月(30—3)日:《向左向右》、《一周吃什么》
第十五周6月(6—10)日:《快乐的一天》《可爱的钟表》
第十六周—期末:总复习阶段
大班科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 、对自然界、科学活动及现代科技等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乐于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2、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环境污染现象,产生热爱大自然,爱护、保护动物和周围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并乐意为保护环境做出积极的努力。
3、学会运用多种感官综合地认识事物,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等活动获得广泛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4、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探索等活动,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科学概念。
第六周小豆豆发芽了
第七周什么能融在水里
第八周干净的水
第九周火的利用与危害
第十周找平衡
第十一周人体的外衣_—_—皮肤
第十二周各种各样的动物
第十三周动物怎样睡觉
第十四周“五一”节假
第十五周动物怎样行走
第十六周动物之最
第十七周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第十八周我们向动物学本领
第十九周食物链
第二十周现代通讯工具
第二十一周垃圾的利用与回收
第二十二周
总复习
二、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多变的世界
第二周我们生活的地球
第三周一年四季
第四周茫茫的沙漠
大班科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旨在通过主题统整、分科教学的形式培养幼儿的人际智能:培养幼儿的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与人进行 有效交往的能力。内省智能:培养幼儿自我认识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有积极的观察力,对自然景物有诚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 叩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它的本质就是教会幼儿科字地思考问题,培养 ;儿理性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客观地认识周围时世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从而更好地成长。因此,在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的前提下,本领域教学活动重在 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即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科学能力,以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为目标。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小事入手,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自然现象、生活科技、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总体目标要求:
1、激发幼儿的科学情感
2、注重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
3、与探索实践相结合。
4、培养幼儿的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与人进行 有效交往的能力。
5、培养幼儿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和熟练地掌控物体的能力。
6、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有积极的观察 。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设想:
1.注重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是幼儿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活动设计过程中,首先非常注重增强学习内容 味性、挑战性,采用创 号是言、游戏等方法,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形式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到语言活动带来的愉悦,对语言活动产生学习欲望,引导幼儿获得成功。
2、.创设情景,注重促进幼儿观察想象能力的发展,活动设计更加重视为幼儿创设科学的情境和机会, 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大胆、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经历、感受、理解 和经验说给大家听,促进幼儿观察想象能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认识时钟
第二周、会看时间。
第三周、分水果 简单测量
第四周、认识序数
第五周、认识货币。
第六周、认读50以内的数。
第七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第八周、2——5的分解与组合。
第九周、5的加减法。
第十周、有趣的“0”。
第十一周、6——10的分解与组合。 第十二周、5——10的加减法。 第十三周、有用的温度计。 第十四周、认识左右。
第十五周、比较。
第十六周、容积的概念。
第十七周、复习
第十八周、复习时钟。
第十九周、总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大班科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21名幼儿,其中有部分幼儿之前已经在春雷幼儿园进行学习,所以他们已初步具有集体荣誉感,富有同情心、正义感,能初步懂得体谅、关心别人,班级氛围宽松自由。他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爱老师,爱同伴。但还有一少部分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幼儿胆量小,不敢与同伴大方交往,不敢表现自己,还很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甚至有个别幼儿还经常哭闹,这就需要在本学期加以引导。
二、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初步运用领域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四、教学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看、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艰难,促进推理和迁移才能的发展。
6、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五、具体措施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数学地区中及时投放操作材料,指引幼儿在地区中练习数与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的关系。应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指引幼儿认识数1~10,精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应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会用"多"、"少"、"一样多"的词语;能按物品的属性分类,学习比较物体的远近、深浅、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