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教学设计方案

2025/10/1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2. 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更好的学习歌曲。

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歌曲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充满活力。全曲旋律不断上行,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氛围。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意境,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通过演唱歌曲,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1 2 3 2 1 音名演唱

2、1 2 3 4 5 4 3 2 1 音名演唱

3、5 4 3 2 1 元音演唱

4、1 3 5 3 1 跳音演唱

二、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八只小鹅》。

介绍斯洛伐克,观看图片欣赏斯洛伐克。

三、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 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3、学习大切分: X X X ▏X X ▏

4、全曲学习演唱

5、运用双响筒、三角铁打旋律

双响筒: X X ▏X X ▏

三角铁:X? ▏X? ▏

6、两人双响筒,两人三角铁击打旋律,全班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内容:书P46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知识目标:体验“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 难 点:

重 点 :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

难 点 :在理解倍的意义基础上,掌握求一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教具准备:数学练习本(生)、课件(师)

活动过程:

一、 切入举偶,谈话导入

特别喜欢上了咱们小学二年级1班的小朋友们。因为你们聪明、活泼又有礼貌。我想请大家看一部动画片,可同学们要做到:1、积极举手答问;2、听从老师的教导,大家能做到吗?(能)看着同学们这么可爱,真是高兴,现在就带大家去看看这部动画片,大家想看吗?好,请跟我来。

出示课件,问: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部什么动画片呢?”

“奇花岛探迷”

多媒体:跟画面说:在遥远的大海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有一位老爷爷,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他在岛上养了好多的花。所以许多的人和小动物都喜欢到岛上去玩,那不!今天谁也去了?(小猪)

咦?小猪怎么不走了?

二、 对话平台

温故知新

原来老爷爷在给他做介绍呢:“我今年种了牡丹花和兰花(随机操作课件:牡丹花为1个2,)谁能来说说兰花是(4)个(2)。”

生回答。

师:“表现得好,(多媒体)送你们一枝蝴蝶花,看!漂亮吗?”“再来一枝。”

你看到了什么?数数果实有几个,花朵有几朵?

生回答。(随机操作课件:果实数为(1)个(3),蝴蝶花数为(2)个(3)。

“谁会再来说一说这句话?”

生回答。

(多媒体)师: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生机,万物复苏,老爷爷想把奇花岛打扮得更加美丽,他想在南边的坡上种上一些花。看,爷爷把坑都挖好了。

师:大家看看爷爷挖的两排坑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第一排有1个3,第二排就有2个3。

师:对,我们把第一排个数看作1份,第二排就有这样的2份,所以: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2倍。

谁再来说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几倍?

师: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二倍吗?

生反馈。

师:看看大家的劳动成果吧!(多媒体)操作课件以示奖励和赞赏。

师说:如果老爷爷在第2排再挖3个坑,现在的你们还能发现什么“倍”的关系吗?

生思考,反馈: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

师:你说得真棒!可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吗?

生反馈:因为第一排坑数是1个3,第二排坑数是3个3,所以是第一排的3倍。

生反馈:把第一排坑数看做1份,第二排有这样的.3份,所以是第一排的3倍。

师:想知道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个数的几倍,就先想想第二排的个数里有几个第一排的个数。

师:孩子们你们表现真的精彩!我提议,大家为自己鼓鼓掌加把油好不好?

玩中学

师:3个题目都没有难倒大家,爷爷十分高兴,他要邀请大家到他的后花园去玩玩。

师:哟!爷爷后花园门口就有两种漂亮的花。嘿,这边墙上还有两行字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喇叭花2朵,白玉兰12朵)

师:过去我们都用O来表示物体,今天我们用一个O代表一朵花,比如:

喇叭花:OO

玉兰花:OOOOOOOOOOOO

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来画一画吧!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绘画,老师巡视。

生反馈绘画过程和想法。

师:如果现在请你来圈一圈,你认为应该几个圈一圈?

生:2个2个圈

师:好,动手圈一圈吧

把你发现的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喇叭花是1个2,玉兰花有6个2,玉兰花是喇叭花的2 倍。

你能试着写出算式吗?

生反馈

生:12÷2=6

生:12÷6=2

生:2×6=12

生:12÷2=6(倍)

师:现在有4种算式,大家想想哪种才是正确的?

生:第2种是错误的,他把没有告诉的数字拿来用,列算式一定要用已经知道的数字才可以。

生:第一种是对的。求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

生:第3种是错误的。求12是2的几倍就是12里面有()个2,这种题目要用除法。

师:倍不是单位名称,不能带作单位。师小结并板书: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

齐读

师: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大家在奇花岛上获得了一个关于求谁是谁的几倍的秘密方法。学了这么久,大家想不想玩一个刺激的。现在老师要来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吗?

学中做

(操作多媒体:)摆花

老师在第一排摆上2朵花,在第2排摆上2个2朵,请大家说第2排花的朵数是第一排的几倍并且说出算式。

老师在第1排增加到4朵,在第二排摆上12朵,学生说倍数以及算式。

第一排摆上3朵,如果我想让第二排的朵数是第一排的2倍,我该怎么摆?

大家看看这两排花下面还有3行字,大家齐读题目:

把第一排的花朵数看成()份,把第2排的花朵数有这样的()份,所以,第2排是第1排的()倍。

把你想到的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听。

反馈。齐读。

玩中乐

师:美景欣赏够了,我们来做个拍倍数的游戏好吗?

生拍我跟:生拍2下,我拍6下,说:老师拍的次数是你的3倍。6÷2=3

我拍生跟:生说倍数,说算式。

生生互动。

做中得(多媒体幻灯)

1、书中练习P46-47

2、按ESC退出奇花岛课件,切换到幻灯课件。

3、填空:

4、课件出示主题图:再过两个多月就要到元旦节了,咱们校长和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过得有意义和快乐,决定在那天进行一场文艺演出,瞧!这就是同学们在彩排节目的现场。

咱们一起把上面的句子读一读吧。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写算式,说想法。

小结:我们在这节课中学会了什么?

三、 活动延伸,知识应用与拓展

量一量班上的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再估一估长度大约是宽度的几倍。

这里有一封信,是我们刚才离开奇花岛的时候老爷爷悄悄给我的,他告诉我考验完小朋友的时候,一定要记着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听。大家想听听老爷爷都给我们写什么了吗?

20xx.10.7于流芳小学2年级1班

板书:

牡丹:2朵 1个2

兰花:8朵 4个2

兰花是牡丹的4倍。

果实:3个 1个3

花朵:6朵 2个3

花朵是果实的2倍。

喇叭花:OO

玉兰花:OOOOOOOOOOOO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倍用除法。

一个数里有()个另一个数。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浏览课文,用四要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个故事刻画了打电话的'人( )特点。

3、交流讨论:

这段相声的语言艺术有什么特点?

4、分小组合作表演这段相声。

二、练习提纲

选择话题,自创一个相声段子。

1、甲没有太高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仅就“海马”一词就闹出了一连串笑话。

2、两个小朋友常在一块儿比吹牛,谁也不服气,这不,他们又吹上了。

3、小明是个很幽默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一、模拟表演打电话,让学生明白说话要讲语言艺术,要简练、得体、明白

二、自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长安街一人打电话约朋友看戏用了两个多小时,耽误了他人,也错过了看戏的时间(说话啰嗦,无社会公德)

三、学生选读喜欢的相声片断,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以说、学、逗、唱为主,通俗易懂,如话家常。

2、语言幽默、风趣、夸张、讽刺。

四、指导学生分组表演这段相声

1、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2、推荐两人上台表演《打电话》。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介绍你家乡中造型美观的建筑物。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

2、教师进行简介。

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师生共同检查认字、识字情况,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四、课堂练习

郊( )坦( )攻( )设( )检( )记( )

效( )担( )功( )没( )俭( )纪( )

五、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卢沟桥

郊区

反抗

平坦

纪念馆

完好无损

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2、交流、品读

(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

(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找出评价卢沟桥的词句来。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读出卢沟桥的特点来。

(3)解释词语:独一无二、奇观

你知道这是谁的评价吗§、全班一起来朗读本段,读出卢沟桥的闻名世界的豪迈来。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余思考:卢沟桥有什么历史象征意义?

(2)为什么称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里程碑呢?

(3)解释词语:缅怀、悼念

5、总结全文。

(1)学到这儿,谁能说一说卢沟桥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有哪两点?

(2)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二的写法你有什么感受?(总分)

今后在写作上的写法运用。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