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拍、滚压等方法制作泥板。
2.学会用简单的刻画工具在泥板上作画。
3.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套刻画工具,陶泥人手一份。
2.拍子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泥板和泥球,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们像什么?
(2)教师:一种是扁扁的,像饼、像满月,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泥板;另一种像球一样,我们也给它一个名字,叫泥球。
2.引导幼儿讨论、探索泥球变泥板的方法,并适当讲解、示范。
(1)泥球变泥板。
教师:泥板是由泥球变出来的。谁知道圆圆的泥球是怎样变成泥板的呢? (幼儿思考回答)
●此环节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火如荼改变陶泥的形状,这样既能拓展幼儿的知识,又改变了教法与学法,使幼儿对陶艺活动更加感兴趣。
(2)出示拍子:认识拍子的外形特征,了解使用方法。
(3)教师示范拍泥板。
要点提示:
1)用手握住拍子的前端部分,一边拍一边晃动手腕,这样能够让泥球很快地展开来。
2)最重要的是拍几下后就要把陶泥翻个身,以免泥巴粘在桌子上。
3)拍的时候用力要均匀。
3.装饰泥板,注意细节刻画。
(1)教师:泥板已经好了,可是光秃秃的不漂亮,我们可以在泥板上添些什么呢? (幼儿大胆建议)今天我们还要在泥板上用特殊的工具作画,你想画什么呢? (幼儿讲述,教师有选择地示范作画)
(2)教师:拍好泥板以后,我们就可以在泥板上刻画出美丽的线条和图案了。
4.幼儿尝试拍泥板并作画。
(1)教师交代注意事项及安全、卫生要求。
(2)请先完成作品的幼儿轻声交流作品内容。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评,教师有选择地点评。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在美术区泥板、刻画工具,让幼儿继续进行泥板刻画活动;也可以一些种子,让幼儿在泥板上进行种子镶嵌画。多种材料、手段的介入,会吸引幼儿的创作欲望,作品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园共育 家长为幼儿准备一份陶泥,用擀面杖或光滑的酒瓶代替拍子(注意不要打碎酒瓶,以免弄伤),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尝试制作泥板画,巩固习得技能。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学习用豆豆装饰作画,萌发对利用自然物制作的兴趣
·能用点状材料“豆豆”装饰画面
·能大胆创作,并能运用豆豆艺术品开展相关的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豆豆装饰作画,激发对利用自然物制作的兴趣
·难点:大胆想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画简单的装饰画
·物质准备:各种干豆豆和鲜豆豆、玻璃杯若干、质地较硬的彩色废旧印刷物,用过的一次性盘子、月饼盒子,细铁丝、牙签、铅笔、浆糊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 美丽的小相框
一、谈话引题
“这些美丽的相框是用什么东西制作的?”介绍制作材料。
二、讲解示范
1.用铅笔在盘子或月饼盒子上勾画出自己想的图案的轮廓。
2.用刷子刷上适量的浆糊(或白胶)。
3.将各种豆豆进行不同排列和色彩搭配来装饰盘子和月饼盒子。
三、幼儿操作
1.幼儿自由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装饰活动。
2.提醒幼儿大胆地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创作。
3.不要模仿同伴的创作,展开想象,制作出与他人不同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
在美术角中展示,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认真听取他人的评价。
活动二 奇妙的豆豆
一、引出活动
请幼儿观察美术角中的各种豆豆艺术品,然后讨论:你喜欢这些东西吗?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怎样做的吗?
二、示范瓶装豆豆的制作
在玻璃杯或瓶子中一层一层地放入各种豆豆、干花、小贝壳或是剪碎的彩色印刷物等,有规律更好,再将杯子或瓶子封口即可。
三、幼儿操作
1.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第一组一一瓶装豆豆:在敞口瓶中一层一层地放入各种材料。
第二组——豆豆球:在易拉罐中放入不同的材料,封口而成。
第三组——小相框:在泡沫盒中的四周粘帖上有规律的豆豆图案,再画上好朋友的画像。
第四组——小制作:用细铅丝、牙签等穿上豆豆做成项链、蚂蚁、小虫、小鸡等。
2.要求完成一种作品后才可以选择另外的活动区域进行活动。
3.提醒幼儿大胆地想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豆豆艺术品。
四、作品展示
将自己的作品放置在美术角里,供大家观赏。
延伸活动
1.节奏活动《捡豆豆》中,利用幼儿自己做的豆豆球作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
2.制作的项链的装饰物在表演区运用,丰富表演材料。
3.美术区中继续投放豆豆等材料,鼓励幼儿进行新的艺术创作活动。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目标:
1.尝试通过绘画形式大胆地表现“六一”活动中的愉快气氛。
2.学习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并能合理选色和布局。
准备:
有参与六一活动的经验,画纸、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过程:
1.经验唤醒。
提问:六月一日到了,你想怎么过这个节日?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为什么?
请幼儿思考回答,教师可给予一些提示。
教师:我们今天就把快乐的六一画下来吧。
2.交流画法。
(1)讨论:怎样把“六一”活动中,最高兴的事画下来?并要让人一看就明白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事要画大,并画在纸的中间;选用亮点的色彩、艳丽的色彩来装饰画面。
(2)个别尝试: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老师在边上指导。
(3)其他幼儿评价,并畅谈如果我来画我会这样画。
3.幼儿创作。
重点指导先想好画什么高兴的事情,再画出高兴的气氛。难点指导通过构图布局和色彩来表现获得的快乐气氛。老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构图。
4.作品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相互介绍、欣赏他人的作品。自由结伴欣赏、交流。
(2)幼儿评价。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讲讲理由,多给幼儿交流评价的机会。
(3)幼儿参与将自己的作品布置于环境中。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葡萄 【水墨画】
活动目的:
1、知道水墨画是我国的国画,学习使用毛笔、墨汁等画葡萄,体验画水墨画的乐趣。
2、能大胆地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欣赏国画(葡萄)PPT、范例、宣纸、毛 笔、墨汁、国画颜料、报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墨画
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这些画是什么材料画出来的?
2、引导幼儿分析国画绘画过程中的运笔和颜料的使用
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浓淡变化(水稀释)。
正确的使用毛笔,知道作画过程中侧锋、中锋的运用。
运笔过程中的留白好,那现在介绍一下我们画国画的工具:笔墨纸砚(多媒体展示图片)
a) 毛笔:狼毫、羊毫、兼毫;那么大家知道毛笔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留给小朋友讨论) 没错,大家都很聪明,毛笔是由动物身上的毛和竹子做成的,狼毫毛笔是用狼身上的毛做的,羊毫毛笔是用羊身上的毛做成的,那么兼毫毛笔就是用两种不同动物的毛做成的。(多媒体展示图片)
每种毛笔都有家人,他们分别是大毛笔爸爸,中毛笔妈妈,还有小毛笔宝宝。他们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一起完成国画作品。大毛笔爸爸是负责画大竹子还有大荷叶,中毛笔妈妈负责画树枝还有叶子,而小毛笔宝宝是画小果子和写名字的,他们分工明确。
b) 墨:墨条,墨汁;(多媒体展示图片)而我们现在一般都使用墨汁,因为他比较方便。
c) 宣纸:生宣、熟宣;(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家来猜猜为什么这个宣纸会有生和熟?(小朋友讨论) 那是因为宣纸就像大家吃的食物,本来食物是生的,但是爸爸妈妈把食物拿去煮之后就变熟了,宣纸也是一样的,本来宣纸是生宣,但是工人叔叔把宣纸拿去加工之后他就变熟了。
现在让我来教大家简单区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吧!手指蘸一点点清水去触纸面,如果小水珠立即散开变成一个大圆的就是生宣、如果小水珠安安静静的没变化的就是熟宣。大家都学会了吗?
3、 欣赏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国画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作画兴趣。
1、春天到了葡萄发出了嫩嫩的牙,小蜗牛的费了很大的劲爬上葡萄架想要看看美丽葡萄宝宝了,可是葡萄还没结果,小蜗牛那么慢,爬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的。小朋友能不能帮助小蜗牛,让它看到可爱的葡萄宝宝呢?今天请大家来用毛笔画一串串的葡萄,让我们的葡萄园地变得美丽,帮小蜗牛完成心愿好不好?
2、讲解演示,引导幼儿学画葡萄。
提问:(1)葡萄是什么形状? 葡萄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葡萄是椭圆形的,叶子有点像手掌。)
(2)画葡萄时, 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幼儿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饮料的?先画叶子,在画葡萄,最后画葡萄的藤子。)
提问:
(1)水多会怎样?如果水少了会怎样?(水多颜色淡一点,水少颜色浓一点。)
(2)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最后画藤和叶脉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画叶子的时候用毛笔的笔腹,画画藤和叶脉的时候用毛笔的笔尖画。)
三、多媒体展示葡萄画法步骤并讲解。
用侧锋左一笔右一笔勾出圆圆的葡萄,中间留一点小小的白,这个是高光。接着重复刚刚的动作,将葡萄一个接着一个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倒挂的大三角形,这样子葡萄宝宝的样子就出现了,现在葡萄宝宝还没画头发呢!我们把中毛笔妈妈笔吸满水,蘸一点点墨水,调出淡墨,然后笔尖蘸一点点浓墨,侧锋用笔左边一笔中间一笔右边一笔,画出葡萄的叶子,重复刚刚的动作画多几片叶子,最后用洗干净的小毛笔宝宝,挤干水沾上浓墨,勾出葡萄小姐的小尾巴,她的尾巴卷卷地,绕几个小圈,看!是不是很有趣?蜗牛宝宝终于看到葡萄宝宝了,它高兴的大声对小朋友说,谢谢你们聪明的孩子们。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方法。
2、提醒幼儿用墨汁时要注意墨汁不能从笔尖滴落下来,这样 作画时就不会有滴墨现象。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有布局及绘画的先后顺序。
五、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作品。
看我们的小画家们画的真棒!
(让小朋友们对大家的作品进行互评,引导他们说出对方的优点,进行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