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雷雨天气安全教案

2025/10/15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雷雨天气安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雨天气安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利用防雷电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2、重视防雷,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准备:

1、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2、安全资料。

3、应急物资。

三、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雷电?什么是闪电?

雷电(闪电)的发生频率与特点

案例讲述:时间:20xx.x.xx晚上;地点:xx省xx市

这天晚上,天气闷热、乌云密布,xx市xxx乡xxx岩砖厂承包人xxx和xxx、xxx等七人围坐于该厂工棚内吃晚饭。8时10分左右,突然一声炸雷响过,靠在门方一侧的xxx应声倒地。见此情景,民工们一边将他抬到床上,一边打电话向医院求救。两小时后医护人员赶到,xxx不治身亡。事后有关部门的现场调查资料显示:民工工棚高仅3米,无防雷装置,电视机室外天线高出屋面5米。天线安装点距离灾害点直线距离为2米。发生雷击事故时xxx身穿湿衣站于门侧,电视机天线连线正好位于身后上部。

二)雷电的危害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是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雷电击伤,亦可使人体出现树枝状雷击纹,表皮剥脱,皮内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内脏破裂等。

三)雷击一般在哪儿?

1、缺少避雷设备或避雷设备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储罐等;

2、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

3、潮湿或空旷地区的建筑物、树木等;

4、由于烟气的导电性,烟囱特别易遭雷击;

5、建筑物上有无线电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四)怎样防雷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桑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6、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五)(学生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防雷?

1、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手机或上网,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以及电话线、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2、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

3、遇到突然的雷雨,出现发硬竖起来时,应该双脚并拢蹲下,同时拿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和发卡、项链等,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4、外出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躲在洞穴、大石、悬崖、草棚和孤树等危险地方。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应急预防。

雷雨天气安全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雷电暴雨的形成和危害,增强防雷防雨的安全意识。

2、教授幼儿正确的避雷避雨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幼儿在面对雷电暴雨时的冷静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雷电暴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防雷防雨安全知识宣传册。

3、避雷避雨的小道具,如雨衣、雨伞、绝缘垫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雷电暴雨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雷电暴雨的特点。

(2)提问:雷电暴雨天气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2、认识雷电暴雨的危害

(1)教师讲解雷电暴雨的形成过程,以及雷电可能带来的危害,如电击、火灾等。

(2)通过故事或案例,向幼儿展示雷电暴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场景,让幼儿了解雷电暴雨的危害性。

3、学习防雷防雨方法

(1)教师介绍防雷防雨的基本原则,如避免在空旷地带、高大建筑物下等危险区域停留。

(2)教授幼儿正确的避雷避雨方法,如寻找安全的避雷场所、穿着绝缘的雨衣雨鞋等。

(3)分组讨论:在雷电暴雨天气中,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保护自己?

4、模拟雷电暴雨场景,进行实操演练

(1)教师准备模拟雷电暴雨的道具,营造雷电暴雨氛围。

(2)组织幼儿进行实操演练,如穿着雨衣雨鞋、寻找安全的避雷场所等。

(3)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5、总结与延伸

(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防雷防雨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共同提高防雷防雨的意识。

(3)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绘制一幅防雷防雨安全宣传画,加深幼儿对雷电暴雨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实例来引导幼儿学习。

2、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教师可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组织幼儿参观校园内的避雷设施、应急避险场所等,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雷电暴雨天气中的安全知识。

雷雨天气安全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雷电暴雨交加的危害,增强防范雷电暴雨的意识。

2、教育幼儿在雷电暴雨交加天气中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

3、通过模拟活动,提高幼儿在雷电暴雨交加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雷电暴雨交加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2、雷电暴雨交加安全知识小卡片。

3、雷电暴雨预警标志卡片。

4、模拟雷电暴雨交加的道具,如雷鸣声、闪电灯、雨衣、雨伞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雷电暴雨交加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雷电暴雨交加的特点。

(2)提问:雷电暴雨交加天气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2、认识雷电暴雨交加的危害

(1)教师讲解雷电暴雨交加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强烈的'雷击、暴雨引发的洪水、滑坡等。

(2)通过图片或故事,向幼儿展示雷电暴雨交加天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场景,让幼儿了解雷电暴雨交加的危害性。

3、学习雷电暴雨交加安全知识

(1)教师向幼儿介绍雷电暴雨预警信号的含义,教育幼儿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2)通过小卡片的形式,向幼儿传授雷电暴雨交加天气中的安全知识,如不站在空旷的地方、不接触金属物品、不在大树下避雨、尽量留在室内等。

(3)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雷电暴雨交加天气中的自我保护经验。

4、模拟雷电暴雨交加天气,进行实操演练

(1)教师准备模拟雷电暴雨交加的道具,营造雷电暴雨交加氛围。

(2)组织幼儿进行实操演练,如快速找到安全的室内地方躲避、关闭电器、穿上雨衣和雨鞋等。

(3)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5、总结与延伸

(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雷电暴雨交加安全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共同提高防范雷电暴雨交加的意识。

(3)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绘制一幅雷电暴雨交加安全宣传画,并附上安全小提示,以加深对雷电暴雨交加安全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应确保幼儿充分理解雷电暴雨交加的危害及防范措施。通过模拟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同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增强防范雷电暴雨交加的意识,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确保自身安全。

雷雨天气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早巩固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信。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经验。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教师制作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引入

1、巩固和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轰隆隆,是什么声音?

2、小耳朵真灵,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 在打雷时

1、那我们知道雷电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也是和雷电一起出现的呢?(请幼儿模仿打雷的声音、描述闪电的景象。)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表述。(教师出示幻灯片,帮助幼儿认识下雨时雷电形成的过程。)

3、下雨又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躲雨的呢?)

4、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地方我们是可以躲避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呢?)

三、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图上有雷电和雨点,一幼儿在大树下躲鱼。

※雷雨天,一幼儿在空旷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儿在家看电视。

1、再次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启发幼儿谈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活动延伸:进行《我不玩电》、《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随便吃药》等教育,使幼儿知道如何预防危险事情的发生,在平日里不做危险是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