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交警的职业特点,并萌生谢意。
2、认识理解街上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含义。
3、教育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遵守交通规则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
2、红绿灯各一个。
3、交警服装一套。
4、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
1、观察交警叔叔是如何指挥交通的?
2、车辆和行人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二、学一学。
请多名幼儿展示指挥交通的动作。如:车辆停止;左方来车停止;右方来车通行;左方来车通行等。同时给予幼儿及时的肯定,
三、讨论。
1、提醒幼儿哪些动作是危险的?
2、今后小朋友在街上行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今后如果再遇到不认识的标志,小朋友们该怎么办?
四、画一画。
跟同伴合作画出以前见过的和今天刚学到的标志,看看谁知道的最多。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同的。
2、体验自己在别人眼里的评价,并以不同的积极态度去看自己。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2页
活动过程:
一、他是谁?
1、有位小朋友的名字叫小米,他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有的人叫他心肝宝贝,有的人叫他小坏蛋,……他很奇怪:为什么我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叫法,我到底是谁?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2、听儿歌说说这是为什么?
3、看活动材料完整欣赏儿歌。教师在朗读儿歌时要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形态和语气。
4、引导幼儿观察图中人物与小米的关系,说说为什么别人这样叫他。
二、别人怎样叫自己?
1、别人是怎样叫我的?这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叫的?为什么要这样叫?
2、为什么自己有这么多称呼?
3、你喜欢别人叫你什么?
三、别人眼中的自己。
1、请幼儿回家后找几位他最喜欢的人,问问他们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
2、请老师或爸爸妈妈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记录在幼儿生活材料第一册地12页。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篇3
设计意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越来越复杂,如何让幼小的.孩子懂得遵守交通规则并学会保护自己,我设计了本次小班社会活动:我是小司机。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龟兔赛跑的视频来揭开话题,通过具体形象的ppt,让孩子学会看红绿灯,懂得: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交通规则。我还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走路和坐车的场景,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简单地判断这些行为的对与错,了解在走路和坐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懂得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初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信号灯,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2.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愿意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了解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能提醒身边的亲人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课件的准备:包括公益广告视频《龟兔赛跑》,关于违反(以及遵守)交通规则的PPT;知识的准备:事先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做小司机入场
二、观看公益广告,了解信号灯的作用和意义。
1.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赢了?兔子为什么会输?
2.今天乌龟和兔子又要进行比赛了,你猜猜这次谁会赢?为什么?
3.播放公益广告,提问幼儿:
今天的跑步比赛结果谁赢了?兔子为什么又会输呢?
三、播放ppt,了解信号灯的交通规则
1.你们看到过红绿灯吗?你是在哪里看到的?
2.播放十字路口照片,提问:为什么十字路口要有红绿灯?
3.红绿灯告诉我们要怎么做呢?
小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四、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我们走路的时候还要遵守那些交通规则呢?
2.出示走路的ppt判断对错。
3.出示乘车的ppt判断对错。
4.小结:我们一定要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公民,不能在马路上玩,坐车时不能把头和手伸到车窗外。我们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五、以《我是小司机》出场,结束活动。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要乐于帮助别人,为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2、理解故事内容并丰富词汇
活动准备:
故事:《放风筝比赛》
活动建议:
一、结合挂图,教师讲述故事
二、通过提问,加深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比赛时,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鳄鱼、狐狸、鼹鼠)
2、小白兔参加比赛了吗?(没有)
3、老山羊把一等奖给了谁?(小白兔)为什么?(因为小白兔在帮妈妈洗衣服,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丰富幼儿词汇:力所能及、莫名其妙
三、引导幼儿讨论:自己为妈妈或是老师、小朋友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是事?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理解为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时的快乐。
五、教育幼儿在家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渗透方式:
可将此活动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帮妈妈、老师或小伙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附:故事
放风筝比赛
春天的早晨,动物们举行放风筝比赛,老山羊当裁判。
鳄鱼放的是个超大号风筝,没飞多久就一头栽到地上。狐狸放了个巴掌大的小风筝,根本就没飞起来。鼹鼠一家带来的大蜈蚣风筝,刚飞起来就挂在了树上------
老山羊正在暗暗摇头,忽然看见一个样子普普通通的风筝。线上挂满了衣服,却飞得比谁的都高。原来是兔子趁着天气好正在晾衣服呢!虽然他没有参赛,老山羊还是把一等奖给了莫名其妙的兔子。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残疾人,知道每年的5月21日是全国的助残日,能关爱残疾人,乐意帮助他们。
2、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3、幼儿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他们特别的交往和表达方式。
活动准备:
vcd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引入活动
1、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人吗?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认识残疾人,知道他们身体上很多地方不健全,认识聋人、盲人、肢残人、智残人)
2、他们和我们不同,在生活上有许多不便,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总结:小朋友本领真大,我们平时要尊老爱幼,还要关心周围的残疾人,互相帮助,给他们关怀和爱心,让他们象正常人一样快乐地生活着!)
二、初步认识手语
你们会做手语吗?老师做几个让你们猜一猜。(教师示范:你、我、哭)老师请你们看看这些手语(放vcd),小朋友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学好吗?教做:谢谢、等等、我爱你、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妹妹、弟弟、早上好、晚上好、睡觉、好。
三、学习手语舞《感恩的心》
小朋友学了手语,我们一起再来学一个手语舞《感恩的心》。放vcd幼儿跟做。
四、结束:欣赏聋哑人舞蹈《千手观音》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乐于在同伴面前大胆介绍自己家的宝贝。
2、学会倾听他人的讲述,欣赏他人的宝贝。
活动重点:
在同伴面前大胆介绍自己的宝贝,理解宝贝的含义。
活动难点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宝贝,欣赏、了解别人的宝贝。
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自己家找一找有些什么宝贝,带来幼儿园(如家里特别的装饰、特别的花草、幼儿特别的玩具、特别的书等,可以是实物或照片)。教师自备宝贝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一、教师介绍“我家的宝贝”,引导幼儿理解宝贝的含义。
1、老师出示自己带来的家里的宝贝(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准备),先让小朋友猜猜,再想小朋友介绍宝贝的名称和特别的地方,老师为什么把它视为宝贝。引导幼儿理解宝贝就是自己喜欢和珍视的东西。
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家里特别的、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宝贝。
二、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宝贝。
1、个别幼儿出示自己带来的宝贝,在集体面前介绍宝贝的名称和特别的地方,是怎么来的以及如何去爱护宝贝。
2、幼儿分组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宝贝;欣赏、了解别人的宝贝。